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一位彝族打工妈妈的侧影照片,会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2010年春运南昌火车站,21岁的巴木玉布木怀抱病重女儿,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大包小包踏上归乡路。
这一幕被记者周科定格,感动了无数网友。
然而11年后再相逢,这个"网红"妈妈却说:"原来我这么火啊?"
不过当年那个病重的小女儿,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命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太多转折,但这个坚强的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写下了一个脱贫致富的暖心故事。
春日正暖记者周科的车在四川凉山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一路打听了好多人,终于有村民指出了巴木玉布木的家。
轻叩木门的那一刻,周科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开门的是一位神态恬静的中年妇女,虽然岁月给她添了几分沧桑,但那双倔强的眼睛还是那么明亮。

"您是...巴木玉布木吗?"周科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我啊你是?"她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人。
当周科说出自己的身份时,巴木玉布木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原来我真的这么有名啊?"
这一刻周科忍不住红了眼眶,11年的寻找终于在这个普通的春日圆满。
巴木玉布木正准备去学校接最小的孩子,周科便跟着她一起走。

乡间小路上她絮絮叨叨地说起这些年的故事。
举手投足间哪还有当年那个柔弱的打工妹?如今的她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不过那双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坚韧的光芒,仿佛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周科看着她的背影,恍然间又回到了11年前的南昌火车站。
那个抱着病重女儿、负重前行的身影,竟与眼前这个接孩子放学的背影重叠在了一起。

只是时过境迁曾经那个让人心疼的打工妈妈,如今已是乡里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沿途遇到的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她"巴嫂",聊起她家种的烟叶有多好。
这哪是什么"网红"啊,分明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用汗水浇灌幸福的普通妈妈。
此刻的她正用轻快的脚步,向前方的小学走去,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映出一道温暖的剪影。
顺着巴木玉布木的讲述,我们回到了201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那时的她刚和丈夫一起来到南昌打工,大女儿留在老家,小女儿带在身边。
年轻的夫妻俩在砖厂干活,虽然辛苦但心里满是希望。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才半年时间小女儿就开始反复发烧咳嗽。
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去小诊所打打针就行。
可是孩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吃不下饭整个人瘦得厉害。

小诊所的医生建议去大医院,但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对年轻的夫妻犯了难。
最后巴木玉布木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带着女儿回老家治疗。
临行前她把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塞进了行李袋里。
一床厚棉被、一个软枕头,还有女儿的衣服、尿不湿,甚至还特意买了几件新衣服准备过年穿。
这么一收拾包袱比她人还高,但她硬是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那天在南昌火车站,她抱着病恹恹的女儿,独自一人艰难地移动着。
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
火车站里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人,可大家看到她这副模样,都不由自主地给她让出一条路。
有热心大姐主动帮她提行李,还有人拿出玩具逗弄她怀里的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场景,被记者周科的镜头定格成了春运里最温暖的一幕。

那个瘦小的身影,那个高大的行李包,那个病重的孩子,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酸又感动的画面。
这张照片被发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无数网友被这个年轻妈妈的坚强所打动。
有人说她是当代女中豪杰,有人心疼她太不容易,更多的人想要伸出援手帮助她。
只是那时的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周科没能留下她的任何联系方式。
就这样这位春运母亲和她的故事,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牵挂。

谁也没想到当年那个让所有人牵挂的春运母亲,回到老家后迎来了人生最大的打击。
小女儿的病情实在太重,即使回到家乡治疗,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小天使。
这个打击差点压垮了年轻的巴木玉布木,整整几个月她都沉浸在悲痛中。
生活总得继续2011年,她又怀上了一个宝宝,全家人都充满期待。
可老天爷似乎在跟这个家庭开玩笑,这个孩子也没能逃过夭折的命运。

连续失去两个孩子,巴木玉布木和丈夫的心都碎了。
但他们还有大女儿要养,不能被悲伤击倒。
夫妻俩决定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乡重新开始。
后来他们又生了几个孩子,一晃眼的功夫巴木玉布木就成了五个娃的妈。
带孩子的日子可不轻松,尤其是几个孩子的年龄差不多。

每天早上她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给大的收拾书包、给小的换衣服、还要给最小的冲奶粉。
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好,她省吃俭用从不给自己买新衣服。
把最好的食材留给孩子们,自己却常常随便对付一口。

村里人都说她是个好妈妈,把孩子们照顾得白白胖胖的。
大女儿更是像个小大人,总是帮着照看弟弟妹妹。
看着女儿的样子,巴木玉布木常常觉得特别欣慰。
这些年的苦这些年的累,在孩子们的笑容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或许正是因为经历过生离死别,她才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每天晚上当五个孩子齐刷刷地喊"妈妈晚安"的时候,她的眼里都会闪着幸福的光。
日子总算熬出了头,巴木玉布木一家迎来了转机。
当地政府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推出了烟草种植项目。
虽然从没种过烟叶,但巴木玉布木和丈夫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技术人员定期来指导,夫妻俩更是起早贪黑地忙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种的烟叶品质特别好,一年下来能赚十万块呢。
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政府的帮扶下,他们盖起了新房子,再也不用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了。
新房子宽敞明亮,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
家里添置了电视机、冰箱,院子里还种上了漂亮的花草。

记者周科看到这一切,眼睛都湿润了。
谁能想到那个在南昌火车站苦苦挣扎的打工妈妈,如今过上了小康生活。
院子里几个孩子在追逐打闹,欢声笑语飘得老远。
巴木玉布木站在门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日落西山她熟练地卷起袖子准备做晚饭。

锅里飘出的香味勾起了周科的回忆:这哪是什么网红,这分明就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中国妈妈。
而她的故事不正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奋斗圆梦的缩影吗?
从打工妈妈到种植能手,从贫困户到小康之家。
这个彝族母亲用她的坚韧和勤劳,不仅养大了五个孩子,还在脱贫路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看着远处连绵的烟田,金色的阳光洒在绿油油的烟叶上,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故事。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