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or好养的孩子,你分清楚了吗?

粤北珍珍子 2023-06-27 02:18:14

我们都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小婴儿的日子记忆犹新。尿布湿了会哭,肚子饿了会哭,感觉热或者了冷的时候会哭,睡觉的时候也会哭……刚开始有娃的日子可以说真是暗无天日啊。

但现在回想起来,小婴儿那时应该很无助吧。毕竟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什么都干不了也不懂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没法自己换尿布,没法给自己喂奶;没法自己脱衣服,没法自己睡着……

所有的愿望都必须依靠大人才能实现,唯一能做的就是哭。当时,孩子在通过哭来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愿望。

只哭三天就放弃的孩子其实更让人担心

作者佐佐木医生在过去 30 年里参加了成百上千次学习会,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妈妈们一起交流,统计结果发现:

小婴儿的上述愿望越是能够得到满足,就越容易相信别人,并由此愿意相信更多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居住的环境以及整个世界。

因为我们的做法向他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抱着希望去努力,就可以实现。

我们都担心孩子一直哭闹不休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佐佐木医生却认为,只哭三天就放弃的孩子更让人担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更早学会忍耐。

欧洲三十年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哭闹不休的孩子更容易坚持努力,他们更具有忍耐力强的天性。所以,不要认为用哭来吸引注意的孩子不好啦。

总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感到自己是真正受宠爱、被珍视的。

只有孩子相信妈妈,才能相信别人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会不会把他宠坏呢?

其实恰恰不会!我们在婴儿期尽可能回应孩子的要求,是养成孩子信赖别人、信任自己能力的前提。而信赖别人和信赖自己其实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不相信别人却充满自信的人。

我们都记得,过了认人的阶段之后,孩子越相信妈妈,就越会伸着手朝周围的人走去。孩子会以对妈妈爸爸或其他养育者的信任感作为基本标准,来看待周围的人和生长的环境。

所以,如果听到孩子的哭声或要求,我们就觉得焦躁不安,或是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就会让他对人产生很大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不哭闹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

出去玩的时候,常听到周围的长辈对孩子说:“你得听话啊,老哭不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佐佐木医生抛出了一个让人深感安慰的观点:很多人觉得,带起来不费事的孩子、不哭闹的孩子是好孩子,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这只意味着当时他是一个好养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

如果孩子不管怎么哭,我们都不会注意到,还会厌烦,他就渐渐不再通过哭泣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但孩子并没有变得善于忍耐,只是意识到无论怎样哭闹都没用,对父母不再信任、对自己感到无力,所以才变得很乖、很老实。

那些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要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些孩子往往能够得到周围人更多的关爱,从长远来看,也是更容易养的孩子。认为好孩子就是小时候让父母觉得不费事的孩子,真是大错特错了。

0 阅读:24

粤北珍珍子

简介:生活每一步,走的都算数!认真生活!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