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无四大家族。日前,香港地产大王李兆基辞世,享年97岁。香港四大家族创始人只剩下97岁的李嘉诚,如今也因变卖港口事件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事实上,江湖上已经很久没有四大家族的说法了。上世纪80和90年代,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德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并成为香港地产四大天王,四家由此获得四大家族。

鼎盛时期,四大家族连续多年霸榜亚洲富豪榜,产业版图横跨地产、电讯、港口、百货乃至水电燃气等众多领域,成为香港房地产黄金时代的最深印记。四大家族之所以富可敌国,既得益于香港经济和房地产的空前繁荣,让他们共同获得第一桶金,又抓住了内地改革开放的力历史机遇,将商业版图拓展到全国乃至全球多个地区,同样也受益于相对自由且宽松的商业环境,能在多个行业形成垄断之势。2013年,那篇传遍网络的小学生作文,李家的城,说的就是这一现象。如今事态变迁香港,再无房地产大佬,更无四大家族。房地产的大变局应该是直接导火索,无论是在内地还是香港,房地产都从以前黄金时代转向如今的黑铁时代。北上广深的房价已经回到2018年左右的水平。

香港的房价则回到2015年前后靠卖房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发源于香港的公摊面预售制也正遭遇口诛笔伐。固然香港的地产大佬更长于稳健经营,不像内地的同行们一夜之间从天上掉到地面。但靠房地产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整个市场的玩法也在发生变化。在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时代,人们更崇尚白手起家,科技起家的创业者,对于能开拓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打破卡脖子限制的企业家不吝赞赏。而大玩政商关系,利用危机抄底暴富的模式早已不符合现在的时机。

自然,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还在于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巨变。全球化正在沦为过去时地缘冲突、大国博弈、经贸对垒层出不穷,商业无国界的说法失去了现实存在的根基。任何一家企业想要长远生存发展,难以避开自身所处的环境。这让人再次想起那句经典的话,一个人的奋斗,既要靠自己的努力,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大佬的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