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欣赏大将,并非关羽张飞,而是这四人,最后一位太意外了

历史迷小贺说 2025-01-15 03:32:23

前言: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他对武将的发掘和使用能力确实是独一档的,这一点从他的谥号“武侯”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最后没有能够带领手底下的一众武将北伐成功,但是

而让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有四人,这四人却并非我们所熟知的关羽张飞等人。就连诸葛亮一手带出来的魏延也十分忌惮他们,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呢?为何诸葛亮对他们欣赏?

第一位:王平

王平是四川人,一开始在汉中为曹操军队效力,等到刘备入川以后听说刘备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便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刘备的阵营。

刘备伐吴的时候,王平作为守将为刘备镇守大后方,同时负责为刘备大军征集粮草,为刘备免去了后顾之忧。

在刘备病逝之后又作为夔州的守将在夔州堵住了曹魏的七万大军,在未得到将令的境况下嗅到战机主动出击,截断了魏军的粮草使得魏军不战而退。

经此一战,王平算是正式走入了诸葛亮的视线。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用人都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委以重任,所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前期时候王平都是作为中军守将,并未得到太多带兵出战的机会。

直到一个地方走进了曹魏双方的视野,王平也随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个地方就是街亭。斩马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马谡落得这么一个下场的原因,就是当初没有听王平的劝言,把大营扎在了山上。

事后,在得知王平曾经多次劝谏马谡之后,诸葛亮也是放过了他,并未治他的罪。

之后诸葛亮反而对王平刮目相看。虽然之前王平也有寻找战机截断曹魏大军粮草的战果,但诸葛亮仅仅以为是曹魏自己不小心露出的破绽被抓住了而已。

直到这次失街亭,诸葛亮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王平的将才以及其敢于直谏说真话的精神。

在之后的几次北伐中,王平的军队都是诸葛亮的先锋军,每次最难啃的骨头以及最难守住的城池,诸葛亮都会交给王平。

而王平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每次都是攻必克,战必取。甚至在诸葛亮死前都把有一项关乎汉军生死存亡的任务交给了王平,那就是除掉魏延。

诸葛亮料定在自己死后,对现状心有不满的魏延肯定会造反,于是便把平叛这么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交给了王平和马岱。

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对王平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任,又怎么会把这么一项任务交给他。后来当叛乱的魏延看到王平带兵过来时心已经凉了半截,可见资历更高的魏延见到王平有多么的忌惮。

第二位:姜维

姜维一开始同王平一样,都是魏将。在加入汉军之前,姜维只是魏国镇守在汉中军队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校尉,在一次与诸葛亮的汉军的战斗中因为魏军大将并未给他援军导致全军覆没,于是便投降了汉军。

虽然姜维在历史上大放异彩是在诸葛亮病亡之后,但在诸葛亮在世时,就已经对这个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极具欣赏且有了很大的期望。

在三出祁山的时候,姜维作为先锋用计成功挑拨了魏军两位大将之间的关系,导致驻守在要地的魏军军队发生了哗变,于是姜维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魏军大寨,导致魏军损失了大量辎重军械。

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诸葛亮的耳朵里,此刻诸葛亮在经历了多次的北伐失利之后外加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他十分担心自己死后汉军没有统领大军的帅才之人,于是便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姜维用反间计攻取魏军大营的事迹使诸葛亮从姜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便是能智取绝不强攻,能用计绝不用兵。这份兵不厌诈正是统揽全局的帅才所需要的。

应该说,姜维是后诸葛亮时代唯一具有帅才的人。

其他头脑简单的武将要么就是不懂军事兵法,只会一股脑的冲锋陷阵;要么就是懂得兵法但是不懂得变通,像关羽那般讲究正直而不屑于用一些“下三滥”“阴险”的计谋来获取最终的胜利。

而姜维在作战中既能排兵布阵在正面击败敌人,又能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计谋在暗地里瓦解敌人。

就比如说在之后的邓艾带兵偷渡阴平灭了蜀汉时候,想着为蜀汉作最后一搏的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争功的矛盾成功唆使钟会杀了邓艾。

虽然最后自己也是被魏军杀了,但是姜维的打仗风格就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这种。这才是诸葛亮所欣赏的三军统帅的风采。

第三名:赵云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在诸葛亮北伐之前,赵云可以说是诸葛亮最信任的将领,没有之一。

关羽张飞等人有勇无谋,魏延靡芳等人表里不一,可以说,在诸葛亮乃至刘备艰难创业的道路上,是赵云在关键时刻替他们扫清了障碍。

先是在诸葛亮三顾茅庐出山之后,曹操的大军便杀了过来。此时赵云请缨前去带兵抵抗曹操,为刘备的撤离争取时间。

一开始诸葛亮还觉得赵云是跟关羽和张飞一样有勇无谋的匹夫,但是后来赵云找到了刘备失散的儿子阿斗,并单枪匹马在长坂坡与曹操大军杀了三天三夜,救回刘备儿子的同时还为他们赢得了充分的时间。

如果说诸葛亮对以上提到的将领仅仅是欣赏的话,那经此一役他对赵云的忠肝义胆、有勇有谋那是彻彻底底的佩服。

在之后的计夺荆州的过程中,又是赵云在趁周瑜出兵的关键时刻趁机夺取了襄樊继而关羽才能顺利的拿下荆州。

之后刘备去吴国与孙小妹联姻的时候,诸葛亮更是只派遣了赵云在刘备身边护其周全,临行除了只给赵云三条锦囊妙计之外,其他大小事务都让赵云临机决断。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赵云已经不是简单的欣赏了,而是能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他的信任。

最后一名是大家万万都想不到的,他就是周瑜死后东吴继任的大都督陆逊。

可能大家会很意外,陆逊与诸葛亮连面都没见过,更何况陆逊还是东吴的将军,为何诸葛亮会对陆逊欣赏呢?

这就要回到刘备伐吴的时候了,前线的战报一天天的被送到诸葛亮这里,虽然战报上说的是蜀军的一场场大胜,一直在攻城略地,东吴的军队望风而逃。

但是诸葛亮敏锐的看出来了,东吴的军队只是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等到蜀军补给线过长加上人困马乏的时候再与蜀军交战。

所以当诸葛亮看到刘备大军在夷陵的布防图后才会大惊失色,因为对方领兵的将才在先前的战报中自己就领略到了,所以自己现在看出来的蜀军的破绽对方肯定也看到了。

因为在他心里陆逊是一个在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他感受到不安的,以诸葛亮这种惜才的性格,虽然没有处于同一阵营,对陆逊的欣赏肯定也是发自内心的

之后陆逊同样一把火烧掉了曹丕御驾亲征的三十万大军,诸葛亮听到此事后,也是当着大家的面说到,东吴有了这个人,至少三十年无忧了。

这上面的每一个人,都是诸葛亮同时代响当当的英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三国演义》这部史诗,让我们看尽了一个个英雄的登场与谢幕。

参考资料:《走下神探的诸葛亮》 朱子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国演义》在东方 张玉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国志》 晋.陈寿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0 阅读:5

历史迷小贺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