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主席梁建章说,90后退休时间可能要延迟到七八十岁。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天下大哗。
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说,90后退休时间可能要延迟至七八十岁,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现在50岁到60岁的老人可以领到不错的养老金,这肯定是不对的。三十年后的老人要么养老金减半,要么延迟到七八十岁退休。
梁先生不愧是国之柱石,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此言令许多人泪如雨下,感激涕零。
梁建章(1969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人口学专家,携程网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教授,育娲人口研究智库联合创办人。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知名人口学家,集合人文与科学天赋的企业家。当然这是某些平台认定的,一个优秀的人,他的言论是否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归根到底要由人民说了算。一个社会需要平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财富和尊严。
1999年,梁建章写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同年他与三位商业伙伴共同创建携程旅行网,任CEO。2003年携程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4年和2015年,梁建章亲自主导了几轮战略投资案例,陆续入股途牛和同程旅游。看个人经历师从美国人力资源经济学权威拉兹尔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
疫情三年,对于以旅游出行、酒店预定为核心业务的携程来说,日子并不好过。在过去的2022年,携程营收为200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的200亿收入中,住宿预订收入为74亿元,同比减少9%;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83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度假业务营收为7.97亿元,同比减少28%;商旅管理业务营收为11亿元,同比下降了20%。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入出境旅游利好政策的密集释放,入出境旅游复苏势头逐渐显现。携程平台上的出境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200%,出境酒店预订同比增长140%。
现在不止梁先生,经常听到有各路神仙提出推迟退休养老计划,因为现在中国确实正在进入老年化社会。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使人均收入骤减,同时中国的可耕地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也是捉襟见肘。截止2022年末,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1.8%。
不仅如此,梁建章先生还主张中国放开生育,并主张拿出十亿“造人”的计划,就是说政府财政应该大力鼓励生育,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奖励,以拉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但是,这种政策必须建立在三个条件之上,就是国家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二是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大家多生育;三是大家生活压力小,非常富裕,社会生活环境优越,大家感觉不到压力。
目前看来,支持梁先生努力多生孩子的这些基础条件一样也不具备。梁建章是靠携程旅游开发挣钱的,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社会消费越高越好,这样他就更有利可图。站在他自身的利益角度来说自然是人越多越好。,
但是我真心建议梁先生到农村走一走,到基层走一走,看看底层人民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社会已经卷到了什么程度,普通人的生活压力究竟有多大,好好做一个社会调查以后再下结论。
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一亿五千万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这些人主要是一些农村老人、社会边缘人群。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有一亿多人是不靠养老金生活的,而是靠家庭养老,子女孝敬供养晚年生活的。这些人的晚年生活一般都比较凄凉,因为现在孩子们在城市里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日子很不好过,有心无力,爱莫能助,帮不了父母多大忙。倒是国家每月发一两百块的养老钱,够不够自己将就过吧。有些单身人员贫困户或者五保户每月发一千块钱左右,基本够生活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农民眼里,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没有养老的概念,一般都是不管七十岁还是八十岁,只要有劳动能力,一样要下地种田。活到老,干到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尽成灰泪始干。只有在城市的工薪阶层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才有完善的养老保障。是啊,我们可以说他们缴纳了养老保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晚年享受幸福生活也是应该的。可是农民一辈子也没少出力啊,田间地头,年头年尾,还有不少年轻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昼夜加班,为什么到了晚年就得不到保障呢?我承认,不管在城市乡村,哪里都有一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但那只是极少数人,社会上的人要是大部分都这么干,社会就没法运行了。
很多农民年轻的时候参加重体力劳动,在晚年的时候往往会积劳成疾的一些沉疴重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晚年生活往往很痛苦。
以前穷,没有钱,但是过得很快乐。
现在厉害了,不但继续穷,还把快乐弄丢了,更可气的是还老了,老了不要紧,最让人无奈的是还一身病痛,到处讨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非常无奈,负重前行,纵然一地鸡毛也要抬头挺胸,因为男人没有资格和理由倒下,倒下了便不再起来。
其实农民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依然是重大的,以前的农民都交公粮,出义务工,当义务兵,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成了世界工厂,三亿农民工进城当了工人,农村都是些老弱妇幼在苦苦支撑。我国的每一个大型工程,我们的每一栋大楼,我们的每一艘巨轮上面都有农民工辛勤的汗水。但是 这几亿农民工有很多人是没交社保的,有些民营公司根本不会为员工交社保。
也就是说,这些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在城市里上班的农民工才是没缴养老金,不能享受养老政策的主体,他们晚年很可能会活到老干到老,一辈子为国家尽忠,为家庭尽孝了。但是总感觉太对不起自己了,这些人勤劳一生,辛苦一世,最终往往积劳成疾,晚年生场大病在医院里疼痛而死,喇叭一吹,人财两空,宣告剧终,从此世间再无此人。
我不知道应该表彰还是同情这些可怜的人,我们现在的人都羡慕强者,追赶富裕的人,整个社会你追我赶,忙着造富。互相攀比,比谁家的钱多,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女人漂亮,却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忽视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人你就算把全世界都给他也不会满足。照顾弱势群体,坚持社会正义,倡导民主平等,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
反过来讲,我们还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这些没有养老退休金的人,绝大有没有为社会作出贡献呢?以前农民种地要缴纳很多公粮,养活城里的工人和干部,农民工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全部到自己手上,也就是有一半左右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了自己,剩下的那一半都以税收或利润的形式上交了国家或者放在老板手里,也就是说,社会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些作出贡献的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
其实法律也是这么规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执行的不尽人意。真正能交上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少之又少。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人也为社会做出过贡献,不是社会养他们,是他们养了社会,是他们已经提前创造了自己养老的财富,但是这些权益财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到他们手上。
那么这些钱都去了哪里呢?很大程度上都投资到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楼大厦,各类基础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支付国家行政开支以及国防开支,人多地少,蛋糕小分蛋糕的人多,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我们人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搞全民福利,咱们的国力无力承担,澳大利亚遍地是矿山,只有2600万人口,全国搞高福利,人家一个小学的操场有200多亩地,咱们全中国也找不出这样一所学校,因为我们要种地吃饭。
有人一直担心如果让老百姓有足够的钱花了不能活也能吃饱饭,老百姓就不知道努力干活了,让老百姓始终在压力中生存。
被压抑的生活只能成为牛马,只有自由才能带来创新精神!
西方发达国家努力让每一个人衣食无忧,哪怕不劳动也照样有饭吃,事实上当一个人享受到国家良好社会福利的话,在自由的环境中比在压迫的环境里更容易爆发创造力。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国情不同,人的素质不同,其实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了大家都认为合理的社会制度,而社会制度又制造了不同的人。所以,不要抱怨什么,生在中华大地,民族文化就是这样的,我们被动地用上了电脑,用上了智能手机,但小脚和辫子,却还留在基因里。
人为什么比动物高级,因为人有思想有灵魂,先进的思想是社会的指路明灯。
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些观念上的东西要想改变,很难很难,有可能要一代人,几代人或是是几代人的事情,我们在制造盛世的同时也在制造苦难。
归根到底,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我国的一个根本社会矛盾,我国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平原面积很少,14亿人口,土地的压力很大。当然,社会也要尽最大努力兼顾社会公正,给老年人更多关爱。如果要真的七八十岁退休的话,恐怕就没有人交社保了。
众生平等,一枝一叶总关情;万众齐心,人人平等赴大同!
一个真正一心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政府,人民一定会把他记在心里捧到天上,一个尊重人民平等自由的国家,一个不用看别人脸色活着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
好好活着,这个世界没有标准,你的心就是标准,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