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后,他却突然消失?
《哪吒2》票房炸了,一百多亿啊!
这数字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可你猜怎么着?
导演饺子却在这时候“消失”了,对外宣布“闭关”,啥采访也不接了。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种了一棵摇钱树,眼看着果子熟了,结果你却把树给封起来了,不让任何人靠近。
这操作,一般人真看不懂。
有人说,饺子这是功成身退,急流勇退,是个明白人。
也有人说,这背后肯定有啥隐情,娱乐圈的水深着呢。
想想饺子的经历,还真有点传奇色彩。
他原本是个学医的,跟动画八竿子打不着。
可人家愣是凭着一股子热爱,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动画大神。
辞职在家,三年时间,靠着母亲每月一千块的退休金啃老,就为了做出自己的动画梦。
这份魄力,真不是谁都有的。
好不容易《哪吒》系列火了,名利双收,按理说应该趁热打铁,继续捞金才对。
可饺子却选择了“闭关”,这到底是为啥?
难道真的是像郝蕾说的那样,看到了娱乐圈的“悲哀”?
他的成功,有人不服!
《哪吒》的成功,确实狠狠地打了那些曾经看不起饺子的人的脸。
想当初,饺子为了拉投资,四处碰壁,没少受白眼。
那些所谓的投资大佬,一个个都觉得动画电影没啥前途,不肯把钱投给他。
可结果呢?
《哪吒1》拿下50亿票房,《哪吒2》更是飙到123亿。
这下,那些资本家们可傻眼了,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找上门来,想要分一杯羹。
但你想啊,这些人当初不看好你,现在却想来摘果子,他们的目的是啥?
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他们可能会要求在电影里植入广告,干预电影的制作,甚至影响到电影的整体质量。
饺子肯定不想这样,他是个有追求的人,他想做出真正的好作品,而不是被资本裹挟,变成一个赚钱的工具。
所以,他选择了“闭关”,远离这些纷纷扰扰,回到自己的创作状态。
而且,娱乐圈的诱惑太多了。
名利、鲜花、掌声,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有多少人为了追求这些东西,不惜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饺子能在这个时候保持清醒,真的很难得。
没了底线,还能走多远?
现在很多导演,为了赚钱,啥都敢干。
在电影里植入各种各样的广告,恨不得把整个广告牌都搬进去。
有些广告Placement真的太突兀了,简直影响观感。
更可怕的是,有些导演为了迎合市场,不惜改变剧情,甚至扭曲历史。
这种行为,简直是对观众的侮辱,对文化的亵渎。
郝蕾说过,有些人书都读不好,怎么可能读得懂剧本?
这句话虽然有点犀利,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娱乐圈的一个问题:很多人根本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却想在这个行业里捞金。
他们只看到了娱乐圈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背后的艰辛和代价。
他们只想赚快钱,根本不在乎作品的质量和口碑。
如果所有的导演都像这样,那中国电影还有啥希望?
还能走多远?
谁来拯救“中国动画”?
饺子“闭关”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担心《哪吒3》会不会受到影响。
毕竟,一部好作品的诞生,需要导演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
但我觉得,饺子选择“闭关”,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哪吒3》。
他需要时间去沉淀,去思考,去寻找新的灵感。
他不想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只想专心致志地做好电影。
其实,像饺子这样“半路出家”却取得巨大成功的导演,还有郭帆。
他原本是个学法律的,跟导演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但他凭借着《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一跃成为百亿票房导演。
他们都选择了小众的电影领域,都靠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逆天改命”。
他们用自己的实力和才华,证明了草根导演也能拍出好电影,也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在传统的电影圈里,资源往往被那些大牌导演和制作公司所垄断。
那些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草根导演,往往只能望而兴叹。
但饺子和郭帆的成功,打破了这一常规。
他们的成功,给那些还在追梦路上的草根导演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只要用心做电影,倾尽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给观众,观众是可以看出来的。
饺子的“闭关”,或许真的是一种“悲哀”,是娱乐圈的“悲哀”,也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但同时,它也可能是一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期待饺子能够早日“出关”,给大家带来更优秀的《哪吒3》。
我们相信,这个有着真诚初心的导演,就像他所塑造的“哪吒”一样坚不可摧。
我想说的是,中国动画的未来,不能只靠饺子一个人。
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才华、有梦想、有责任感的导演,一起努力,才能让中国动画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