大连五七空难,112人遇难,一位乘客买了7份意外险,被锁定为凶嫌

张郃说历史 2023-02-19 23:18:02

空难,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交通灾难。

如果你喜欢看恐怖片、灾难片,应该对空难并不陌生,每个灾难片中的重头戏基本都是空难。

虽然说飞机的安全系数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但是空难的破坏性和影响力却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不能比的。

不管是火车还是汽车,发生危险之后你还有弃车逃命的机会,但是空难,基本就是听天由命。

如果这场空难,是人为导致的,就更让你不寒而栗。

2002年5月7日,一架客机带着燃烧的尾翼一头扎进了大连附近的渤海湾中,飞机上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起坠机事件,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的结果却显示,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如果没有那个人带上飞机的致命液体,没有人为的故意纵火,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事件。

造成这场世间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

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致命的空难

一架飞机正在停机坪中等待起飞,机组人员检查飞机没有问题,跟塔台取得联系之后,正式开始飞行。

飞机逐渐飞离跑道,如果没有之后的事情,飞机该会在50分钟后飞到周子水机场。

飞机上共有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其中还有7名为外籍人士。

飞机平稳的飞行着,很幸运,他们没有碰到任何的气流和颠簸,一路平安的飞到大连上空。

飞机开始缓慢下降,从13000米下降到了6000米,飞行机长已经做好准备进入降落盘旋程序了。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机舱内突然起火,火势蔓延非常快,没过多久黑烟就笼罩了整个机舱,乘客吓得四散躲避。

机组人员立刻联系塔台,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相关人员。

在了解情况后塔台立刻定位飞机位置,希望做出一些补救措施。

可惜的是,机组人员将消息报告给塔台后不久就失去了联系。

这个时候飞机已经离大连周子水机场很近了,塔台人员甚至都能看到飞机尾翼拉着一条长长的黑烟。

这条黑烟就像是死神的镰刀,笼罩这这个绝望的飞机,也将死亡的阴影降落在这架飞机的全部人员身上。

虽然此时飞机距离机场的距离只有几分钟的飞行时间,但是机长却将飞机开向渤海水面上。

塔台人员立刻明白过来,如果机长将这架飞机开进机场,面临的危险将会更大。

首先,飞机里面还有很多燃油,以现在这个燃烧速度和危险程度,飞机飞到机场很可能会爆炸。

如果真的爆炸,机场其他人员的安全也成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更大。

其次,如果飞机降落到繁华地带,必然会导致更多人死亡,更别说机场旁边还是甘井子工业区,这里有很多的易燃易爆工业品。

如果降落在这里只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无辜人的性命,也为自己争取最后一丝活下来的机会,机长将飞机开往海面上空。

被大火吓到的乘客不顾乘务人员的劝阻,全部往机头跑去。

再加上已经完全不能用的机翼以及完全无法控制的各种仪器,悲剧最终还是上演了。

飞机一头扎到渤海湾中,不见了踪影。

离奇的起火

飞机消失五分钟之后,大连海域救援立马接到一个渔船的报警,说看到飞机坠落在这片海域,希望救援船立马前来支援。

相关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刻出动。

由于救援组力量有限,他们还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大连边防支队、港务局、海军等可以组织救援的力量。

在飞机坠毁的半个小时内,就有不下38搜船进行就搜寻和救援。

随着时间的拉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场救援当中。

地毯式的救援并没有什么效果,除了找到一些飞机残骸之外,并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机上人员。

110名乘客,就在这次的灾难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事发后,中央高度重视,立刻派航空局相关人员前往调查。

还好在之前拉网式搜寻中找到了至关重要的黑匣子,可以从中一探究竟。

飞机在这次出事之前是经历过检查的,飞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两位机长也有经验。

飞机长有这超过一万小时的飞行经验,副机长也同样经验丰富。

两人事发事在驾驶舱工作,哪怕到最后一秒也在努力补救,所以他们也没问题。

有问题的地方就在突然起火的客舱中。

根据当时留下的语音记录和飞机受损情况,这个火并不是因为飞机磨损或者某些零件摩擦导致的起火,而是客舱中自己烧起来的。

所有的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人祸——这是有人蓄意在客舱中纵火导致的。

随后的检验中也证明了大家的猜想,在遇难人员中除了检测出致命的一氧化碳之外,还检测出了汽油。

飞机客舱中怎么会有汽油?这只能是人为带上来的。

警方顺藤摸瓜,开始从飞机人员中寻找可能的嫌疑人。

很快,一个极其可疑的人浮出水面,这个人在飞机起飞之前,竟然购买了七分保险,赔报金额高到140万。

警方在锁定这个嫌疑人之后,找到了这个人进机场的最后影像资料,

安检在他的行李中发现了大量的液体,但是由于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也可能由于工作粗心,他们竟然就这样让这名男子带着行李上了飞机。

