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只想离开山沟沟的高加林:把儿子养成这样,挺失败的

人间小Q 2023-04-04 22:53:45

高加林是一块读书的好苗子,高家村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娃娃。

高加林从小就在这样的光环下长大,虽然家庭条件很差,但父母依然以有这样的儿子骄傲。

可这样的高加林,经不起风雨。

原著中的他,在被张克南母亲举报以后,丢了工作。

回到家乡,巧珍已经嫁给了马栓。

没有了事业和爱情,他又回到农村,又要直面自己农民的一生。

书中高加林的人生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电视剧《人生之路》更像是对原著的一种续写,编剧按照自己的想法,给高加林安排了另一种人生。

可这种人生,却是高加林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高加林有文学天赋,爱学习,为什么却只能留在农村?

原因之一:他没有过人的能力。

高加林在所有农村学生当中是学习最好的一个,但是这群“农村学生”的水平是什么样的呢?

在偏远的山村,高加林的水平实在不值一提,所谓的学习好,也不过是瘸子里挑将军。

书中的高加林并没有这样的光环,他和剧中的马栓一样,学习平平,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大学,在村子里教书。

高加林很享受这份教书的工作,不用下地劳动,还受人尊敬,拿到的工分还比下地干活的人多。

可是,学校却不是非他不可。

书中的他也没有教书教的很好,最终被村主任的儿子顶替了教师工作。

没有了主角光环,他只是一个平凡人。

剧中的景老师告诉他说,能力不足,所以才会抱怨,才会有磨难。

书中的他,本身就是井底里的蛙,比别人强一点,但那一点,不足以改变命运。

原因之二:他没有可以用的强硬背景。

注意,不是没有背景,是没有可以用的。

高加林人生两次的变动,都和走后门有关系。

高加林的教师工作被顶替,是因为村主任走了后门,为自己儿子安排了工作。

他很生气,甚至想要去告村主任,但却被父亲拦了下来。

因为他们还要村里生活一辈子,得罪了村主任,以后就会处处受限。

人的愤怒,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无能。

没有实力,没有人脉,没有勇气的高加林,只能任人摆弄。

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因为被举报。

高加林对走后门这件事情并不抗拒,他甚至很享受二叔的身份带给他的优越感。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主动给二叔写过信,想要得到帮助,最终无果。

可等到二叔调回来的时候,有人主动巴结他,给高加林安排了工作。

对于这份工作,高加林表现出的是欣喜,没有愧疚,也没有不好意思,就像村主任的儿子欣然接受顶替他的教师工作一样。

可因为黄亚萍,张克南的母亲把他举报了。

他的二叔没有保他,他又回到了原点。

留给他的,只有无奈。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高加林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一定会走出农村?

读书让高加林产生了错觉,读书能改变命运,但首先要改变人,才能改变命运。

高加林自身能力并不足,但是却有一颗渴望走出山村的心。

他的一代,是和父辈不一样的一代。

作为一个喜欢看报的读书人,他敏锐的嗅到了一丝时代巨变的气息,他觉得山沟沟外的世界,会很不一样。

但时代的春风还未吹到高家村,凭借他的一己之力,还不足以改变现状。

但这一丝春风,却吹到了高加林的心里,也让他产生了别人难以理解的优越感。

他应该是天选之人,身边的人大多愚昧无知,和他并不是一个层次的,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他不能接受。

他学习好,却还没有好到可以改变命运的地步,他爱好文学,却没有成为文学大家的实力。

说到底,书中的高加林,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我们罢了。

读了几年的书,却穿上了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父母让他去集市卖馍,他在人群中难以张口吆喝,让他下地干活,他又不能接受自己农民的角色。

把儿子养成这样,挺失败的。

父母贫穷的家庭,不要骄纵子女。

高加林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但是,他们却从来不让高加林下地干活,以至于高中毕业,高加林连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

刘巧珍和高加林是一个村子的,两个人年龄相仿,生活环境相似,但生活能力却天差地别。

同村里的男生,像马栓、三星等人也一样。

高加林有什么不同呢?

他学习好。

在高加林父母的内心深处,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坐享其成。

高加林的优异成绩,让父母在村子里很有面子。这种感觉对于父母来说,要比能干农活的夸赞来得强烈的多。

也许是怕干农活影响高加林学习,也许是把儿子看得太过于宝贝,高加林被养成了一个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的“废物”。

高加林父母最大的错,就是对“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太过信仰。

读书却是可以改变命运,但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更是通过提升一个人的能力来改变的。

贫穷的父母,一定要让子女帮忙做家务,要让他们懂得感恩。

高加林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

所以他在低谷时,需要巧珍的时候,接受了巧珍所有的安慰和帮助。

可一旦他得势,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时,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巧珍。

对于巧珍的名声不管不顾,巧珍躺在床上几天几夜不吃不喝的时候,他正在城里和黄亚萍你侬我侬。

最自私的莫过于高加林这样的读书人。

巧珍也很清楚高加林的自私,在自身利益面前,这段感情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所以她毅然决然嫁给了马栓。

不管高加林混得如何,和她都没有关系了。

高加林混得好,便永远不会回头娶她,混得不好,她也不要了。

所以,永远不要把孩子养成一个只能读书的孩子,孩子要读书,但不能只能读书。

比起读书,做人做事,更能改变命运。

0 阅读:216

人间小Q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