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
最近,在河南省郑州市,有一名男子花了300万元买了两辆路虎车,并且已经支付了定金。然而,到了约定的提车日,4S店却只肯交给他一辆车,对于另一辆车,无论如何都不让他提走。
12月4日,来自河南商丘的张先生手头宽裕了些,打算买两台路虎车。不过,他所在的当地4S店没有现车,为了满足心愿,张先生特地驱车几百公里前往郑州的4S店去预订车辆。
大哥特别心仪的是两辆路虎揽胜创世版车型。其中一辆是黑色的,价格高达153万元;而另一辆则配备了红色内饰,售价为152万5千元。
在4S店里,张大哥发现正好有现成的两辆车符合他的需求。他与店里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番商议,确定两辆车的总价超过300万元。4S店为了表示诚意,给张大哥减免了5000元的费用。对此,张大哥感到非常满意,于是爽快地支付了4万元作为两辆车的定金,并和店里约定好,第二天就可以来提取新车了。
张大哥付完钱后,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村里。为了庆祝自己终于喜提爱车,他特地在村里摆了几十桌丰盛的宴席。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全村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张大哥这次一出手就是两辆路虎,真是特别有面子!
到了提车的这一天,张大哥为迎接新车准备的庆功酒席已经万事俱备,就只差把新车开回村里了。于是,张大哥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来到了4S店,准备正式提车。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4S店的工作人员只给张大哥交付了一辆路虎车。要知道,张大哥明明已经支付了两辆车的定金,怎么到头来只拿到了一辆车呢?
他十分生气地对4S店的工作人员说:“钱都已经收了,东西却不给我,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
4S店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之前收取的那4万元并非定金,而是表达购车意向的意向金。张大哥却觉得这完全是4S店的狡辩,因为如果当时双方没有就价格达成一致,自己又怎么会先交钱呢。
张大哥找到了记者,倾诉了他的不满情绪。他强调说,自己完全有能力购买这辆车,但现在车子却被留在4S店里,店方就是不肯交给他。因此,他深深怀疑这家4S店可能存在“一车二卖”的情况,也就是把他预定好的车又卖给了其他人。
为了尽快取到车,不耽误村里的宴席,张大哥主动提出放弃原先约定的优惠,希望能换一辆现车,但4S店的工作人员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特地找到了4S店的负责人,想要确认是否存在一辆车被卖给了两位买家的情况。记者直接了当地问4S店的负责人,这辆车到底有没有被售出。
4S店的工作人员说话含混不清,表示从实际意义上讲,这辆车的发票还未开具。但目前这辆车的状况是被锁定了,因此无法兑现给张大哥之前的承诺。
张大哥听完这些话后气坏了,这家4S店这不就是等于变相承认,把他们之前付了定金的车给“一女二嫁”了吗?
4S店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昨天您付款的那辆红色汽车,价格方面有些争议,因此后续的手续需要他们进一步去申请处理。目前,这辆车已经处于订单锁定状态了。
4S店方面提出,愿意承担张大哥及其同伴的住宿费用,以此表达他们的歉意。然而,张大哥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他目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把自己的两辆车提走。
生气的张大哥决定拨打市长热线求助,经过一番波折,最终在记者的协调努力下,4S店终于妥协了。
4S店承诺会从其他分店为张大哥调配一辆同型号的车,不过内饰的颜色会有所不同。张大哥在短暂犹豫之后,只能勉强接受了这个安排。
张大哥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开着车平安回家,不枉费他精心筹备的那些宴席,他就心满意足了,别的他什么都不奢望。
张大哥的经历给大伙儿提了个醒,就是在4S店选中自己心仪的爱车后,如果和销售人员讲好第二天就来提车,而对方要求咱们先交点定金的话,
我们务必要和4S店签订一份正式且合法的购车合同。从法律角度来看,定金其实就是一种约定款项。万一4S店违反了约定,就像张大哥遇到的那种情况,我们完全有权利要求4S店双倍返还定金,否则他们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其实,像交了定金却不让提车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不久前,宝马、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纷纷停止了“价格战”,很多车型的价格又一次上涨了。
然而,这对那些已经交了定金却还没提到车的车主来说可真是个苦差事。到了2024年6月,吴先生在一家4S店选购了一辆宝马X5,毫不犹豫地支付了一万元作为定金,并且郑重其事地签订了销售合同。
原本计划在7月20日提取新车的吴先生,到了那天准时来到了4S店。但遗憾的是,当他到达店里后,工作人员却告诉他,已经没有现车可供提取,因此拒绝了他提车的要求。
还有一位重庆的车主,他预订了一辆宝马i3电动车。这位车主还出示了4S店开具的收据,收据上清晰标注着车辆的售价为17.45万元人民币,并且他已经支付了定金。
因为宝马不再参与价格竞争,导致车辆价格上涨。经销商方面称,如果想现在提车,就必须额外支付三万元。经过双方一番交涉后,加价金额调整为了一万元。
4S店这样的做法,已经违背了双方之前签订的购车合同内容。购车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合同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也希望今后4S店能够更多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像这样固执己见只会引发更多车主的不满和抵制。现在的大环境并不景气,许多4S店都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希望这些商家能够慎重思考,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