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蒋介石上台的三大财团,他们背后到底有多大的实力?

澹秋映亭 2025-03-27 10:43:54

当北伐战争进行得热火朝天时,四一二事件突然发生,让国共的第一次联手合作彻底泡汤。蒋介石趁机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表面上成了民国的大当家。这背后,不光是蒋介石自己背叛,还有三大财团的帮忙,特别是江浙财团,他们简直是拿钱给蒋介石当后台。当然,这些财团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完全掌握了民国的经济命脉,连原来的四大家族都得靠边站。

而且,当蒋介石跟其他军阀开战时,那些大财团都忙着给他凑钱,买各种枪炮弹药,助他赢得了像蒋桂之战、蒋唐之战、中原大战,还有两广事变等好几场大战。这些财团就是他长时间掌大权的重要钱袋子。话说回来,这三大财团得多有能耐,才能让蒋介石乐意接受他们的帮忙,并且回报他们,让他们顺利把控住民国的经济大权呢?

【民国三大财团以及带来的金钱支持】三个大型金融集团民国时期,有三大有钱的大佬团体,分别是江浙的大佬们、华北的大佬们和华南的大佬们。他们管钱的主要手段就是银行。在这三个团体里,江浙的大佬们最有钱,因为他们那地方,就是当时的经济老大上海,外国势力也都在那儿捞钱。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靠给外国人办事赚大钱的人都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那边。

那时候,江浙一带的财团大佬掌控着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里的工商业,他们靠着银行的力量,手里攥着十多亿银元的资金,真是有钱有势。另外要提的就是华北的金融集团,它们主要扎根在北平,周围环绕着不少军阀和官员,手头上有不少钱可以用。但一个金融集团要壮大,关键还得看经济实力,不是政治后台。再加上北洋政府垮台后,华北金融集团失去了它们唯一的政治靠山。随着时间推移,它们慢慢往南发展,结果逐渐被江浙一带的金融势力给渗透进来了。

华南的富豪圈子主要集中在香港和广东,他们主要在新加坡等南洋地方活动。这个圈子里大都是华侨和海外商人,广东人和福建人特别多。他们很早就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跟国民政府关系不浅,而且挺有自己的主见,不那么依附别人。被挑中的是蒋介石。在那个北洋时代,因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三个大财团的头头脑脑们早早就开始想办法找自己的靠山了。特别是北伐军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革命的风潮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全国,北洋政府的统治地位也跟着摇摇晃晃,眼看就要垮台。那时候的北洋政府,简直就是财团们不想再搭理的包袱,所以他们得赶紧找个新的政治人物来当自己的代言人。那时候,蒋介石可算是春风得意,不光赢得了国民党里那些右派大佬的力挺,还当上了北伐的总指挥,政治地位、军事实力都挺硬核,就差钱这块短板了。所以,三大有钱的大佬集团都看好蒋介石,决定把宝全押在他身上。

1926年9月,北伐军刚到武汉那会儿,三大有钱的大佬团体就让交通银行的钱永铭悄悄跑到汉口,给蒋介石送了40万大洋作为见面好处。之后,这三大财团就不停地找各种机会巴结蒋介石,想得到他的支持。蒋介石也知恩图报,1927年3月一到上海,他立马就搞了个“四一二政变”,然后自己领头建了个南京国民政府。至于怎么赚钱维持这个政府嘛,他就交给了三个大财团去操心。1927年4月1号,江浙的一些大佬们通过上海银行公会,给了蒋介石300万大洋,帮他搞起了四一二事件。到了4月25号,他们又掏了300万作为奖励。之后,他们还发行了3000万的税库券,到1928年初,这个数字涨到了4000万。短短不到一年,这三大有钱势力总共给蒋介石弄了8000万大洋,这才让他的位子坐稳了。蒋介石靠着之前的索求,再加上这次的支持,总共获得了1.36亿元的巨款,这笔钱实实在在地装进了他的口袋。要说谁贡献最大,那还得数江浙一带的财团,他们出的钱是最多的。

【投桃报李】为何蒋介石能得到三大财团的鼎力相助?先说说为啥要打北伐战。那时候,革命的风潮刮遍了全国,好多大城市里的工人都开始罢工了。这些罢工搞得时间一长,那些有钱的大财团可就急了,特别是上海这个民国时候的经济老大。所以,江浙那边的大老板们就急着找人,想把这乱摊子赶紧给收拾了。其实,找蒋介石最合适了,他现在刚拿下上海,要是去投靠他,工人就能安心干活,局面也能稳住,咱们的利益也就保住了。

