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即将交易的最后时刻,香港媒体《大公报》又一次对李嘉诚抛售港口的消息发表了犀利评论。
这次,《大公报》毫不客气地揭穿了97岁李嘉诚的虚伪,把他的真实面目和意图摆在了大家面前。
现在,关于两个运河港口的交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特朗普也准备好要对中国动手了,接下来李嘉诚的决定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重中之重。

3月21日,香港《大公报》又发了一篇文章,呼吁那些参与跨国港口交易的公司“别继续交易,别为了小利益丢了大局”。
文中提到的“某知名港企”,指的就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近期正打算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资产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

2025年3月4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以228亿美元(大约165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把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
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级重要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嚷嚷着要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他甚至还放话说,为了“经济安全”,不排除用“军事或经济威胁”的手段把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抢回来。
所以,在这个敏感时候,李嘉诚把43个港口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立马就触碰到了这个战略资源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中最敏感的神经。

3月13日,港澳办率先对李嘉诚把港口卖给美国的事表示了批评,说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要多想想,尤其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情的本质。
虽然港澳办的话听起来比较客气,但其实他们是真的对李嘉诚的行为生气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商业行为,这背后的含义可深远着呢。

毕竟现在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强,而美国却一直在打压我们,比如针对华为、大疆这些企业。
作为一家知名港商,李嘉诚本来应该跟大家站在同一阵线,但他们却选择跟美国合作,简直就是“与虎谋皮”。难道李嘉诚就真的没有一点家国之念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正在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南美洲和大西洋沿岸的很多国家在这个战略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果美国的贝莱德集团拿到这些港口的控制权后,配合美国政府来围堵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那后果肯定会非常严重。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水道,每年承担着全球大约5%的贸易货运量,而中国的商船在这里的货运量占了21%。
这次交易中提到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正好一个在运河的太平洋入口,一个在大西洋出口。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两个港口是亚洲到美洲东海岸、欧洲到美洲西海岸航线的必经之地,直接关系到全球供应链的效率。

拥有如此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巴拿马运河早就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航运通道了,而是大国之间博弈的重要战略枢纽。
谁控制了这个关键位置,谁就等于掌握了全球贸易的“命脉”,而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李嘉诚却要将这条“命脉”拱手让给美国,以如今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美国拿到这两座港口之后,会如何对待中国,不用猜都能知道。

况且如今交易还没正式完成,港口都没真正到手,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就已经急得坐不住了,很快就准备对中国下手了。
根据路透社的消息,特朗普最近起草了一份行政命令,内容是以后所有属于中国公司的船只,以及所有在中国建造或注册的船只,只要停靠美国港口,就得向美方交一大笔费用。
还没拿到港口呢就这样了,那要是等李嘉诚的港口真的到了美国手上,那等待中国的将是更进一步的刁难。

正因为这样,香港《大公报》提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已经写进了香港的法律,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都有可能违法。
就算交易程序上看起来合法,但它带来的战略风险早就超出了普通商业的范围。
国务院港澳办和香港中联办也多次转发相关评论文章,明确表示这次交易“绝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

短短半月时间,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和记已经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接下来,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中美之间的博弈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特朗普已经迫不及待地对中国亮出了反华的态度,但李嘉诚一家现在还有机会回头。
如果他偏要“硬着头皮走到底”,那最终一定会为今天的选择付出代价。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香港《大公报》再发文评李嘉诚卖港口: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


巴拿马会不会找他麻烦?李嘉诚这下摊上事了,放屁砸脚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