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年盘踞横店,拍了一辈子雷剧,却在一直辩解:我拍的不雷。
文||萌妹闹太套
郭德纲采访于震时曾说:好多人只知道你是演员,其实你还是导演。
于震高兴的回答道:刚拍了一个。
其实这部剧就是其自导自演的作品《烈火》,也是于震的处子作,于震和沈晓海、刘文怡、朱婷等人合作,同样是一部抗日雷剧。
该剧的剧情经不起推敲,前后出现很多矛盾点,而主角和配角基本上是智商不在线。打斗情节略显浮夸,倒不算很雷。豆瓣上给出了3.8分的差评,舆论声音不绝于耳,差评满天飞。
其实,于震自导自演的作品还有《大地惊雷》,大背头打发蜡,一直让观众无法接受。按理说于震作为一个“雷剧专业户”,应该知道雷剧的底线在哪里,可他还是不管不顾,继续给头发涂抹发胶。
于震自导自演的这两部作品,让观众又一次认识了他,不光是一个雷剧演员,还是一个“雷剧导演”。
曾经也辉煌过其实,于震是正儿八经的中戏科班演员,出道不久便凭借《重案六组》中的罗川一角而成名,这也是一部早期最为成功的警匪剧,剧情跌宕起伏,于震也因此成为了“荧幕硬汉”。
同时期,于震在《萧十一郎》又饰演了逍遥侯杨天赞,《吕梁英雄传》中饰演了雷石柱。《吕梁英雄传》让于震的名声大噪,该剧是于震从古装到抗战剧的一个转型,自此以后,于震便开始了抗战剧的先河。
2007年,于震的《五号特工组》再一次爆红,于震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谍战天王”。从出道到成名,前后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各种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资源,纷纷找到了于震,他应接不暇,只要是抗战剧,就会接。该剧火遍全国以后,隔了四年时间,便推出了第二部,收视率有了质的提升。
一直到《中国兄弟连》,于震的抗战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传达的英雄形象,影响了一代观众。该剧过于悲壮,成为激励年轻人的抗战经典。
雷剧开始了本身的于震,塑造完这么多经典剧本以后,本应该朝着自己的抗战剧路线继续发展,没想到,雷剧开始了,于震直接凭借实力,拿下了“雷剧专业户”的美称。
《一个鬼子都不留》是其毕生的第一部雷剧,庄继宗的形象,和之前的罗川、曲虎等不可比较。一副雷人的装扮,加上配角李占魁的旁敲侧击,让主角们赋予了各种打鬼子的手段,“飞针”、“石头”、“弹弓”、“杀猪刀”,都是武器。而就在此之前,《抗日奇侠》的播出,让雷剧出场即是巅峰,于震的《一个鬼子都不留》倒显得不是很雷。
于震也公开表示:我演的不雷,这么长的剧情,雷人的镜头才有几分钟,咱们可以除一下。
《利箭》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播出,于震再次深陷雷剧风波。于震饰演的李剑,身手上完全超越了庄继宗和李占魁,直逼《抗日奇侠》。打斗上的雷,也就算了,关键剧中人物都会轻功,甚至“大刀挡子弹”,两个人对打,可以轻松把对方击飞。李剑一个人面对数百个鬼子,依旧风轻云淡,左突右击之下,轻松拿捏鬼子,比燕双鹰的绝技都过瘾。
《枪侠》、《战神》、《炮神》是不得不提的雷剧系列。虽然三部剧并无联系,可是把抗战剧的形象都给诠释完了。一个枪,一个炮,一个肉搏战,于震的雷剧,涵盖了抗日剧中的所有题材,除了这三样,又有哪些可以作战的手段呢?
《我的抗战》、《决战燕子门》、《神探包青天》同样是毋庸置疑的雷剧。剧情上的夸张,打斗情节的离谱,让于震再也不能从雷剧中缓过神来。《神探包青天》更是和另一位“雷剧专业户”张子健合作,两个人把雷剧进行到底,创造了新的高度。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是为了烘托主角的艰苦奋战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但是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剧情简陋,粗制滥造,拖沓拉时长,一直都是该剧最大的槽点,豆瓣上也给与该剧最低的评分,似乎并不受观众期待。
写在结尾:于震出道后,基本上就拍了七年的正剧,接下来的剧本,全是雷剧,评分没有超过5.0分的,基本上都在3.8左右徘徊。可是于震从来没有像张子健一样,敢于承认和正视自己的雷剧,他一再坚称:我拍的不雷。但是他已经在横店打拼了几十年,转型都不可能。
烂剧专业户看到他就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