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与多米尼加同处一个岛屿,差别却那么大

微微的地球 2021-08-06 00:19:13

我们为朝鲜半岛三八线两侧国家的经济面貌感叹时,无独有偶,在拉美地区,也有一对类似的存在。

伊斯帕尼奥拉岛,又名海地岛,是加勒比海仅次于古巴的第二大岛屿,上边有两个国家,一个叫海地,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另一个叫多米尼加,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前者人口1150万,后者约1050万。前者以黑人为主,后者以混血人种为主。前者人均GDP约800美元,而后者已经达到了8000美元,将近前者的十倍。

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海地与多米尼加

伊斯帕尼奥拉岛最早是属于北美印第安人的阿拉瓦克族聚集地,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伊斯帕尼奥拉岛之前,当地印第安人口曾有100多万人。

1502年西班牙王国正式开始殖民伊斯帕尼奥拉岛。

1544年,全岛印第安人灭绝。

1665年,法国占领海地岛西部,从非洲引进了大批的黑人奴隶,构成了现在海地的主要人口。在其高压政策下,海地短时间成为欧洲主要的糖和咖啡来源地,圣多明克也成为世界头号糖产区。

1804年,海地独立,这个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让整个世界为之瞩目,然而其第一个领袖却当了皇帝。其后的多数统治者也都唯我独尊,将国家当做自己敛财的工具,尤其是那个被赶下台后逃到美国的小杜瓦利埃,其家族财富占到了全国的90%,逃离海地时卷走了全国一半的财富。

2010年海地大地震后的太子港

如此糟糕的一个国家,治安状况更是混乱不堪。很难想象,一个距离美国那么近的国家,却也是世界上比叙利亚阿富汗更加糟糕的国家。这里70%的公民没有工作,60%的人口是纯文盲,80%的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

我们常常用吃土形容贫穷,然而,在海地,吃土却是一种生活。

海底人在制作土饼

海地人吃的土是一种高岭土。土里加上水,倒一点黄油和盐做成的饼状物,在太阳底下暴晒即成成品。

这种土做的饼也并非无限多,一毛钱一块儿的土饼,海地人还是要省着吃的。

吃土

多米尼加相对来说是幸运的,尽管特鲁希略是个残暴的家伙,但是这个领导人不像西部的海地那样只知道捞钱,他还是有一定头脑的,知道可持续发展,在专家的帮助下,多米尼加的环境保护做得非常到位,制止了国内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也逼迫一些农民往城市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国内的工业。优越的环境条件也让多米尼加拥有了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加上离美国也比较近,承接了很多美国游客。

多米尼加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其中旅游相关比重较高,农业占比已经下降到了5%。

多米尼加风光

如今,多米尼加人均GDP已经接近了我国的水平,在加勒比海也算是不错的一个国家了。值得一提的是,多米尼加历史上曾经是海地的一部分。

多米尼加出口蔗糖、可可、咖啡、烟草等农产品,而海地呢?由于人口压力,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咖啡、波罗麻、糖、可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不得不将全部耕地用来种植大米、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海地人也并不是全部都很差劲,在2003年的迈阿密,海地以4:3的成绩战胜中国国足。

在2015年的长沙国际足球友谊赛中,海地也以2:2的成绩踢平了中国国足。

当然,能与中国国足一较高下并不值得骄傲。

1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