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定损”“指鼠为鸭”“做梦中大奖”……
这两年匪夷所思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现在轮到了燃气费。
01事情最初发生在重庆,去年底开始,就有很多人在问政平台投诉:在更换新表后,使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燃气费却大幅增加了,有的月份燃气费甚至比以前高2-3倍。
有家住渝中区人民小区的市民介绍,他家燃气表于2月底更换,换表后费用暴涨了一倍,“家里就一个人,平时洗个澡,基本不做饭,以往40元的燃气费,现在缴了80多元”。
面对投诉,重庆燃气集团是这样解释的:一是旧表使用时间长了,老化了,计量不准确,导致换用新表后出现了“用气量剧增”的错觉;二是“旧表数据晚传了两个月,加上4月变动调价需要结算后的集中抄表,导致用户以为使用气量较以往增多”;三是上游中石化的供气价格上涨,重庆市发改委调高了气价;四是部分用户家的气管及接头处有轻微渗漏。
对于这种回复,正常人自然是不信的。因为即使旧表使用时间长了,也依然在正常寿命内,远没有老化到计量不准确的程度,而且就算不准确,误差也不可能有这么大。
小河查了一下,去年11月,重庆城区的天然气价格确实做了调整,但主要调整对象是非居民,居民用气的最高售价仍按每立方米2.196元、2.366元、2.716元执行。
面对汹涌的舆情,重庆燃气在4月12日对此还发布了澄清说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577-2012)(-)第 7.5.1 条规定:“对于最大流量qmx≦10m³/h 且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气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 10年。”公司系根据国家相关安全及计量检定规程对服役到期的气表进行更换。
(二)公司新更换的气表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具有检定合格的标识。
(三)公司对客户反映的气表计量不准、燃气费用过高情况,已开通燃气计量上门复核服务快速通道,安排专人落实核查,公司承诺当日预约,立即受理,24小时内上门服务。
(四)截至本公告发布日,未发现已复核气表存在计量失准问题。
通俗点说核心意思就是:不是我的锅,燃气换新表完全是合法合规,然而新表也没问题。
就是这么奇怪,我没问题,燃气表没问题,燃气费却暴增了。
重庆燃气是重庆燃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客户有564万户,有数据曾显示,其供气量占重庆城镇天然气供气总量的65.7% 。
控股股东是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是国资委,属于妥妥的国企。
2023年,重庆燃气营收102.47亿,同比增长17.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增长22.79%。
有意思的是,利润增长这么多,重庆燃气去年的销量却几乎没变。公司去年实现燃气销售量34.96 亿方,同比增长 0.24 亿方, 增幅 0.69%。销量没变,营收和利润却高了,原因只能是价格涨了。
而且,就在2023年前三季度,它还属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71.66亿元、2.74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4.72%、-27.5%。
据此计算,重庆燃气去年第四季度的是2.192亿,同比2022年的2369万暴涨了824%。
领导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4月13日,重庆就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对于燃气费增长的问题,市里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已进驻了重庆燃气集团、凯源燃气等相关燃气企业开展调查。
发布会上透露,截至4月12日,共受理咨询和投诉7362件,目前正在有序核对和处理之中。同时,重庆还督促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目前已完成20多万户用户筛查,对用户用量增幅较大的,通过线上沟通、上门核查等方式,逐一进行复核,并及时解决。
02就在大家都以为燃气费的事情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四川多地居民反映燃气换表后费用大增。
“问政四川”平台上,关于燃气费飙升的投诉有很多,涉及成都多个区县、德阳、南充等地。
成都郫都区一名业主称,去年换新表后,燃气使用量暴增, 2022全年燃气使用量为287立方米,2023年换新表后,全年用气量直接涨到445立方米,到了2024年,仅仅1至4月的用气量就高达595立方米。
更夸张的案例是,有老人在成都居家四月燃的气费竟达到了1.5万元。这位老人2022年11月底到龙泉驿区居住,住到2023年3月末去缴费的时候,被告知:不仅卡上的2000多块被扣完了,还欠了1.2万多,总费用约1.5万。
而老人说,同样的用气方式和时间,以前费用就三四千块钱,最多5000左右。老人找燃气公司反映了问题,燃气公司让她找第三方对燃气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是:燃气表没有问题。
后面,老人又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在去年10月得到了龙泉驿华油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回复称:这次异常费用实际上是累计了自2011年入住至2023年2月期间未及时计入的气量。
也就是说,老人家里10年时间漏气了之前都没发现且收费,现在一下都给补上了。
老人气不过,和燃气公司协商,最后同意欠款的1.2万打个折,收8000块,最后老人还是缴了钱。
并非个例,4月17日知名编剧李亚玲也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海南呆了两个月,成都家里居然产生了500多立方的用气量。
而且在她小区还不是个案:邻居A在美国呆了三个月回来,发现产生了2000多元气费。另一个不怎么做饭的邻居B发现三月份气费360方,还有个邻居C对比了今年和去年的燃气费,发现今年比去年同月涨了50%。
此外,成都保利心语二期有业主也反映,自从更换燃气表后,20天欠费高达17290元。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向该小区供气的四川联发天然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记者:换表后费用上涨,可能与缴费方式变化有关。
换表前是先用气后缴费,当月缴的是上个月的用气量;换表后为先缴费后用气,因此在启用预付阀值表的第一个月,客户将一次性缴纳上月和本月已经产生的气费,并预存后续气费,“所以造成本月计费超高的一个错觉。”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此前长时间未缴费,换表后将一并缴纳此前欠费。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欠费1.7万元这户系旧表多年漏抄表所致。
成都区域内最大的燃气供应商是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有300多万户,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近90亿,最终控制人是成都国资委,也是国企。
有意思的是,成都燃气的第二大股东是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持股32.4%。
而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同时也是重庆燃气的二股东,持股16.9%。
而华润燃气,本身就是一个燃气巨头,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是央企华润旗下公司,业务覆盖25个省份270余座城市,服务用户超5500万户。
03最近常看到一句话:“富人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穷人死于P2P,总有一款镰刀适合你。”
近几年各种楼盘、理财、信托爆雷,无数中产返贫,被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
希望水电燃气别成为新的镰刀,不然可能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连燃气都用不起了。
走近科学应该针对重庆燃气来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