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圈的李明德无差别扫射,连上13个热搜,网友:彻底封杀!

秦羽墨啊 2025-01-22 16:20:16

1月19日,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年中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于已经宣布退圈的李明德来说,这一天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写下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篇章。

在这个并不平静的日子,李明德惊人地在微博上抢占了十三个热搜,仿佛他用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回来了。

这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行为,却也激起了网络上巨大的反响和无数网友的不满,因为他的举动,早已超出了许多人能忍受的界限。

事情开始于那天早上的九点,有网友在微博上突然注意到了李明德的动态。

他发布了一条微博,公开了一些给他打骚扰电话或者发送骚扰短信的号码。

这条微博就像流星一般短暂,在发出的同时就被他自己删除了。

这样的开场让围观者猜测纷纷,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码。

网络上顿时流言四起,许多人对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充满了好奇,有人甚至戏称这场闹剧是“2020年代的新一轮情景剧”。

大约在中午11点半,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李明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并特意艾特了一些相关人物,如侯明昊和一些知名经纪公司,试图挑起更大的风波。

他姑且给这些人三小时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以言辞间略带威胁的语调暗示自己参与了一场未被透露的赌局。

如果到了一点半,他仍然没再次出现,那便说明他赌对了什么。

这个神秘赌局的内容是什么,却没有任何交代。

这一出云里雾里的戏码引起了围观者更多的猜测和困惑,他们试图拨开云雾,却始终看不清这场公演的真实面目。

与此同时,李明德在这一切戏码的渲染下,继续以嚣张且模糊不清的语气在评论区发表挑衅性言论。

他宣称如果有人敢让他感到不满意,他便会让那个人“无法好好过年”。

这种显得有些跋扈无理的言论无疑让他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令网友们蓬发一种呼吁封杀他的声音,声势浩荡,瞬间遍布全网。

正午12点,李明德再度引爆社交平台,接连发布三条充斥着阴阳怪气的微博。

并未展现出任何收敛锋芒的意图,他反倒大胆地指责某些平台限制了他的言论权利,声称要将这两个“巨头”平台“一锅端掉”。

这种几乎妄想般的自信,不禁让人质疑李明德究竟凭借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挑战现有的互联网巨头?

随着不满和指责铺天盖地而来,李明德悄然撤下了这些激进的言论,他显然并没有打算就此结束这场由他亲自导演的戏码。

当大多数人以为这出闹剧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时,李明德却再度掀起波澜,这次他更是直接点名批评了知名导演公钰涵,涉及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晦话题。

这不免让人遐想,在其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圈内不为人知的斗争,而这些斗争是否反映了娱乐圈经常上演的小九九。

在微博评论区,这一举动再次引发一场谈论和猜测的狂潮,唤起了网友们对娱乐圈复杂斗争的记忆和联想。

李明德以一系列脱轨行为和评论区他人的留言相得益彰,网友们最终掀起了对他过往言行的探讨,从讨论中显露出一种质疑:他是否有意设计出这样一段戏剧化的行为来博取眼球,而这些猜测无疑在网络上掀起一场纷争。

而这场戏码远未结束,李明德甚至加码,声称要“diss”娱乐圈内的其他明星如王鹤棣,并讽刺其他艺人是“资本的产物”。

这种措辞激烈且带有攻击性的言论不仅进一步蚕食了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导致许多网友在评论中盛怒难忍,直呼“这个人是不是有病,赶紧封杀他吧”。

这场以他为中心的网络风波没有丝毫平息的意思,只是不断地扩大其影响。

不仅如此,李明德甚至不满足于在圈内发泄心中不满,还把怒火烧到了银行,声称自己的账户被冻结,截图显示银行账户居然还有欠款3690.36元,并傲然宣称银行在“威胁”他。

再度以类似语气宣称要让银行“倒闭”,这种说法怎不让网友忍俊不禁。

有人调侃道:“特朗普都不敢说他能让中信倒闭”,还有路人甚至直言:“我只是在旁边看热闹,能不能赶紧把他号封了”。

这之后李明德还不愿示弱,他大胆地质问开封市人民政府指控自己演唱会上的大屏幕出现歌词对不上的问题,以及购票的游客进不了场。

这还算不上最可笑的指控,面对如此疑点重重的“质问”,明眼人一看便知毫无根据,但李明德却继续借用这看似勇敢的方式试图挑起一场舆论浪潮。

在一系列激烈的言辞和快速删帖之后,李明德愈加不满甚至转向了新浪平台,声称“再见,乌烟瘴气的新浪”。

言辞之间,他再度上传开封演唱会的视频。

这一系列行为发展下来,原本支持他的粉丝也许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开始茫然不知所措,更多旁观者对他态度急转直下感到愤怒。

网友们开始集体质疑,他是否在恶意挑衅,或者是在玩弄大众的智商和情感。

对于李明德而言,这1月19日无疑不是普通的一天。

他的行动在央视继宣布将整顿网络平台之际的这一敏感期间,不遗余力地触犯各种潜规则,犹如进入舆论的风口浪尖并添上了一把火。

这些过后留存在微博上的逐一消失的动态,无论他多么快速地删掉,终究隐藏不了众人的眼睛。

最终,他还以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售卖,接机时声称微博不是他自己发的作结,网友对此不屑一顾:“这种说辞谁会相信?

在这动荡多变的一天,李明德的这些如梦幻泡影般上涨的热度究竟会如何收场,尚不可知。

他在公众形象上的自救是否会成功,或者这一出连续的大戏背后藏着的是一场怎样的博弈,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留待我们的思考与关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