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徐元文
这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非常熟悉,据史书记载,最早来自于康熙年间的徐文元。后来乾隆皇帝多次引用此句,并且用来斥责过英国的国王。
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并且表达了我国坚强的态度。我们从来不当霸权主义,但也绝对不会容忍别人来欺负我们。这一句话曾经不止一次对印度和越南说过,他们都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训。
不过可惜的是,时光荏苒,曾经的教训慢慢的被时间所淡化,例如像印度,又开始了其他的心思。面对印度的蠢蠢欲动和阴谋,我们又准备将这句话回馈给他们,但是,我们将不再诉诸于武力。那么该如何应对呢?胡锡进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中印的问题
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曾经也是兄弟,毕竟都是从殖民到独立的国家。不过可惜的是,印度仗着当时自己发展的比较迅速,所以帮着英国人来制裁中国。
客观来说,我国一直都比较稳妥,从来都是以忍让和克制的方式处理纠纷。不过,印度方面始终咄咄逼人,结果酿成了中印战争,结果我们也都知道,印度被打的很惨。
但是,曾经的教训慢慢的淡化了,印度方面在如今又开始挑起边界上的纠纷。在领土上印度得寸进尺,而且还在政治上甚至还介入台湾和西藏问题。面对印度人的阴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武力的手段来应对,毕竟中国的军事实力还真不怕谁。但是,和平的时代要遵循和平的秩序,我国从来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因此不会诉诸于武力。
那么,我们是否以其他的手段来化解呢?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就提到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可谓是杀人诛心之精髓,那就是支持锡金复国。
二、锡金的历史
据记载,锡金其实最早是西藏的一部分,而且也曾经依赖于吐蕃王朝,并且那里有大量的西藏人移民。
后来西藏成为了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而且,锡金地区很多的寺庙依旧都依赖西藏。所以,客观来说,锡金地区和我国拥有着很早的渊源。
不仅如此,锡金后来还遇到了尼泊尔的入侵,并且还导致了首都的沦丧,国王出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锡金的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清政府不仅履行了大国的义务,帮助锡金复了国,而且还让尼泊尔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藩属国。
面对大清帝国如此负责任又强大的姿态,锡金也是对大清帝国向往不已,于是也成为了大清帝国的藩属国。
可以说,历史上锡金和中原王朝有着很深的联系,甚至还有过很深的友谊。
不过可惜的是,伴随着英国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衰弱,锡金最终从我们的藩属国体系中独立的出去,但两国的联系并没有就此断绝。
此后锡金和印度纷纷从英国体系中独立,但是印度仗着自己的实力强大,居然公然想要侵略锡金。
锡金面临这种威胁,自然是奋起反抗,而且他们又想到了曾经和中国的关系,不止一次向中国申请要加入中国。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太过于独特,我国的国家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锡金被印度吞并。
所以,历史渊源来看,我国和锡金有着很深的联系,推动锡金复国,其实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挺有利的。那么锡金是否还有机会呢?
据记载,即使失去了国家,但是国王到死都没有承认当年锡金王国的事实,而且一直都在向整个国际呼吁印度的非法。不仅如此,老国王的儿子也在美国继位,并且继续建立流亡政府,呼吁大家恢复锡金。
所以,锡金复国的愿望是有的,只要有超级大国介入其中。
我国和锡金的联系密切,而且一直致力于国际公正公开的秩序,其实也是可以从中下手。
三、效果如何
那么帮助锡金复国到底有哪些效果呢?答案还真的让人惊讶。
其一,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印度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挑动台湾以及西藏等问题,并且总是指责中国缺乏人权。我们完全可以借此反击印度,选择印度侵略他国领土,并且让印度在国际上立于失道者寡助的环境。这一招可谓是杀人诛心之最好手段。
其二,切断印度的联系。据记载,锡金与多国接壤,而且地形像一条走廊,一边连接着中国,一边连接着孟加拉国,而且将印度的领土直接从中间截断。
所以,锡金独立的时候,那么印度极有可能会从地理概念上被从中截断。此后若是发生问题,必然导致首尾不能相顾,甚至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其三,边境安全。假若锡金独立以后,那么由于锡金和印度的历史缘故,因此两边绝不可能合作,必然会相互争斗。这就使得印度会陷入到无边的苦恼之中,也就没有精力来指责中国,骚扰中国。
而且,锡金地区会成为中国和印度的一个缓冲区域,未来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中国都能够从容应对。这样对于未来中印之间的交往问题,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
其四,钳形制约。正如上文所说,锡金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可以联合孟加拉以及中国,这样可以三国组成一个钳形攻势,将印度团团围困。虽然只封锁住了一个面,但也确保了印度和中国被隔离开来,这对我国来说其实很安全。
其五,击其要害。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锡金的独立很危险。因为印度的内部其实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甚至还有诸多的帮与帮之间的矛盾,还有种姓制度的冲突。这些麻烦都制约了印度的发展,若不是印度,凭借着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出现崩溃。
假若锡金独立,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还能够克制的矛盾,顷刻之间全部爆发。有一些本来就内心不满的地区,有可能会学习锡金,做出一些可能不合理的举动。
而且由于有大国介入其中,并且还有了榜样的示范,个人觉得,印度虽然不会出大问题,但绝对会很麻烦。在这种解决麻烦与争斗之中,印度根本无暇顾及中国,只能全心全力的去整顿自身的问题。
因此,客观的来说,胡锡进先生的这一观点的确有道理,而且算得上是杀人诛心之高招。不过我国还是会选择克制,因为,我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既不想诉之于武力,同时也不想伤害友邦。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莫迪不要关闭自己的微博,以这种不合理的强硬态度只会导致印度的痛苦。所以,未来都需要克制,中国会继续努力。
结语
因此,回顾这段历史,以及胡锡进先生的策略,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中国的强大,以及印度的尴尬。客观来说,印度的实力远不如中国,但是印度却总想要和我们挑起矛盾,这等行为真的应该要用勿谓言之不预来回馈。
我国从来不希望伤害朋友,但我国也从来不会吃亏,可惜印度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也是一个教训,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地位,也一定要搞清楚对手的实力,否则的话极有可能陷入到误区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