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唐诡》卢凌风说起:聊一聊隋唐时期的那些名门望族!(一)

用户_194574 2024-08-25 07:39:17

作为堪称网剧制作典范的《唐朝诡事录2》,在我看来毫无疑问是今年暑期档迄今为止制作水准最高,编剧水平最好,口碑最佳的作品。其中的一众演员也在作品的加持下赢得了如潮好评,而在剧中英俊帅气、文武双全的卢凌风,更是吸粉无数!

提到卢凌风,就不得不提起在两部《唐诡》剧中几乎集集不落的一个称呼——“范阳卢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这四个字被人提及,无论是谁,都必然是都要给上几分面子。而且,在第一部“甘棠驿”中,那个飞扬跋扈的五品“折冲都尉”,面对一个小小的八品“县丞”也只能任由对方对自己的轻蔑态度,只因为那位的身份是“清河崔氏”,一句“四氏纵是布衣,仍笑傲公卿!”更是体现了“名门氏族”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事实上,说是隋唐时期,但关于“氏族大姓”,要追溯到秦汉时期,而兴盛于魏晋隋唐。期间纠缠颇多,为了头绪更加清晰,我就从《唐诡》中的卢凌风引出个头绪来,就着剧中所提及的“范阳卢氏”,来试着和大家简单聊聊在隋唐时期,那些在历史上都大名鼎鼎,影响深远的“名门望族”。哪些说的不到的地方,欢迎朋友们讨论补充!

在《唐诡》第二部的“云鼎醉”章节中,有一位与卢凌风祖上很有交情的叫“皇甫县令”。后来苏无名点破,这位云鼎县令的祖上,是后汉,也就是东汉末年的太尉皇甫嵩。这个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也都会有印象,这位皇甫嵩可谓是东汉末年的一员名将,在平定“黄巾之乱”时,如后世曹操、董卓、刘备等人,均是他麾下。而皇甫嵩也与与卢植、朱儁三位并称“汉末三杰”。这“汉末三杰”中的卢植,也就是所谓“范阳卢氏”的第一代家主!

卢植,出身涿郡涿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涿州市。师从汉代大儒马融,曾与名士蔡邕一同校核《五经》,他性格刚毅、才学广博、人格魅力突出,可谓文武双全,又战功赫赫,不仅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名臣,还是一位了不起的“经学家”、“教育家”。在《三国演义》,他是刘备的老师,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三国迷及后世主流价值观的推崇。而真正对于卢植本人评价最有分量的,却是记载在《后汉书》中曹操的一段话:“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这段文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时途经涿县,专程在为卢植扫墓时有感而发,此时卢植已经去世15年之久,故后也有人将曹操评为卢植的“头号粉丝”!

之后,曹操便将卢植的儿子卢毓带回入仕,从主簿做起,凭借着自己的才学与努力,一路侍郎、侍中、太守直至“司空”。要知道“司空”可是位列六卿之一,虽然不属于那种权倾朝野的实力派,但也是东汉末年直至曹魏时期职场天花板般的存在。如果是卢植是“卢氏”一族的开山鼻祖,那卢毓就是真正将其家族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从曹操开始,他共为五代“魏国”君主效力,而自公元前220年汉献帝禅让之后,曹魏从法理上已经成为国之正统,卢毓也从“曹家私官”成为了“正统王朝”名正言顺的重臣。而且是魏国最为重要的内臣之一!直至卢毓去世,他足足为“曹魏”政权服务了50年,封容城侯,深得曹操及其子孙信任与尊敬!也正是这50年,也就奠定了“涿州卢氏”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在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置“范阳国”,公元226年改“涿郡”为“范阳郡”,自此,“涿州卢氏”正式更名为“范阳卢氏”!而说起卢毓,还要提起一个著名的典故:“画饼充饥”!该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中:“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这说的是在魏明帝时期,名士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曹睿却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于是在选拔中书郎时,特地给负责选拔官员的卢毓说:“得选拔人时不要因为他的名声,名声就好像在地上画饼,其实是不可食用的,你要善于考察,不要被名声所影响。”这也就是成语“画饼充饥”的来历!

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之后卢毓也有着非常金彩的回答:“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简言之,就是虽然不能完全靠名声,但好名声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我们只要做好人才的审查和考核,就能从中发现真正的大才!“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也由此可见卢毓的才学人品,以及受到魏明帝曹睿的信任程度!

