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就是痰湿泡烂了肺,一个方子溶解70%肥大!

闫慧敏儿科知识 2025-04-23 09:53:57

一提到孩子腺样体肥大,很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手术切除。但是也有不少家长深有体会,孩子挨了一刀,还是复发了,后悔的不行。

这种方法在中医看来是治标不治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体的环境过于潮湿(痰湿),就会有细菌滋生,痰湿长期积聚在腺样体周围,就如同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一样,使得腺样体反复受到刺激,久而久之便出现肥大的情况。

我们要做的是改变整个环境,而不是简单切掉腺样体,因为它就像潮湿环境的蘑菇一样,切了还会长。

所以在中医看来,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体内痰湿重,就像是肺长期泡在里面一样,导致呼吸不顺畅,张嘴呼吸打呼噜。

那孩子们的痰湿从哪里来?

吃出来的痰湿:长期吃寒凉、甜腻、油炸食物,脾胃运化不了,堆积成湿,湿聚成痰。

感冒后遗症:反复感冒、鼻炎,邪气未清,痰湿滞留鼻咽,腺样体被迫“加班”肿大。

体质问题:脾虚的孩子更容易生湿,湿浊上泛,腺样体就成了“痰湿回收站”。

痰湿不除,腺样体就会像泡发的海绵,越肿越大。

曾经接诊过一位6岁的小男孩,因为自幼体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在5岁的时候就查出腺样体肥大,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最近检查腺样体肥大还是有3/4,被告知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在考虑的时候,偶然间看到我的科普,向我求助。

刻诊:运动后或者夜间容易咳嗽,张口呼吸鼻塞明显,偶打呼噜,睡眠不安、大便干燥;查体面色欠华,下眼袋也是发青,舌质红、苔黄腻,双侧下鼻甲肿大,扁桃体也是二度肿大。

这个孩子反复鼻塞流涕、张口呼吸长达一年。经辨证,孩子卫外不固,外邪从鼻窍、皮毛侵犯肺脏,又因子病及母,导致肺脾气虚。这使得津液输布失常,水湿聚而成热,热邪酿湿成痰,久病成瘀,最终形成腺样体肥大。

问诊发现,孩子爱吃甜食、偏食,生活习惯不良,导致脾胃运化不足,进而影响到肺,属于肺脾气虚、痰瘀阻滞型腺样体肥大。

考虑:黄芪、党参、茯苓、苍耳、辛夷、陈皮、连翘、炒牵牛子、紫花地丁、赤芍、射干、桃仁、浙贝母、夏枯草、甘草。

提示:中医一人一方,须辨证配伍。

这个孩子素体亏虚为本,因此方中重用党参、黄芪补益肺脾之气,顾护元气,以达固本扶正的目的;即我们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经过干预,孩子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基本消失。随即调整药方继续巩固,停用西药,规避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家长也说幸好没急着手术,若不改善饮食习惯和体质,即便手术,病症仍可能复发。

那么除了中医中药治疗,我们家长更重要的是保证孩子自身体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病邪的入侵,才能够打败它。



1 阅读:131

闫慧敏儿科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