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我国北方边陲的黑龙江省水多鱼多,人们吃鱼做鱼的方法有很多种,炖鱼是一种十分家常的做鱼方法。
要论炖鱼,最闻名的叫做“得莫利炖鱼”,不仅仅在黑龙江省,即使是在全东北也是小有名气。“得莫利”原本是哈尔滨郊区方正县的一个小村庄,“得莫利炖活鱼”是村子里的特色佳肴。由于这个村庄北靠松花江,在鱼多的时候这里的村民们靠打鱼维持生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村里的一对老夫妻为了生计,在村头公路边上开了间小饭店,以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往路人。他们把松花江盛产的活鲤鱼和豆腐、宽粉条炖在一起,稍后再放入一些大白菜,在出锅时撒上一把香菜末,味道极其鲜美。后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路人逐渐增多,尤其是被过往的大货车司机所钟爱,一时间声名鹤起,这种做法不胫而走,传遍四方,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名菜。至今在高速公路得莫利服务区的餐厅里,得莫利炖活鱼是来者必点的一道硬菜。
其实,黑龙江人捕鱼吃鱼是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翻开黑龙江地形图,我们不难发现,黑龙江省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山脉分割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两大平原,三江平原即是人们所说的北大荒腹地,当年人们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北大荒地区物产极其丰富。这里发育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江河湖泊众多。据黑龙江水文资料记载,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81条,总长度达9.21万公里;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1条,总长度1.03万公里。此外还有253个水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松嫩湿地和三江湿地更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物产富饶,是人们生活的美丽家园。生活在三江平原的赫哲族是东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自古就以渔猎为生,拥有非常丰富的渔猎经验,他们制作的鱼皮衣和饰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深受人们喜爱。
正是因为大江纵横,河流密布,并与三江湿地和松嫩湿地一起构成了密密麻麻的湿地水网,水里鱼类资源及其丰富,水产众多,为人们吃鱼奠定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们常说的“三花、五罗、十八子”,讲的是黑龙江最有名的鱼了,另外还有72中杂鱼,表明鱼类繁多,数也数不清。
因为鱼多,当然烹饪美味的方法也就多了。新鲜美味的“香煎大白鱼”,“煌鱼炖土豆”,“家炖牛尾巴鱼”,“红烧江鲈鱼”,“干烧马哈鱼”等等不一而足。还有十几斤以上的胖头鱼、野生大鳇鱼、松花江鲤鱼、鲫鱼等数不胜数的美味。总之,这里的人们会根据江水一年四季不同时间的特点,用不同的烹饪技法,制作出风格味道各异、独具特色
没什么感觉 怎么吃都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