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华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这玄妙的汉字之中了。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她的书法字体各具特长,将汉字连缀成句后,顿挫精妙绝伦。
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有汉字承载,也只有汉字能够有如此的韵味。除了诗词歌赋外,对联作为汉字的另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中华特有的文化形式。
对联又名“桃符”与“楹联”,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这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不仅流行于庙堂之上,还广泛流传于民间,关于对联的趣事是数不胜数。
对联里一笔之差,好事变坏事,喜事变丧事话说,古时候,一对父子双双考中了进士,故事便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都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这户人家四大喜事就独占了两个。
府中的少爷科举成功、金榜题名,老爷也曾是进士出身,当了不小的官,真的是虎父无犬子,一门双进士啊。除此之外,府中的少爷在金榜题名后,还与门当户对的千金喜结连理。
该府大摆筵席,庆贺这双喜临门,为了表达喜悦,他们还在大门上贴着“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妇人,婆媳皆夫人”这副对联。
此对联不仅在字字对偶,在读音上也做到了对仗的要求,是难得一见的好对联,体现了屋主作为进士的文化底蕴。更甚至,对联里的内容,则是把府上主人骄傲喜悦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是筵席摆得太大,场面上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在招待一些前来道贺的文人时,多少有些疏忽。结果,还把其中一个文人给惹毛了。
事后,文人趁四下无人,挥笔给门前的这副对联的字稍加改动,把原来喜庆中带着炫耀的对联,给活生生地改成了不吉利的咒骂之语。那么,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
只见,原来的上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里的所有“士”字,都变成了“土”字,这么一来就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这不是赤裸裸地诅咒府中老少去死么!
这还没完,既然上联父子入土,那么下联就被这个人改成了“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诅咒这对婆媳丧夫守寡,好缺德的对联,却又好工整的对联。
府中的人看到后是既生气又觉得好笑,回想起自己当初的那副炫耀的对联,他们立马觉得有所不妥。从今以后,这家人收起嚣张跋扈的做派,与四邻友好相处,在官场低调做人。
棺材铺里出绝对说完了上述的故事,不难发现对联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而第二个发生在棺材铺的故事更有意思。话说,棺材铺看上去十分的“晦气”,甚至还有些阴森,它营业的性质比较尴尬,所以门前的对联是非常难写的。
比如,若是写“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估计会被人误以为诅咒别人死;写得“太低调、太悲怆”,又显得太埋汰。在这样尴尬的局面下,有一位棺材铺的主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对联。
这个对联便是“人无千岁寿,我处有长生”,这短短的十个字,不仅把棺材铺的业务之所在全都写了出来,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让人拍手称好。
所谓“人无千岁寿”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山呼万岁的皇帝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在生老病死面前都是人人平等的,死亡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
棺材铺里卖的棺材,不正是所有死人的最后归宿么?所以下联“我处有长生”就是这个意思,死亡是永恒的,而伴随着一个人永恒的死亡,不正是他躺着的那口棺材么。
下联除了有这层意思,还有“一语双关”的妙处,民间为了避讳“棺材”,都会把棺材称作为“寿材”或者“长生寿”。因此,整副对联还有这个意思:人是没有活到千岁的,是人都会死。
人死以后怎么办?来棺材铺里买“长生寿”让他入土为安,长眠于地下吧!这副对联不仅将棺材铺的主营业务给体现出来了,还把棺材铺主人对于“生与死”的终极思考给体现出来。
他的对联里没有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悲哀,反而有一种看淡生死的一种豁达。这个棺材铺的对联真的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啊。棺材铺门前对联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土葬盛行的时候,那时候人死了会被装在棺材里,入土为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丧葬习俗也在发生着改变,现在国家倡导火葬。人们死后会被送到火葬场火化,最后成为一堆骨灰被放进小小的骨灰盒中,埋进黄土。
火葬场也成为了现代人,人生的终点,曾经在一个火葬场门口也出现过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都得来”,下联让人拍案叫绝。那么,下联是什么呢?
火葬场门口的绝对“火葬场”这么个生离死别的地方,出现了一副绝妙的对联,乍一听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像棺材铺一样,写生意兴隆会被人骂,写得悲伤又容易触景生情。
不过,这个火葬场的对联也写得很不错,去该火葬场送别者的人走进这个火葬场,都会被这个对联吸引,接连说妙。有心人还把这副对联发布在了网上,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不少网民看到这副对联都连声称绝。
这个出现在火葬场的绝妙对联的内容上联是“早来晚来早晚得来”;诚然,和棺材铺里的对联一样,这个对联也向世人传递了死亡时不可避免的事情。
无论是谁,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身世地位和生活经历,最后到逃不脱死亡的结局。它的下联则有一些画龙点睛,下联是“先到后到先后全到”,火葬场这个人生真正的目的地是所有人都要来的,只是早晚先后的问题。
一个肃穆甚至带有一些生离死别悲哀的火葬场,有一种接近诙谐的对联来告诉世人,死亡是所有人的归宿。同时,这副对联也在安慰前来吊唁的人,逝者只是先一步进入人生的终点,活着的人应该节哀。
因为,死亡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阻挡的,当你理解生死的规律,内心中逝去亲友的伤痛会稍微减轻一些。就这样,原本悲伤的人们,在看到这个对联后也就释怀了。
总而言之, 对联不仅可以展现个人才华,而且还富含了人生哲理。对于这种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华,我们要好好传承并发扬光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