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百韬摆下绝命机枪阵,粟裕用一种农具破阵,咋做到的

历史滴温度 2024-09-26 18:07:15

1948年的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彻底动摇蒋介石统治的根基。

胜利来之不易,晚年的粟裕将军回忆起时,对于其中的碾庄战斗时,仍然记忆深刻。

那一场战斗中,粟裕的对手是蒋介石麾下猛将黄百韬。

黄百韬虽被队友坑了两次,但仍摆下恐怖的机枪阵法,让我军伤亡惨重。

幸好粟裕用兵如神,仅凭一种农具,便大破机枪阵法,但也是凶险万分。

那这场战斗咋回事,黄百韬怎么被坑的,粟裕用的哪种农具,如何破的机枪大阵?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中央军委迅速制定战役的初步战略计划。

动用华东野战军十个纵队力量,直接对抗黄百韬兵团。

随后派遣山东兵团三个纵队力量,向周边的贾汪和曹八集等方向发起辅助偷袭。

这样的计划目的,主要是切断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阻止敌军对他的增援。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华野计划假装进攻徐州,迫使蒋介石在徐蚌铁路一线集结军队。

这样一来,黄百韬兵团将无援兵,不得不掩护部队向徐州方向撤退,顺着我军计划行动。

可是谁都没有料到,华野还没开始行动,黄百韬兵团却意外地被自己人所陷害。

仗还没开始打呢,先被自己人坑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黄百韬有个第44军,其实是一群无名杂牌军,起初这支部队并不属于他,而是属于刘峙的部下。

在刘峙的指挥下,尽管这支部队拥有正式的作战番号,但他们实际上做的事都很不光彩。

这支部队的成员混杂,还有不少富家子弟,主要是来这结党营私,为了倒卖私盐赚大钱。

他们从军是为了搞钱,又哪有纪律来战斗呢。

当接到向西撤退至徐州的命令时,刘峙知道自己带不动,要求将第44军交给了黄百韬。

黄百韬接过指挥权,但接到的却是烫手山芋。

第44军平日里纪律松散,即便是在撤退途中,他们仍旧拖沓懒散,高官显贵还不自知,经常提出各种奇葩需求。

在争分夺秒的战场,他们的行军速度跟蜗牛似的。

黄百韬兵团为了等待第44军,不得不在原地停留整整两天。

当第44军终于来到了运河附近,结果过河时磨磨蹭蹭,路上又耽搁了两天。

对黄百韬兵团来讲,整整延误四天军情,那简直是大错,战场形势早生变化。

他们哪有啥兵贵神速,四天时间足够解放军追上来。

解放军终于追上黄百韬的断后部队,直接杀向了慢吞吞的第44军,转瞬间杀得他们落花流水。

这个爆炸性消息传来,既让黄百韬有些懵了,更让第44军的士兵们终于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

解放军已经杀到眼前,再不逃岂不是很快当俘虏?

黄百韬兵团争先恐后渡河,结果桥梁因超重而坍塌,导致踩踏、溺水和窒息死亡人数不胜数。

就当黄百韬兵团主力在混乱中渡河时,解放军已经从侧翼杀出来,杀向了黄百韬的第63军。

一场血战在运河岸边展开,鲜血染红了汹涌河水。

第63军军长陈章当场被击毙,留下了一万三千多具尸体,才掩护了黄百韬兵团渡河撤退。

被无能的第44军连累,黄百韬气得暴跳如雷,只能带着部队继续向徐州撤退。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刚跳出一个坑,又被另一个人坑了。

按照行军计划,黄百韬将会跟李弥会合,两支部队联手,向着徐州进发。

当黄百韬和先头部队,渡河后艰难来到碾庄时,想到距离李弥仅剩二十公里,不禁松了一口气。

只要两军会合后,说不准还没杀一个回马枪。

黄百韬正美滋滋想着,不料接到李弥的电话。

李弥声称,上级老总催促他立即撤退,他实在无法等待黄百韬,只好自己先撤退了。

这哪是上级命令难违,明明是李弥害怕先逃!

黄百韬非常愤怒,感到极度疲惫,可是又来了一个坏消息。

第100军44师师长刘声鹤报告,在渡河中损失了两个团,无法承担防御任务。

既然他们防御不了的,所以申请先前往徐州,进行休整和补充,以求卷土重来。

这撤退名义可真好,把逃跑说的光明正大。

黄百韬非常郁闷,没有多加干涉,也没有阻止刘声鹤的请求。

他只能自己想办法,继续组织好部队,艰难向徐州方向靠拢。

他们刚准备动身出发,一个消息又传来了。

第44师提前去徐州,结果很快遭遇了华野,经过一番激战,第44师几乎全军覆没。

本来不想防御才先溜,结果转头被华野消灭,这无疑给黄百韬带来又一次沉重打击。

黄百韬连续被队友坑了两次,失去逃跑先机,也失去了队友,更在第44师的覆灭里,看到了一个明确的信息。

返回徐州的道路,已经被华野彻底切断,已经回不去了!

