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风靡小学生群体的《孤勇者》,已经如此的不受待见了吗?
陈奕迅的Fear and Dreams世界巡回演唱会已经圆满结束,巡演最终场他放在了台北小巨蛋,时长也是诚意满满,有将近三个半小时。
现场歌迷称不枉此行:“好玩到疯掉”
但是开心过后,还要特意加上一句“謝謝這七場都沒有孤勇者!!”
《孤勇者》怎么你们了。
陈奕迅的现场表现力在乐坛一直排在前列,演唱会上除了预定的节目单之外,还有不要伴奏的“清唱”,唯一的伴奏就是大家的跟唱,加入互动后的现场气氛反而更加热烈。
他开玩笑说以后不要乐队了,自己唱什么大家就跟着摇摆,如果听得不爽就离开。
但这其中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歌迷举灯牌表示拒绝听《孤勇者》。
陈奕迅向台下说道:你不要听就离开,我也没有打算要唱
看这样的描述,似乎感觉歌迷很“机车”,以及陈奕迅很刚。
但有去过现场的歌迷说,大家只是开玩笑而已。
专门为了阻止唱《孤勇者》而制作灯牌,不太像是开玩笑。
但陈奕迅的台北演唱会,本就没有打算唱这首歌,看到灯牌之后就顺便开个玩笑,没想到还真有人当了真,气到离场。
《孤勇者》最火爆的时期席卷大江南北,因为朗朗上口,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唱几句,陈奕迅都没有想到,它居然会被定义成了“儿歌”。
但这首歌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会让人觉得low?甚至不惜制作灯牌阻止他在台上唱?
有人认为,因为是游戏主题曲,又是小学生最爱,然后还烂大街,所以就感觉很low。
要说烂大街,陈奕迅很多经典歌曲都曾烂大街,比如《浮夸》《富士山下》,烂大街可以是褒义词,说明其流行程度;
也可以是贬义词,因为某些人觉得别人不配和自己喜欢同一首歌……一旦大家都喜欢了,就觉得品味被拉低。尤其是这个“大家”还包括了小学生。
套用一句话:什么档次,和我听一样的歌
关于《孤勇者》的由来,基本都知道了,大家喜欢这首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歌词的热血与励志。而填词者唐恬,写下这首歌的初衷,格外令人动容。
她2012年诊断为鼻咽癌三期,父母瞒着她参加了《中国梦想秀》,想替女儿传达与陈奕迅合作的愿望。在此之前,她已经替超女参赛者填词过《笔记》《如果爱下去》等歌。
虽然当时陈奕迅忙于演唱会筹备,没能应允唐恬的愿望,但和她约定好,有合适的机会一定会合作。
9年后,唐恬早已度过术后5年风险期,也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质歌词,例如尚雯婕的《最终信仰》、姚贝娜的《爱无反顾》、于文文的《体面》、王菲的《如愿》等等。
从这些歌词里,即可窥见唐恬涅槃重生之后的心态,那种对生活的洒脱及热爱之情。
《孤勇者》更是如此。
本是一首完成度很高的、励志的歌,因为小孩子也喜欢,就要被贴上low的标签吗?
陈奕迅演唱会上的这个小插曲,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本就是开玩笑的话,也确实没有唱《孤勇者》。不知道他唱了,会不会引起嘘声一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