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上海“安乐死”医院一临终患者:谢谢你们让我带着尊严离世

中南看娱乐新闻 2024-11-08 14:29:01

《最后的道别:一个"放手"的选择》

2016年9月10日,上海临汾社区医院的走廊特别安静。推着病床的轮子声,像是在谱写生命最后的乐章。

"对不起,时间不多了。"医生轻声说完,81岁的曾筱绿老人强忍着泪水,看着被推进临终关怀室的小儿子王学文。

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尽管她已经在心里预演了无数次。

病床上的王学文,早已被肿瘤压迫得面目模糊,却仍在努力睁开眼睛。50岁的生命,在这张病床上走完了最后6年。

谁能想到,当年医生说的"最多3个月",被他硬生生地延展成了2190个日夜。

"老天爷,我儿子被你折磨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解脱了!"曾筱绿终于在儿子闭眼后崩溃痛哭。但在这之前,她和家人都按照医生的建议,强忍着悲伤,不让眼泪成为儿子最后看到的画面。

有人说,生命的最后一程,往往是最难走的。但王学文用他的方式,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不甘的抱怨。在这个被外界称为"安乐死医院"的地方,王学文用最平静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谢幕。

这一刻,母子俩仿佛都放下了:一个选择解脱,一个选择放手。

生命的告别,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太多惊天动地的场面。一句"谢谢",一声叹息,就足以道尽人生百态。

这个被称为"临终区精神支柱"的男人,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离开,也可以这样从容。死亡,也可以如此有尊严。

你看,这哪里是什么"安乐死医院",分明是让生命有尊严地完成最后一程的地方。

《与命运抗争的20年:一场马拉松式的生存战》

谁能想到,这个在临终关怀室安详离去的50岁男人,曾经也是个充满阳光的小伙子。1993年,28岁的王学文第一次被确诊患癌时,整个家庭都懵了。

那时候的他,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可老天爷跟他开了个赌局,从此他的人生被分割成了一个个"4年期"。

没错,就是4年。一般来说,癌症病人治疗后5年不复发,基本就算痊愈了。但王学文却像是被命运开了个玩笑,每次在第4年,癌症就会卷土重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来势汹汹。

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这样的循环,整整持续了17年。你说他倒霉吗?可他每次都能挺过来。你说他幸运吗?可每次康复的希望都被无情打破。

2010年,命运给了他最沉重的一击。腮腺癌扩散,医生一句"只剩3个月"的诊断,像是给这场持久战画上了句号。

那时的王学文,下半身已经瘫痪,只剩下双手和头部能简单活动。

"妈,你别照顾我了,让我自生自灭吧。"看着75岁的老母亲曾筱绿日夜操劳,王学文心如刀绞。他清楚地记得,母亲的白发是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就在医生宣布他病情扩散的那天。

生活总是充满了讽刺。年轻时,妈妈照顾他长大;现在,本该享清福的母亲,却还要日夜照料垂死的儿子。每一次帮他翻身,每一次喂他吃饭,都像是一把刀,深深刺进王学文的心里。

"与其这样拖累家人,不如。。。"轻生的念头,第一次在他脑海中闪现。但最终,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上海临汾社区的"临终关怀医院"。

这个选择,不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有尊严的结局,更是为了给至亲的人一个放下的机会。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放弃的决定,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有时候,当我们以为是尽头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另一个起点。生命这东西,总是充满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命运的转折:这个"安乐死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010年的中秋节前夕,王学文住进了上海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说是医院,其实更像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50名医生,60名护士,99张床位,每一张床位背后都藏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在这里,年龄最小的才3岁,最大的已经103岁。生死轮回每天都在上演,没人知道明天的阳光还能照耀在谁的床头。

王学文被安排在3号床位,本以为只是人生最后三个月的过渡。

住院第一天,他就看明白了:这里的每个人都带着"时间表",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能住多久就是多久。可王学文偏偏打破了这个"规律"。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突如其来的昏迷让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终点。母亲曾筱绿在病房外焦急等待,眼泪早已模糊了双眼。