再就是要找个强大的支持者,毕竟没有政治上的大树依靠,自己的钱财就像摆在明处的肉,谁都想咬一口。加上蒋介石对共产党有着深深的敌意,这和那些大财团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在蒋介石困难时伸出援手,以后肯定能得到不少回报。蒋介石给出的回报蒋介石把局面稳住后,听了中国银行张公权等人的主意,决定在全国范围里大量卖公债。他还专门成立了个公债委员会,选了九个银行,包括中国、交通、浙兴、浙实、金城、盐业、大陆、中南银行和四行储蓄会这些大财团旗下的银行,来负责接手这些公债。一直到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前,南京国民政府总共卖出了26亿的公债。这笔钱不仅帮蒋介石填补了战争的开销,还让三大财团狠狠赚了一笔。按照那时候的规矩,财团们买债券时只用付债券面值的一半到六成,但到期后却能拿到全额的六到八厘利息,这中间的赚头可真不小。

当然,不只是三大财团尝到了甜头,四大家族也一样。那时候,四大家族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中央银行手里。这家银行刚开始只有1亿元的资本,但全是用公债来顶的,四大家族一分钱没掏,做的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之后,他们仗着自己的权力,让中央银行的资产飞快上涨。从1928年到1936年,中央银行的资金从起初的1亿元涨到了12.3亿元。可以说,四大家族是靠发行国债起家的,而这些国债的买卖和推广,全都是靠三大财团的银行们来完成的。另外,有不少来自三大财团的大佬顺利混进了国民政府,当上了大官,这其实是他们之前和蒋介石商量好的事情。陈光甫这个人啊,挺有名的。陈光甫是江浙地区的大人物之一,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银行家。他在上海开了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那时候这银行在上海是最大的。他脑瓜子聪明,银行年年都赚大钱。他不仅会做生意,还很关心国家大事。看到北伐军打得火热,他就自己拿出50万来支持蒋介石。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他就被政府请去当财政部的高级顾问,还专门负责给蒋介石筹集军费。

钱先生,大家都习惯叫他新之。钱新之年轻时跑到日本去学金融和财务,回来后在上海交通银行当过一把手。他给蒋介石帮忙搞钱,南京国民政府一建立,他就成了财政部的二把手,算是帮蒋介石筹措军饷的重要人物之一。

虞洽卿是个挺有名的人物。虞洽卿年轻时在上海给别人当帮手,后来自己做起了中间商,慢慢攒下了不少钱。他用自己的钱开了家惠通钱庄,接着又牵头弄了个四明银行。有了钱后,虞洽卿还花钱买了个道台的官位,这样他既是商人又是官员,一心一意替外国势力办事。

在那个北伐的时候,他当上了上海总商会的头儿。因为看到工人们大罢工,怕影响了商会的钱袋子,所以在北伐还没正式开始前,他就偷偷地和蒋介石拉上关系,一心一意帮蒋介石搞背叛。后来到了抗战那会儿,他又变成了上海难民救济协会的会长,说是要救难民,其实暗地里借着这个名义,从西贡运大米到上海来,还不用交税,趁机赚了大把国难钱。张嘉璈,换个说法就是,有个人叫张嘉璈。张嘉璈年轻时去日本深造经济学,这为他日后在金融圈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北洋政府那会儿,他就当上了中国银行的二把手。蒋介石北伐时,他曾慷慨解囊,借出50万军费,后来更是大方地给了500万,助力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张嘉璈升任中国银行的老总,一辈子都在银行和实业领域打拼,为人清廉正直。

肯定还有其他一些人参与。说起来,三大财团和蒋介石的合作就像是大老板和政治家的联手。这三大财团有钱有势,给蒋介石提供了不少资金支持,帮他稳固了地位。而蒋介石呢,也给了他们保护,让他们能继续赚钱发财。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两边都得了好处,各自的短处也都被对方补上了。虽说这些大财团一度帮蒋介石稳住了局面,还赚了不少钱,但蒋介石权力越来越大,四大家族势力稳固后,那三大财团,特别是江浙的财团,在经济上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好多银行和企业都被四大家族吞并,变成了他们的手下。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啊。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