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家垴战斗到底有多猛?猛到连营长李德生都回忆说自己对战斗的决心产生了动摇!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1939年冬天,小鬼子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给咱们抗日根据地套上了一个大枷锁,把八路军总部、第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给隔绝了。
八路军总部形势艰难,决定在华北敌后搞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也是后来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华北各地的八路军(除115师和山东纵队外),按照八路军总部的统一部署,在华北日军控制的各主要交通线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
前两个阶段,八路军把小鬼子打得苦不堪言,小鬼子坐不住了,深感八路军对他们威胁太大。
为了消除威胁,巩固华北占领区,小鬼子就开始疯狂调动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 “三光” 政策,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
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也正式下达了反 “扫荡” 作战的命令,百团大战就转入了粉碎敌“扫荡”的第三阶段。
10月20日,日军集结上万兵力对太行区开始第二次“扫荡”,冈崎谦受中佐带领的冈崎支队就是主要的一路,有官兵 600 余人,还有辎重运输人员 200 余人。
他们从沁县向东,21日在武乡县蟠龙镇驻扎。八路军得到情报后马上部署防线,22日决死1纵队25团在温庄村和日军激战,挡住了敌人东进。
冈崎大队还是一路折腾,又先后遭到八路军386旅16团的打击,不过他们没恋战,继续找八路军总部机关。
当他们到黎城时,八路军总部机关已经从另一条道回武乡了。

25日凌晨,冈崎支队又“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南口。
小鬼子发现黄崖洞地势险要,还有重兵把守,就猜到这里肯定有重要机关,于是用迫击炮强攻。
负责守卫南口的特务团1营3连连长邱贤贵没顶住,擅自撤离阵地,小鬼子就直奔兵工厂厂区,把设施全破坏了,还缴获了部分武器和物资。
等得知八路军派援兵来了,冈崎支队就赶紧撤,28日撤到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附近,打算夺道武乡,退回沁县。
刚打完榆辽战役的八路军第129师就在蟠龙镇附近休整,彭德怀总司令当机立断,决心消灭这股日军,不能让他们退回驻地。
关家垴地势易守难攻。垴顶是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北面是断崖陡壁,东西两侧坡度较陡,南坡比较平缓,南坡的对面还有个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
日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地形对八路军来说太不利了。
10月29日晚,彭德怀总司令正式下达作战命令。八路军参战部队8个团1万余人,刘伯承、邓小平、陈赓等各有分工,从不同方向对日军发起攻击。

日军被合围的冈崎支队有500多人,他们觉察到被合围后,连夜抢占关家垴和柳树垴构筑工事,挖了坑道,架起机枪,形成了坚固的阵地防御体系。
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决死1纵25、38团率先抢占柳树垴阵地,在换防的时候,因为战场经验不足,被日军反击,柳树垴又被夺回去了。
10月29日23时左右,左权让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提前发起攻击,进行偷袭。
30日凌晨3时进攻开始,特务团第二营从侧后摸到关家垴山顶发动攻击,山下部队也响应。
占领第一排窑洞后,被日军机枪阵地火力压制,伤亡不小,攻击只能暂停。30日凌晨4时,总攻击信号发出,八路军对关家垴和柳树垴同时发起攻击。
关家垴方向,因为地形和武器装备的差距,加上日军飞机不断轰炸,进攻非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新10旅28团伤亡很大,被772团替换,772团伤亡也极大,1营好几个连都没剩几个人了。
385旅769团被日军火力压制,无法继续进攻,特务团也因为地形和重武器缺乏,没能给日军致命打击,自身伤亡还在增加。

柳树垴方向,25团连续发起7次攻击,38团和16团1个营也组织了4次强攻,都拿不下柳树垴,最后只能以少数兵力牵制敌人。
关家垴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强攻下,双方进入僵持局面。随着战事推进,八路军进攻受阻,伤亡较大。
陈赓和刘伯承先后向彭德怀总司令提出意见,觉得地形不利,建议部队撤围,另寻战机。彭德怀总司令态度坚决,认为冈崎大队人不多了,不能给他们喘息机会,而且日军援军正赶来,一旦让他们跑了就没机会歼灭了。
于是只能继续进攻。30日16时,在炮兵部队掩护下,八路军发起第二轮总攻,先后发起 18 次冲锋,参战部队伤亡极其惨重。
最后利用769团挖通的暗道,才在夜里冲上关家垴山顶主阵地,和日军展开近距离搏杀,日军指挥官冈崎谦受也被击毙。

日军还是抵抗到31日天亮,支援的日军两个支队越来越近考虑到八路军部队伤亡太大,白天日军还有飞机支援,31日下午4时彭德怀总司令发出撤退命令。
这场战斗八路军付出了伤亡600余人(另有说法伤亡人数在3000人左右)的代价,但也歼灭日军500余人 ,给了日军巨大的打击,迫使日寇于1940年11月2日提前结束了“毁灭战”。
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让小鬼子知道太行山不是他们能随便撒野的地方。就像陈赓后来回忆说的:“这次战斗告诉敌人,太行山并不是无人之境,可以由他大摇大摆、横冲直撞的。”
从战斗过程来看,也暴露出八路军在武器装备、攻坚作战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为后续的军事发展和作战策略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关家垴战斗在抗战历史上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它是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的描述过程,来自于素材整理,无不良引导!如对事件存疑部分,请随时间联系,后即该删除或是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