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会危机,思想家们主张将“礼”作为政治指导原则并运用于内政外交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股“以礼治国” 的社会思潮。受其影响,德观念的思想内涵在理性精神、伦理价值、人文品格上实现人文化。
那么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潮在我们当今的人文化中又起到了什么参考作用?
春秋时期,频繁不断的争战、动荡不安的政局和层出不穷的改革,不仅直接引发了社会阶级力量的分化和政权形式的更迭,而且促使中国思想文化在新旧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中实现了“由卜筮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
这得益于对道德的重视和肯定:思想家们纷纷重提并发展了德观念,以期在对西周“礼乐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理性反思中突围。由此,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主张“以礼治国”的礼治思潮。何谓德观念?可梳理为:“德”字来源甚古,至少已在甲骨文、金文中频繁出现,而其观念之发端可溯回原始巫术阶段和原始思维状态下的泛神观念;其发展脉络是“由巫的神奇魔力和循行‘巫术礼仪’规范等含义,逐渐转化成君王行为、品格的含义,最终才变成为个体心性道德的含义”。其演进与宗教观、天命观紧密相联,也与政治密不可分。
春秋时代被徐复观先生称为“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但德观念仍被人们广泛论及和高度重视。可谓是德观念的内涵在德礼之间不断人文化:首先,审视其与“天命”之关系。即在德观念与“天命”和“鬼神”的逐步分离中理性精神不断增强。与殷商相比较,西周统治者虽已将“保民、惠民和安民”为核心的“德”作为天命予夺的重要依据,开始关注民众,但其主要注意力仍在天上:“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春秋时期,随着宗法血缘关系的松动、原有社会秩序的破坏,人们普遍将主要注意力转向个人独立人格的塑造和社会合理秩序的重建,形成了虞人宫之奇的“天命依德为转移说”、周大夫王孙满的“德与天命作用的矛盾之说”和齐人晏子的“德与天道相分之说”等三种代表性的天命观。可见,人们开始将迷信天命、鬼神的外在决定之功效逐步转向重视“德”的道德修养和“礼”的社会规范之功用,并视“德”比天命、鬼神更为根本。
其次,纵观其与“政治”之关系。即从“政治概念”到“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道德价值不断强化。西周是一个宗法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政治统治的重点在于强调权威的典型表率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德观念主要是围绕宗族伦理和政治伦理展开的:“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即西周人将敬德与思孝相结合,“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和“以祖为宗、以孝为本”,以期“子子孙孙永保命”,要求以周王为首的统治者不仅要“敬德”、“修德”,而且要实行“德教”、“慎罚”,这使德观念成为了西周时期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并呈现为一套以周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的政治行为。随着礼治思潮的逐渐兴起,人们开始用“礼”取代“德”,以期建立一套适用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实现对社会秩序加以重建的政治功能。
为此,“礼文化的重点由礼乐转向礼政”,致使“德”的政治性功能逐渐弱化并日趋丧失。一方面,“礼”取代德观念的核心地位,“以礼治国”自始至终融贯于内政外交等政治活动之中。如“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夫礼,所以正民”、“礼以纪政,国之常也”等,还突出表现为春秋争霸时大国对“礼”的充分利用,如“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
由此可见,较之于“礼”,德观念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原则和治国方略,成为礼的指导原则和建构意义。另一方面,德观念逐步演变为一种道德观念:于己“厚德受福”、“立德不朽”,于人是道德评判的重要依据。在当时,人们不断丰富了“德”的道德内涵,注重表彰德观念中那些“信、义、仁”内在价值,以此区分出“吉德”与“凶德”、“懿德”与“昏德”、“美德”与“淫德”,并成为当时人们自身德行修养和他人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与个人德行息息相关的德观念,实际上是已接近于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概念。
最后,分析其与“礼仪”之关系。即从“唯孝是从”到“以敬成则”的实质转变中人文品格不断丰富。从孔子关于“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周因于殷礼,所损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周礼是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之后所形成的繁复和严格的规制,特别是经周公“制礼作乐”后,孝、敬、忠、信等德观念成为了西周之礼的重要法则。结合前文所述和上述“孝”与“敬”之次第,西周的德观念可概括为“惟孝是从”,在宗教观念上延伸为“敬天”。如果说“‘敬’即畏敬,包括恐惧、崇拜、敬仰种种心理情感。
它源于上古的‘巫术礼仪’,是原始巫术活动中的迷狂心理状态的分疏化、确定化和理性化”,那么西周之礼就是这种“敬”之心理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敬”与“礼”成为了西周德治的内外两个方面,而宗法伦理之“孝”融贯于其中。在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将“礼”与“仪”开始了明确的区分,而且将“礼”作为当时社会通行的行为规范。“敬,德之聚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夫敬,德之恪也。”与西周相比较,春秋之“敬”的内涵发生了改变,主要指对礼的内心真诚恪服,是一种真实不欺的品格。人们以敬言德,并将是否具有“敬”的真诚态度来区分礼与仪和鉴别“守礼与违礼”,为此,春秋时期德观念具有了真、善、美的人文品格。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顺利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涉及到理性决策、职业发展,甚至是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与社会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因而,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有一定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他们根据学生的专业和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避免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片面和流于形式,使毕业生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找准定位,形成对未来职业的完整印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同时,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系统化、专业化,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身就业指导的特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积极开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准确心理定位。现在中小型企业数量大,提供就业岗位也比较多,是吸纳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毕业生要理性选择,放平心态,把眼光放到中小企业,从基层做起,实践“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原则。今后的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国家政策导向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要做好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扎实就业指导工作,广开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学生放开视野,正视自我,完成从象牙塔到现实社会的角色转型。
自主创业能力也成为高校就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并没有真正实现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很多高校把创业教育简单的等同于理论的学习,或者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创业教育与创业技能的培训混为一谈。实际上,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质,是一种潜在能力的启蒙和增强,并非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马上投入社会独立创办商业实体。具体而言在创业教育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就是对创业教育对象的选取。创业教育的对象本身应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大众化的,即面向所有在校生,培养每个人的创业意识和素质;另一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对部分确有创业愿望并具备相应条件的,给予个别的指导和服务,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创业教育策略。
其次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政策的宣传,这一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来说尤其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普遍有很强的行业和岗位针对性,而对相关就业政策比较淡漠。通过指导,使他们能正确和全面的了解国家在大学生创业中所给予的放宽市场准入、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有机会接受相关的创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解除他们对自主创业所产生的顾虑和迷茫,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以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