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那天晚上看到涂经纬的直播间视到网红,我的转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思绪却飘到了她当年在央视的模样,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我一直觉得涂经纬是个挺有意思的女孩,她好像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做出最出人意料的选择,比如说当年去澳门做主持人的时候才19岁,那会儿谁也没想到她能闯出一片天地,但她就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不错,这让我想起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说自己从来都不觉得主持人这个职业有多光鲜亮丽,因为台上的光环永远都不属于自己,它只是工作给的。
那段时间她在央视的表现确实很亮眼,我记得她主持华表奖的时候,台下坐着那么多大腕儿,她却一点都不怯场,反而越发从容,那时候的她好像浑身都闪着光,让人移不开眼睛,但现在想想,那种光芒或许真的不属于她自己,因为后来当她离开央视的时候,那些光环就像潮水一样退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站在原地。
其实在央视的时候,涂经纬就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了,她总是在采访的间隙看一些传媒理论的书,好像在为自己未来的转型做准备,但那时候的她可能也没想到,转型会来得这么突然,这么猝不及防,就像一场暴风雨,把她之前精心搭建的一切都冲散了。
说起涂经纬和撒贝宁的故事,很多人都觉得可惜,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真的很般配,一个是央视的新生代主持人,一个是已经成名的金牌主播,但感情这种事情真的很难说,有时候即使再般配的两个人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走向分离。
我记得看过一个访谈,涂经纬说她和撒贝宁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两个人下班后一起去吃路边摊,那时候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名人,就像普通情侣一样,吃着烤串聊着天,但后来随着两个人的关系被媒体曝光,这种简单的快乐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分手后的涂经纬好像一下子就变了一个人,她开始躲着镜头,不再参加各种活动,甚至连微博都很少更新,那段时间她真的很低调,低调到很多人都以为她退出娱乐圈了,但其实她只是在为自己的转型做准备,她说过,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的,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涂经纬去美国深造的决定其实挺勇敢的,那时候她已经在央视站稳脚跟了,但她却选择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位置,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但她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坚决。
在美国的日子并不轻松,她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有时候甚至要去餐厅当服务员,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她说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如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回国后的涂经纬发现传统媒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那种坐在演播室里念稿子的主持方式已经不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现在的涂经纬已经完全适应了网红主播的身份,她在直播间里卖东西的时候特别自然,完全看不出曾经是央视主持人的影子,但这可能就是她的厉害之处,她总能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
有人说她是在自降身价,从央视主持人变成带货主播,但我觉得这种说法特别片面,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谁的选择是高人一等的,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涂经纬现在的生活好像变得简单了许多,不用再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用再担心被媒体跟拍,她说这种感觉特别好,就像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自己,虽然没有了那些光环,但却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涂经纬的故事其实特别有代表性,她的经历折射出了整个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困境,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有人选择坚守,有人选择转型,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
涂经纬说过,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每一步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即使有些选择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至少是她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态度其实特别难得,在这个时代,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的人并不多。
其实仔细想想,涂经纬的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质疑,但她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过程虽然曲折,但却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现在的涂经纬好像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她不再执着于过去的光环,也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她说现在的自己特别自在,因为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再为别人而活。
这种转变其实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一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来说,但涂经纬做到了,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可能性,关键是你要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
每次看到涂经纬的直播,我都会想起她在央视的样子,虽然角色完全不同了,但那种从容和自信却一直都在,或许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