事到如今,我们基本可以断言,行李里面的液体就是汽油。

这个人就是本次空难的始作俑者——张丕林

高材生的终成恶魔

张丕林,大连人,1965年出生,因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对他的教育也很上心,18岁的时候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

那个时候考进这样一所名校,未来之坦荡我们可以想象。

只是张丕林似乎并不甘于就这样过一生,他虽然是理工男却很有商业头脑,大学的时候就自己做点小买卖,大学期间还小赚了一笔钱。

之后他顺利的毕业,考取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回到了大连,进入了大连公安局。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他最终离开了公安局,开始做生意。

因为聪明,一开始他工作很顺利,进入到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工作,并且在工作期间公司还给他分了房子。

就在这段时间里,张丕林的妻子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出于帮助妻子冲业绩的目的,他购买了一些保险。

没想到,这打开了他搞钱的歪心思。

由于工作原因,张丕林需要经常出差,在某次出差中遇到了严重的车祸,他是那场灾难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因为这次灾祸,保险公司给他赔付了相应的保金,这让张丕林立刻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

如果说之前只是为了帮妻子忙,之后他买保险就更多是为了保金。

张丕林在外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挣的还是太少,就打算自己干。

他自己成立了一家装修公司,开始创业之路。

创业毕竟和打工不同,很多时候张丕林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买了一辆车,闲着没事就开车散心。

可奇怪的是,自从买了这辆车之后,他就三不五时的出现小事。

当然,他买了所有关于车辆的保险。

几次车祸,算是有惊无险,保险也赔了不少钱,可是这些钱张丕林都没存住,全都投在了创业上。

很可惜,张丕林虽然聪明,但是他显然不是个创业的料。

之前挣得钱大部分都赔了进去,并且还欠下了一些债款。

屋漏偏逢连夜雨,张丕林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得了肝癌,还是晚期。

看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张丕林知道自己这辈子估计就要这样结束了。

如果自己死了,那些欠款估计还要妻子和父母帮忙还,如果这样的话,不如死的有点价值。

比如投入很多保险,然后骗取保险金。

因为之前的车祸“经验”,张丕林这次要来个大的。

如果真的成功了的话,他能获赔140万。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他发现北京机场的安检检查时,只能看出来是液体但具体是什么液体看不出来,于是购买了汽油。

工作人员的疏漏让张丕林将这些致命的汽油搬到了飞机上,随着飞机逐渐接近大连,他将这些汽油点燃。

在张丕林纵火之前,他给他的妻子发了一条很奇怪的短信:“请注意我身边发生的事情。”

人们普遍猜测,这是他在提醒妻子自己购买的保险。

空难发生之后,张家人不仅拒不认为是张丕林制造了空难,还要求索赔。

但是空难保险的赔付必须是意外,像这种故意造成的空难不在理赔范围内。

最终,法院做出裁决,由于是张丕林导致的空难,所以人寿保险公司对于张家人的索赔拒绝实属正常,符合《保险法》规定。

这次的重大空难也改变了安检系统,所以现在你连进地铁都会被要求喝一口拿着的液体。

很多时候人们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规定,这是因为这些奇怪规定的背后都有斑斑血泪。

大连的这场空难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依然有无数大连人记得这件事,为这件事中无辜死去的人感到惋惜。

他们很多是大连交通部海运规划局的工作人员,也许想着这次回来能给家里人多带点礼物,却没想到最终天人永隔。

飞机上还有一名法新社记者,也许他怀着憧憬,想看一下大连的美景,却没想到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旅行。

还有机组人员,他们在飞机即将坠落的最后时刻还在努力试图将飞机拉回到正轨,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结语

如果不是张丕林为了自己的私念,怎么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和他一起死去呢。

因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拉所有人陪葬,这是什么恶魔行为。

只可惜,这些人的家庭再也等不回来他们了,甚至有些家庭连尸体都找不到了,他们只能永远的在那片海中沉睡。

人生好像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的时间还很多,却永远想不到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出现。

如果再给张丕林一个机会,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行为造成了这么多人的死亡?

他的一念之间,让这么多家庭破碎。

他的罪孽,只能去地狱慢慢弥补了。

不知道你对大连五七空难有什么别的讨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严重的交通事故吗?欢迎留下你的讨论

0 阅读:4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