然而,生命的奇迹就这么发生了——他又醒了过来。

"这是又重生了吗?"睁开眼的第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医生说他的病情暂时稳定了,虽然还是要随时做好心理准备。

但就是这个"暂时",愣是被他延续了下去。

从此,这个被外界称为"安乐死医院"的地方,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原本最多住三个月的病房,硬是被他当成了"长租房"。

有意思的是,这家医院里住的都是无法逆转的病人,可他却在这里收获了新生。也许正是因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得更加通透。

"我早就看透了,根本不怕死亡。在我看来,我已经坐上通往天堂之路的车子上了,而你们只是外面的观望者。"这样的话,成了他的口头禅。

说到底,这哪里是什么"安乐死医院"?分明是一个让生命转折的地方。在这里,王学文不仅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更找到了生命的新意义。

从一个等死的病人,变成了给别人带来希望的人。这样的转变,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吧?生命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生命的最后课堂:我在临终区的日常》

在临终关怀区的6年里,王学文亲眼送别了200多位病友。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数字,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充满离别的地方多了几分温暖。

"你们看,要不要帮我把肿瘤画个圈圈,这样能看得更清楚。"每月例行的身体清洗时,他总能说出这样的话逗得医护人员开怀大笑。

他的幽默,让这个总是弥漫着离别气息的病房,多了几分生气。

最让他难忘的是86岁的老病友舒国。那是个患有胰腺癌晚期的老人,医生说最多活两个月。舒国的外孙女送了王学文一个八音盒,这是他在病房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然而,49天后,舒国还是走了。

当其他人来安慰他时,王学文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都知道,在我这个阶段,每多活一天,都是难熬的一天。

2015年10月6日,是王学文的50岁生日。母亲曾筱绿一大早就来到医院,给儿子戴上生日帽,还特意准备了他最爱吃的菜。

蛋糕分给了病房里的每个人,就连当时已经无法进食的舒国,床头也放了一块。

两个月后,轮到给母亲过80岁生日。躺在病床上的王学文,用仅存的力气唱了一首生日歌。那张母子俩的最后合影,定格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瞬间:母亲脸上勉强的笑容,儿子变形的脸庞,却透着说不出的温情。

渐渐地,他从一个普通的病人,变成了"临终区的精神支柱"。每当新病人住进来,他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你看,我当初医生说最多活3个月,现在都6年了。

他的病床俨然成了临终区的"心灵驿站"。有人害怕死亡,他就说:"我们都是坐上了去天堂的车,何必害怕?"有人放不下亲人,他就说:"放下的不是生命,是对亲人的牵绊。

是啊,谁说临终病房只有等死?在这里,王学文用自己的方式,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或许,这才是生命最后的意义:在离开之前,尽可能地温暖他人。

生死面前,他让我们明白:不是所有的离别都是悲伤的,有时候,它也可以变成一场温暖的相聚。

《生命的答卷:一个临终病人留给世界的礼物》

从预期生命只剩3个月,到在临终关怀区活了整整6年,王学文用自己的经历,给所有人交出了一份特别的生命答卷。

有人说,他创造了奇迹。但其实,真正的奇迹不是他活了多久,而是他如何活着。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

"你知道吗?2023年,我们中国已经有近10万张安宁疗护床位了。"一位护士这样说道。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王学文这样的生命故事,是我们这个社会对生命态度的改变。

说到底,"临终关怀"从来就不是放弃治疗,而是让生命能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就像王学文常说的:"死亡不可怕,失去尊严才可怕。

在临汾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区",王学文的故事一直被传颂着。他教会了我们: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决定,但生命的宽度和温度,却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

每一个选择临终关怀的人,或许都带着不同的故事。有人是为了解脱,有人是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但王学文告诉我们还有第三种可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可以活出价值,活出尊严。

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当我们面对生死抉择时,不妨想想这位在临终病房活出精彩的普通人。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给我们的礼物。而王学文,则是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书写自己的故事。

或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你活了多久,而在于你如何活着;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留下了什么。

王学文走了,但他的故事永远留在了这里,成为了所有人生命旅程中的一盏明灯。

0 阅读:3

中南看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