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让贵阳贵安的农村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面貌。
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抢抓贵阳贵安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对标对表“强省会”五年行动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进新征程,全力推动贵阳贵安实现高质量发展。
融入数据科技
发展现代农业
“全会擘画了贵阳贵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2035年远景目标,令人振奋。”贵安新区党武镇党委书记葛永罡表示,将抓住“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的机遇,瞄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找准党武镇对标落实的结合点、突破口和主抓手,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深入打造党武镇“一链一园一带”目标,着力在打造乡村振兴试验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方面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还要在基本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等方面下硬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葛永罡表示,党武镇正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更好服务群众、提升发展能力的行动自觉,全面推动市委、新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在党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会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目标明确,指向清晰,措施务实。”修文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何长松说,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区位和产业优势,聚焦短板弱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紧扣做优乡村振兴目标,突破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瓶颈,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治理,建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贵州山地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园、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阳农产品加工园,建强科技支撑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冷链物流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稳定粮油种植,有序恢复生猪产能,推进16.7万亩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动修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再安排、再部署。”清镇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孙丽萍说,清镇市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四强化四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清镇市建有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有37家。为加速现代化发展,清镇市不仅要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融入部分示范社提级改造,还将从高效生态肉鸡养殖、高品质生态农作物种植等方面进行招商引资,以提升引领全市农业产业项目现代化水平。同时,清镇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紧紧围绕“枫蔬果茶畜”五大主导产业,强化生产、运输、储藏、销售等基础配套建设和智能化管理建设,通过不断强化农业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提升项目现代化标准;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种植业规模及品种现代化;强化养殖业科学管理,提升肉食产品数量与质量;强化坝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
“接下来,清镇市将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拓宽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上持续发力,以充足的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供给,应对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孙丽萍如是说。
开发田园风光
打造特色农旅
“全会深刻阐明了贵阳市‘十四五’发展的战略使命、重点任务、组织保障,既充分体现了市委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战略高度和使命担当,又顺应了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具有指导性。”息烽县委书记卓飞说,“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对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也是息烽“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做好工作的总方向、总遵循、总指导、总要求。
当前,息烽县正大力推动田园综合体及衔接乡村振兴和以渣定产等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今后五年,息烽县将抢抓贵阳贵安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进新征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对标对表‘强省会’五年行动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切实抓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两大任务,实现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庄园经济,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力推动农业种植业产业提质增效。
“此次全会,是我们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后大踏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是对‘十四五’时期贵阳贵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建设道路上的一次至关重要、意义非凡的大会。”贵安新区高峰镇党委书记韩军良表示,全会规划了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施工图,前景光明、催人奋进。高峰镇将从自身角度出发,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在贵阳贵安“强省会”战略的总体规划下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努力将高峰镇打造成贵阳贵安省会城市后花园——农旅一体的藏粮之地、旅游之所,构建成贵阳贵安和安顺两地人、财、物、文化的交流地,书写好高峰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篇章。
韩军良说,作为一个以农业和生态为主的乡镇,下一步,高峰镇将充分发挥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发展方向,大力招商引业,发挥生态优势,扩大土地增益,促进群众增收创收,用农旅显特色、用特色赢口碑、用口碑促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向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链式发展。
依托绿水青山
加速乡村振兴
“全会准确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执法大队大队长钱正明说,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将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根本落脚点,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推动农业产业大提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
为此,开阳县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扶贫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深化共筑行动,强化搬迁后续帮扶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围绕“四带一园”产业布局,按照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思路,实施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4个万亩工程,加快农产品分拣、冷链仓储等配套建设,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打造贵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七大工程”为总抓手,整合农业、文旅、住建、供电、水务、交通等部门资源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同时依托南江大峡谷、十里画廊景区带和传统村落打造,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的近郊休闲农业,着力构建山美、水美、人美,美美与共的农村人居环境。
“到2022年,开阳县力争实现蔬菜种植基地总量达40万亩、精品茶叶、水果、中药材分别达10万亩以上,年生猪出栏养殖稳定在150万头以上。”钱正明对于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全会提到要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为契机,构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乡体系,让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贵安新区马场镇党委书记沈倜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特色辣椒、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为抓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我们还将依托紧邻产业园区的优势,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巩固就业,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沈倜表示,将严格按照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有关项目征安工作,确保新区重大项目的顺利落地,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许发顺 詹燕 李春明 谢孟航 汤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