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封疆大吏,遭断崖式降职,有人曾替他打抱不平

南篱旧巷里 2024-12-02 17:50:13

新中国建立后,许多曾经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将军奔赴各省,将数十年的热血和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开国中将王恩茂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持续近二十年为建设美丽新疆而不倦工作,即使遭遇断崖式的降职也仍然不躁不馁,因为他一直都坚守着自己的决定:要为新疆人民服务到底。

为新疆人民奉献到底

1985年的新疆,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干部因为身体原因,即将从一线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就是扎根新疆、主政多年的开国中将王恩茂。当时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从新中国诞生开始,王恩茂十几年没有离开过这片并不是他生身之地的热土,对新疆倾注了深厚感情。

但如今,既然他已经退出一线工作、身体精力都大不如前,不少人也私下猜测:将军可以搬到北京去安度晚年,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配套设施。

但事实却出乎大家的预料,老将军的表态掷地有声:要留下来为新疆人民服务到底,“将来死了,也要埋在新疆!”

类似的表态,王恩茂并不是第一次提及。早在六十年代初期,他就是用这样的决定劝服了年过八旬、满心希望要“落叶归根”回老家江西永新的老父亲,父亲理解了他、也感动于他的心意,于是自己也安心地留在新疆直到故世。

此后王恩茂也曾经一度被调动工作、远远离开了他奉献多年的新疆,工作足迹遍及江苏、吉林、辽宁等多个省份,职务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调。但不管发生了什么、甚至旁人也纷纷为他感到不平,他都始终坚持着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信念,不躁不馁,始终把建设新疆的使命放在心上。

终于到了1981年底,党中央决定让王恩茂重回新疆工作。在此之后,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

2001年,王恩茂以88岁的高龄辞别人世,死后他的骨灰就留在了新疆。五年后,夫人骆岚也辞世了,他们夫妇两人和之前病逝在新疆的父亲、早逝的第四个儿子一起,长眠在了天山脚下的这片热土上。一家三代,四口人都将新疆作为了自己人生的最后落脚地,正如王恩茂将军当年对父亲所说的那样——自己是要为新疆人民奉献到底的,死后也就埋在这里,就埋在父亲的坟墓旁边守着父亲。

王恩茂的革命道路

王恩茂的老家在江西永新,虽然家中情况并不富裕,但父母重视教育,仍然尽力为他提供了进学读书的条件。他十几岁时,在读书求学过程中接触了新思想,认为救国图存、匹夫有责。不久后,从湘赣两省交界的地区传来了秋收起义爆发的消息,他就在怀里揣着《向导》、《先驱》等基本进步刊物,徒步三天三夜赶到井冈山,加入革命队伍的洪流之中。

从一名普通宣传员到永新县委干部,不到二十岁的王恩茂飞速成长起来,在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身边担任秘书的经历更是令他受益匪浅。到了红二方面军万里长征过草地时,担任总务处处长的他,已经是能够带领干部筹措军粮,为红军解决燃眉之急的干部骨干之一了。

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359旅政委、成为王震的部下,跟随王震亲历了保卫陕甘宁、南泥湾大生产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许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不但与王震、王首道一同被称为“359三王”,就连此后的人生道路、乃至与新疆的多年深厚渊源,王恩茂与王震之间都不乏许多相似之处,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岁月的巧合。

众所周知,开国上将王震自解放后便多年主政新疆,力主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与恢复,也留下了大量热爱新疆、与新疆同呼吸共命运的佳话。

甚至就在80年代初,他身体不好长期抱病的情况下,仍然多次到新疆实地视察,亲身了解情况,推动工作。他对自己的侄子王继平十分关怀,从小便谆谆教育要他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新疆、做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后来侄子因工作分配的原因去了长沙,他一度因此而十分动怒,因为他认为新疆比湖南更加需要大学生的支援。

在某次新疆视察时期,他还遇到过一位曾经并肩走过长征和进疆作战的老同志、老部下。得知对方从70年代起就调回了老家湖南,王震发出了严厉的批评,他引用张骞、班超、林则徐、左宗棠等人作为例子,批评部分老党员开起了小差,甚至放出硬话:我死了不会让你给我送花圈,你死了我也不会给你送。

在他的严厉批评下,这位老部下连声自我批评,并承诺一定会教育自己的子女扎根新疆、建设新疆。

同样是老首长与老部下的关系,王震与王恩茂之间是否也发生过类似的对话不得而知。但纵观王恩茂将军的一生,对于“党员做好终身留在新疆的准备”这一点,他与老上级王震将军之间保持着不谋而合的极大默契。因为从1946年开始,这片热土就和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三次万里长征