在卢毓去世之后,被魏帝曹髦赐“谥”“成”。他的儿子卢钦迁吏部尚书,进封大梁侯。在司马篡魏,西晋王朝建立,卢钦先在军中任职安定边境,后又回朝担任尚书仆射,加侍中、奉车都尉,领吏部尚书。他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评价卢钦:“履道清正,清正廉洁,闻名华夏。入朝掌管机要,处事公平。在内外都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并赐谥号为“元”。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大臣要是能在死后获“谥”,那可是极大地荣耀。而卢毓、卢钦父子连续两代被两朝君王赐“谥”,可见其家族在于朝廷的地位!

卢毓的次子卢珽,虽然自己并无太多建树,但他的儿子卢皓、卢志也均等官拜尚书一职。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名人就达八百余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大将军、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可谓是文韬武略,人才济济。其中卢志的长子卢堪,他的一脉成为后世总“涿州卢氏”的代言人。他的玄孙辈卢靖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了北魏、北齐和北周三国帝师!自魏晋南北朝至南宋期间,计有卢氏宰相23人。其中卢氏“八相佐唐”更被传为历史佳话。他们分别是唐高宗朝的宰相卢承庆;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卢怀慎;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卢翰、卢迈、卢杞;唐宣宗时期的宰相卢商;唐僖宗的宰相卢携;唐昭宗的宰相卢光启!

当然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范阳卢氏”尽管人才辈出,但其中也有败类。比如唐德宗年间的宰相卢杞是著名的奸相,在他任宰相以后,嫉妒贤能,稍有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要致他于死地。 他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尤其是害死了颜真卿,成为“范阳卢氏”一族最大的污点!当然了,这个也和卢凌风没太大关系,卢凌风所处的时代,属于唐玄宗时期,他要比这个卢杞,起码大个四十岁。那么,在《唐诡》发生的时候,卢杞还没出生呢!

虽然“范阳卢氏”在为官上颇有心得,但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更是一个“诗书经史传家”的书香门第!如卢钦曾著《小道》,卢谌撰《庄子注》,卢景裕注《周易》、《尚书》、《老子》、《论语》、《礼记》,卢元明撰《中表实录》,卢光著《道德章句》,卢辩注《大戴礼》,卢思道撰《卢武阳集》三十卷,卢彦卿撰《后魏记》三十卷。这些也都是“范阳卢氏”为后世的文化传播做出的极大贡献!

也正是由于“范阳卢氏”在数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显赫地位,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官方认定”“卢崔郑王”为当时全国四姓高门!而唐太宗时期,更是以将《左氏春秋》的作者左丘明、“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子夏、《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等诸多先贤大儒共二十二人入孔庙中从祀,卢植的名字赫然在列!在卢植去世800年后的北宋,宋太宗赵光义以“积代簪缨自范阳,尚书光耀千年史”的诗句盛赞颂卢植。再过800年后,乾隆更称范阳为“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可见“范阳卢氏”早已不仅是“北州冠族”,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第一“名门望族”!

最后,我还查到了两位出自“范阳卢氏”的特殊人物!其中一位,就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唐代高僧“六祖惠能”!据《六祖坛经》记载,惠能禅师俗姓卢,其父来自范阳,被贬官至广东新州。如果单从这个信息看“六祖惠能”确实极有可能出自“范阳卢氏”的旁支。但是这个话题牵涉宗教内容,在文章中点到为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另一个就非常有趣了,由正史记载,卢植的十九世孙翰林学士“卢穗”,于“安史之乱”期间为躲避战乱,率九子及其支族人东渡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定居。成为朝鲜、韩国的卢氏共同祖先,其后人在韩国繁衍至30万人,遍布光州、交河、安隶、平壤等地。而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就是出自“交河卢氏”一系。2000年,已经卸任总统的卢泰愚携带夫人到了山东长清卢庄村,祭扫了卢王墓,并参拜了姜太公庙和衣冠冢。还有一位韩国总统卢武铉,经考证其祖籍为浙江,也就是“东阳卢氏”。而“东阳卢氏”,也早就被证实是宋代“靖康之变”时从河北迁徙至此,由此可见,卢武铉的祖上,也是“范阳卢氏”无疑!

0 阅读:52

用户_194574

简介:热爱体育 ,喜欢历史,看电影,听相声,和大家一起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