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和西安人比吃饺子

食戟芝士 2024-03-05 06:46:16

本文转自:风味星球

极物君语:

你喜欢吃饺子吗?

来源:风味星球(ID:fengweixingqiu)

作者:梅姗姗

两周骤降10度的气温,鸡皮疙瘩如雨后春笋般破皮而出。

骑着摩拜路过莲湖公园那条街,连毛孔都叫嚣着“来口热乎的”。正好路过马二,一看人难得的不多。走进去,脱口就是“3两酸汤饺子”。

图 | 从西安出发 ©

马二长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宽敞明亮了不少,还独立出了操作间。以前只有马二一个人做活,现在多了不少帮手,价格则是又涨了5块。前阵子装修前跑来吃了一顿,饺子皮又厚又没煮到位,看着门口排成那样的游客,差点发誓再也不来了。

但天一冷,还是想这一口。毕竟吃了几十年,饺子上桌,光那层红艳的油泼辣子就让人食欲大发。勺子搅和一下,辣油咕溜蘸满饺子皮,肾上腺激素就开始飙数了。

图 | 是西安 ©

第一口永远是汤。酸辣鲜烫的热流从舌苔顺着喉咙头冲下,你能精准的感受身体的每个器官是怎么激活的。如果当年生物课都使用这么个体感法,说不准今天自己都可以成为个饮食生物学家。

两口汤下肚后自然就是饺子了。马二只有一个馅儿,韭黄牛肉,几十年都成了舌头记忆了,口味如何一吃便知。

图 | 西安出发 ©

今儿的韭黄够嫩,够新鲜,牙尖下去,那种低调的甜冲劲儿配着牛肉混着牛油的汤汁,舒坦!皮子也厚薄合适 ,是熟悉的味儿。“这样才对嘛”,一边吃一边默默地想,“这才是西安人的味道”。

呼哧呼哧的喝汤吃饺子,热能从胃聚集到皮肤。额角眉心背头开始微微发汗,嘴却一刻都停不下来。到后来,勺子都不解决问题了,直接端起碗,像开了水龙头一样把汤往胃里灌,最后舔一圈唇边红辣的油,放碗完事。

图 | 搜狐 ©

热乎乎的走出去,大风小雨都不怕。

西安大大小小约有400多家酸汤饺子馆。

在任何街巷,转角就能看见两三家,很少有大门面,小的只有一扇门的宽度,甚至有的招牌都是老板随便找个白泡沫盒写的。热气是他们最好的吆喝,在马路边架起个锅,烧开了煮饺子,看着白色蒸汽在马路边升腾,就知道有饺子吃了。

图 | 新浪博客 ©

不像东北讲究饺子馅要怎么“灌汤”,酸菜要如何,肉要几分肥几分瘦。西安的酸汤饺子,衡量的绝对标准是酸汤。

家里也会做酸汤,但很少做出店里的味儿。饺子店老板每天早上5点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熬醋。陈醋里加上八角茴香丁香红糖,用水调匀浓薄,比例每家各不相同。要说秘密,这就是每家最核心的秘密。

图 | 是西安 ©

当然还有就是做油泼辣子。关中平原盛产辣椒,虽说吃辣的名气比不上隔壁的四川,但做辣子还是有自己一套的。做出来的油泼辣子够不够香,关系到白天冲酸汤时能招来多少食客。

酸汤配饺子的吃法最早来自于本地回民,所以饺子馅基本以牛羊肉为主。

图 | 新浪博客 ©

马二这种只卖一种馅儿的还是少数,一般店家至少4~5个馅儿,大葱牛羊肉,萝卜牛羊肉,芹菜牛羊肉和韭菜牛羊肉,倘若混在一碗酸汤里,就是“杂拌”。

一筷子下去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馅儿 ,但那才是惊喜。饺皮自然是自己和面擀了,而且要略厚,才能在汤里保证韧劲和口感不化散开来。买饺皮?在西安那是要被笑话的。

图 | 是西安 ©

每碗酸汤都是“冲”出来的。每当饺子开锅,一个个扑腾在翻滚的大锅水面里,老板娘就会利索的在碗里放上虾皮,紫菜,香菜末,韭菜末,熟芝麻,牛油,酱油和自己熬的辣子和醋——这一系列混搭的食材,看似全无章法,却在最后一大勺饺子汤冲完后,浑然一体,香气顿时在眼前四散。

无论你是路人还是熟客,即便完全不饿,也会被这一气呵成的气场镇住。只待香气钻入鼻尖,便再也走不动路了。

图 | 一米便当 ©

碳水加热汤似乎有一种温暖又充实魔法,尤其在降温的日子。

饺皮表面的支链淀粉在热水的沐浴下舒展,入口时产生一层绵软微甜的糊状温柔。内在却仍是扎实韧劲。

咀嚼之间,唾液在口中生成,止不住的向大脑释放“好吃”“再来”的信号。随后唾液淀粉酶将碳水分解,一口热汤冲入,滑入五脏六腑中。口腔被重新滋润不说,唇舌间刹那的咸鲜也让满足感增添几分。

图 | 搜狐 ©

不论是清水煮,还是酸汤,饺子,总像一艘小船,托起温暖与希望。

你喜欢吃什么饺子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