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又是谁也躲不过,谁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作家说父母是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想必我们大多数人第一认真的思考养老的问题,是从父母的养老开始的。
进而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终究会来临的晚年,等到真的退休了,就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是养老的时候了,人生也已经走到了后半段。
“谁的晚年不是一场血雨腥风!”
退休后才醒悟,后半生不怕没老伴没子女没朋友,而是怕没有这4样!
01没钱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口袋里有!”
说的就是钱,更何况老伴和子女呢。
和老伴相亲相爱,不分你我,是很好,但是要是老伴先走了呢,自己终究还是要有一份自己的经济保障。
子女更是有自己的生活,真是没有压力小的子女,人都是这样啊,得陇望蜀,能买100平的房子很轻松,但是就想着多贷点款,买个140平的,住着舒服,还会和父母说等也让父母来住。
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无论家里经济条件怎样,父母总是不停地补贴子女,给钱让子女买房买车,给孙辈压岁钱,零花钱,教育基金,各种钱。
但是人生到了后半场,后半生就应该开始为自己存钱了。
钱啊,总是拿出去容易,手心向上问人要就难了!
02没有硬朗的身体老了,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都开始衰退,要是没有一个硬朗的身体,总是要跑医院,日子可就难受了。
邻居王姐,就是一位令人心疼的老人,她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品学兼优,考到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结婚生子后,王姐就去伺候月子,带孙子,一去六七年。
这期间,王姐的老伴,却因为迷上了跳交谊舞,有了外心,硬生生的和王姐离婚了。王姐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没有收入来源,她老伴是从一个乡镇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每月有八千多的退休金。
如今离婚了,王姐真是接受不了,每天闷闷不乐,自己一个人在家,因为孙子已经带大,儿媳也不愿意她继续住在那里了。
更不幸的是,王姐离婚后3年,查出了卵巢癌,已经是晚期了。
人啊,往往这样,没有病痛的时候,嘴里常常说着“不如死了算了”,但是当真的生了大病,却生怕死,就想活,活不够了。
王姐还想多活几年,这一病,她却想开了,前老伴就让他去吧,她过好几的日子就行。于是,王姐一个人跑医院,他儿子就是她动手术的时候来了,接着也就回去了,住院期间都是找的护工,等到打化疗,都是王姐一个人。
她的儿媳,真是令人寒心啊,别说来看看了,都没有打过一个电话问问。
王姐化疗之后,身体恢复的不错,整个人都别了,她说她要为自己活着了,儿子每月还能给她2000元,够她生活的。
03没有好的心态退休之后,来到后半生,若再置气,再攀比,再想不通,折磨的只能是自己。
就像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说: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真是一份好心态的基石。
也如同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扉页上的那句话:
“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后半生家庭中的关系更为重要,很多老人理不清,分不清轻重,甚至还听信外人和家里人争吵,也有像王姐这样为儿女付出一切,却被悲惨对待的,都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与他人关系。
这其实不简单,活到后半生,想突然顿悟,想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那份智慧其实很难,尤其人是有惯性的,前半生都是那样急躁,那样不管不顾,那样没有边界感,后半生很难一下子就成了智慧老人。
但是,我们却可以有一份好的心态,就像生病之后的王姐,有些事情,她无法改变,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不去纠结,不去追问,不再苦苦冥想为什么命运对我这么不公平,他们那么可恨,而是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当下每一天的日子怎么过,今天吃点什么好吃的,做点什么运动,到哪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心平气和的度过每一天,这不就是生命最好的馈赠吗?
友友们说是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您想怎样过自己的退休生活,又想怎样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