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耗尽国力,天下分崩,内迁的五胡擒西晋两帝(怀帝,愍帝),陷长安,洛阳。中原士族南迁,史称永嘉之乱。五胡在北方建立十余个政权,同南方汉人政权对立,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才重新统一全国,结束近三百年乱世。如果,把五胡乱华的祸端,加在二百多年前的光武帝身上,是非常可笑的。
一、五胡乱华直接原因是西晋八王之乱内讧导致的,西晋内部不乱这么十几年,外族是没机会的,内讧永远是搞死一个政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二、五胡乱华内在原因是魏晋九品中正制逆汉朝人才政策而动导致的。九品中正制也是仕族政治代表制度,汉朝好不容易打破的阶层流动被这制度给重新固化,而且更加变本加厉,到后面做官完全看出身门户,就这样官场鄙视链也形成了,士族鄙视寒族,寒族鄙视外族,外族受不了鄙视觉得没地位,就起来造反了,匈奴人刘渊在晋朝就受尽鄙视和白眼,刘渊他爸刘豹就很怀念汉朝时候汉人待匈奴如兄弟那样的时光,所以他们起兵就是打着恢复汉朝的旗号,一方面是笼络汉人,另一方面是对汉朝的怀念。
第三、五胡乱华的深层次原因是司马懿把辽东汉人清空掉的自私战略导致的。其实汉朝制边政策是很成功的,我们看看汉武帝是怎么规划的,汉武帝战略是西边出兵占据河西走廊和陇右,这样随时可以抄游牧后路断游牧和西边的联系,东边辽东区域吃掉朝鲜巩固东边进行直接统治,然后就是迅速移民两边,东西两边守住了就安全了,地图上看看也知道东西两块突出是像两把手合围一样,汉人只要不失去这两块地,对游牧就可以掐头去尾,想打哪就打哪,高枕无忧,纵观汉朝三四百年游牧连汉朝首都城墙边都没摸到,东西不同时占据,腹地真没法高枕。这两块地是汉武帝是拼了汉朝几代积累打下来,目的就是断游牧左右臂,培养成自己的左右臂,结果就是游牧稍微不老实就东西左右开弓一顿暴揍,让其顾此失彼,完全没法安心发展,汉朝统治者是深刻理解了老祖宗的这个战略,一有机会就加强这两块地区,送人口送钱建设,经营了几百年,然后我们看到轻易被司马懿给断送了,司马懿打完辽东后觉得不放心,就内迁辽东所有汉人,辽东汉人被清空了,这是人干的事吗?努尔哈赤后来估计就是学司马懿这种做法,使劲想把辽东汉人杀空。
司马懿的行为恶劣后果大家都看到了,辽东没了汉人,游牧迅速进入占领,兵锋南下如泰山压顶,尤其是经济重心东移的时候更明显,隋炀帝就很敏锐的发现这点,后面唐太宗父子也是心知肚明,倾家荡产辽东也得打,不然没法安稳睡觉。就连朝鲜人都知道这点,古代朝鲜人金景善写道:“天下安危常系于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懂…此所以中国必争之地。”明朝支援朝鲜,新中国出兵朝鲜都是这个原因。历代中原王朝被游牧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块地同时失去,宋朝如是,明朝后期也如是,但是司马懿没看到这点。
所以五胡乱华别怪到汉光武帝头上,说到底还是晋朝不争气,一错再错导致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