黄百韬心情愈发沉重,思前想后终于作出一个艰难决定。

他要留在碾庄,与华野决一死战!

黄百韬哪来的勇气,这时候竟然还敢跟华野硬碰硬呢?

因为他毕竟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尽管在撤退过程中,不断遭到华野追击并遭受损失。

但他作为国军中杰出的将领之一,手下兵团数量仍然庞大,能够有足够兵力抵挡华野。

更重要的是,黄百韬有一个强大的地利优势。

尽管李弥抛弃了黄百韬,但是他之前驻守附近,已经构筑大量防御工事。

黄百韬考察过这些工事后,决定再搞一个更大防御体系,以此抵抗华野。

他以碾庄为核心,将各村庄串联起来,转变为环形的野战防御阵地。

在这个阵地内部,修建大量纵横交错的子母堡、交通壕和堑壕,形成了类似蜘蛛网般的防御结构。

而且在每个村庄,都构筑环形防御工事和火力网,布满重型机枪等武器,并在村庄之间设置通讯联络设备。

如此一来,以碾庄为核心的阵地形成,构建了一个相互连接的圆形防御网。

这就是黄百韬的机枪阵法!

这个战术布局有着龟壳般的强大防御,外围机枪则像刺猬的刺般让人扎手。

防御强大,攻击猛烈,这机枪阵法怎么破?

黄百韬凭借此阵,对进攻的华野构成了相当的威慑力。

更糟糕的是,这种战略布局,使得华野擅长的穿插突破战术难以施展。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都会被敌人四面八方的火力网所吞没。

华野可不是吃素的,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前仆后继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

奈何这阵法太强,每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反而导致进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破不了这机枪阵法,那就擒不住黄百韬,这可怎么打下去?

难道用人命去填,耗尽敌人所有弹药,那得需要多少人命?

绝不能这样下去,必须尽快找到破阵之法!

在了解了阵法情况后,粟裕亲自前往前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除了两支部队有进展外,其他部队均被击退。

粟裕见识了机枪阵法的威力,哪怕他身经百战,却未曾见过如此坚韧和凶猛的战术,一时间也觉得非常棘手。

碾庄是战略要地,无法绕过而不攻,看来只能直面此阵。

如此看来,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用人命堆砌强行进攻,要么找到破阵之法。

显然,强行进攻只会无谓增加伤亡,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所以此后几天,粟裕暂缓了攻击,连续几天都在观察,努力思考破阵的对策。

粟裕终于看清阵法,不仅实现机枪火力的全面覆盖,而且火力点紧贴地面且非常隐秘,再加上坚固的防御工事。

四面八方突不进去,反而要面对凶猛火力,这阵法的攻击防御属性可谓爆满。

可迟一天破阵,华野的危险便多一分,敌人的援兵就进一寸。

等到敌军邱清泉和李弥部队回过神,如果向黄百韬靠拢,那华野的处境不堪设想,甚至陷入反包围的极度危险。

更严重的是,华野的弹药和补给出现短缺,敌人却财大气粗,补给十分充足。

如此生死紧急关头,粟裕并未显得慌张,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粟裕依旧指挥若定,先命令谭震林指挥部队进攻碾庄,既然华野杀不进去,那也不能让里面的敌人逃出来,先围困住他们。

粟裕则率领一部分兵力,分头去阻击邱清泉和李弥部队,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逼退两人的部队,让他们没办法支援黄百韬。

如此一来,黄百韬再没有援军,只剩下一个孤零零机关阵法。

可是要怎么破阵呢?众将士都一筹莫展。

粟裕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一个巧妙战术,顿时引得华野战士惊呼,没有想到竟还有这办法。

既然地面攻不进去,就从地下发动攻击。

他让华野上下出动,赶紧去找农具铁锹,挖掘地道突破碾庄。

一声令下,成千上万士兵进行土工作业,开始夜以继日挖掘,随着铁锹不断深入挖掘,顺势将土石堆积如山。

黄百韬遥遥看到,铁锹在阳光下闪烁耀眼光芒,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粟裕的真正意图。

几天之后,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地道,不仅逼近了机枪阵法边缘,甚至还直接挖到阵法里面。

随着战术的成功,粟裕下达总攻命令。

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对黄百韬发起总攻击,但由于地道的存在,黄百韬首尾难顾,无法同时防御地面和地下的华野,忙得手忙脚乱。

在粟裕的指挥下,碾庄最终被解放。

黄百韬这时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兵团崩溃前选择了自杀。

粟裕提出的铁锹战术,成功攻破黄百韬的机枪阵法,彻底改变碾庄战局,甚至改变整个淮海战役的局势。

淮海战役最终胜利,彻底摧毁了蒋介石统治根基。

粟裕战神的赫赫威名,再一次响彻淮海乃至中国大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嘹亮号角。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

0 阅读: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