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魏亚慧 通讯员 高晓博)近日,在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南大郭镇南高村的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制作纯手工红薯粉条,漏粉、煮粉、上杆、冷却、晾粉……多道工序有序进行。还有工人将晾晒好的粉条称重、包装,供应春节年货市场。

在邢台市信都区南大郭镇南高村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将红薯淀粉压入漏粉机。通讯员 高晓博 摄
南高村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红薯,并利用农闲时间制作红薯淀粉、加工红薯粉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增收。预计该村今年可加工红薯粉条10万余斤。

在邢台市信都区南高村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将粉条上杆晾挂。通讯员 高晓博 摄
近年来,信都区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鼓励各地发挥区域优势,明确发展定位,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有效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百姓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在邢台市信都区南高村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工人将晾干的粉条称重打包。通讯员 高晓博 摄

在邢台市信都区南高村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工人在整理打包好的粉条。通讯员 高晓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