1946年10月,359旅先后奔赴华北、陕甘宁参加解放战争时,王震、王恩茂仍然是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这支队伍归属西北野战军,在与胡宗南及“二马”浴血鏖战、解放兰州后,便进一步向西进军、指向新疆。在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疆担任国民党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和时任省政府主席的包尔汉率部起义,新疆随之迎来了和平解放。

不过,对于这支队伍来说,到此刻他们的任务仍然没有结束。王震坐镇新疆,由王恩茂率领队伍继续深入广袤南疆。

多年后,王恩茂曾将此次进军新疆称为“这支部队走过的第三次万里长征”——进军新疆历时290天,行程1万多里,解放的南疆地区相当于8个江苏省的大小。

并且哪怕这片广袤的地区获得了解放,对于王恩茂等人来说也并不算圆满完成任务,前方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许许多多。

新疆解放前夕,美国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在撤离前曾经放出狠话,声称哪怕是共产党也无法解决粮食问题,“解放军一定会饿死在新疆”。

在解放军行军新疆途中,早已深刻体会到粮食补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所幸跟随王震、王恩茂等人进军新疆的部队,其前身就是创造了南泥湾大生产奇迹的359旅,毛主席也多次称赞过这支队伍是英雄的队伍,“既能拿枪战斗、也能发展生产”。

于是很快,新疆军区便下达了1号命令,要求驻疆部队全部参加劳动。因为解放军从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出发,早已十分清楚“兵无粮则散、民无粮则乱”的道理。

早在40年代初期,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的359旅就创造了开垦改造南泥湾的壮举。如今在新疆,王恩茂再度站在了耕作生产的第一线,只不过这一次他拿起的农具不再是锄头,而是新疆特有的农具“坎土曼”。

十余万入疆解放军官兵同心,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新中国时期的又一次大生产运动。仅第一年内,他们就开荒80多万亩土地,收粮6500多万斤。到了1952年,开垦土地达到了800万亩,建成近百个半机械化和马拉尼农场,粮食产量则增到7.5亿斤。

多年后的2001年,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就此评论道:一个跟随毛主席长征的老战士,将曾经落后荒凉的新疆带进了文明时代。

文章中的“老战士”,指的就是王恩茂。

扎根新疆几十年

在建设新疆、从种地开始的那些岁月里,王恩茂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也知道自己作为带头人,肩负着比其他人更多更重的责任。他白天和战士们并肩种地,到了晚上下工就拿上块干馕边走边啃,走街串巷深入基层做调查。

最初的调查主题总是围绕着基本生活物资,他每进入一家,最关注的总是粮食是不是够吃,家里还存着几袋麦子?有的主人家很感激他的关照,回答“够了够了”他还不是很放心,一定坚持要自己打开袋子看看,确保是真的有存粮才能放心。

等到吃饭问题基本解决,王恩茂的工作重心又投注到了民族团结上。他一贯都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和路线,自己也以身作则主动地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他本来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维语那是既不会讲也不会听。到了新疆之后,他很快给自己定下了学习计划,每天学习四句维语,也带动其他汉族干部都主动地学习维语、了解维族的风土人情。等他掌握的维语能够应对基本交流所需,只要机关的工作能抽出时间来,他总是说走就走、各处“下乡”。

新疆地方广袤人烟稀少,他每下一次乡往往要跑个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下乡期间吃住都在群众家里。但他从不以为苦,下乡也从不摆架子、不要求享受,总是群众吃什么自己也吃什么,这样下乡获得的信息才是最真实的情况,他也认为自己就是个农民的儿子,“住在自己家里更自在!”

他的实际行动也很快换来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感,普通人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提起来都夸一句“亚克西”;一位老大爷打了两袋面饼,想要骑着毛驴去看看毛主席,路程太远语言不通实在困难,人们也是想到向他寻求办法;在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前夕,他主动向少数民族同志们祝贺节日,还动员汉族干部也前往古尔邦节一同庆祝。

结语

在他和干部群体的种种努力下,新疆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一派活力。从进入新疆的那一天开始,他就牢记毛主席“要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教导,带领驻疆解放军广大指战员投身到建设新疆、改造新疆的努力之中。

到了1993年,王恩茂不但从一线退下、也逐渐淡出了在全国政协的领导岗位,但他仍然热切关注着党的事业,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计献策。私人时间内,他还抽出时间来整理自己从30年代就坚持记录了多年的日记,这么多年下来几乎没有间断。后来他的日记和部分文章集结出版,为军史研究与党史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资料:

《揭秘王震四行新疆与五次新疆工作会议》;2013-7-22;新华网

《王恩茂同志生平》;2001-04-19;光明日报

《王恩茂之子忆父治疆》;2014-12-17;环球人物杂志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