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吃瓜群众已经被娱乐圈近期的一句称谓给惊呆了:有人自称是华语乐坛的“神”,而且是“华语乐坛永远的神”。
“神的传说”贯穿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神”也是个矛盾体,关于“神”的书籍,从《山海经》到《搜神记》,从《西游记》到《封神演义》;关于“无神论”的书,晦涩的《论衡》与《神灭论》告诉世人唯物主义才是正道。
“三清”“四御”“五老”的传说很美好,但女娲与嫦娥,只存在于世人对于美人的想象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世界本无神,更何况华语乐坛。
此前瞎扯过,华语乐坛有过五尊“神”,除了有一定认知度的三代“歌神”与“华神”外,就是今年四月份新鲜出炉的“华语乐坛永远的神”。
有人说,“华语乐坛永远的神”简称“华神”,这样一来,“华神”就有两位了。
对此,作为一位刘德华的粉丝,笔者是不认同“华语乐坛永远的神”被简称的,因为刘天王“何德何能”敢与“华语乐坛永远的神”相提并论呢!
从古代到现代,从“戏子”到艺术家,从比三六九流还不入流的“下九流”衍变到如今高人一等的“贵圈”,从点头哈腰挣钱到趾高气扬挣钱,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人类追求思想文化生活提质提效的必然结果。
所以,从旧时的“戏子”到如今乐坛的“神”,歌手和演员只是满足了受众们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已。
华语乐坛可能会一直存在,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江山总有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人才更迭,没有人会一直长红。
所以,大可不必称“神”,更不可迷之自信地称“永远的神”。
从周璇到邓丽君,从刘文正到周杰伦,从许冠杰、罗文到四大天王,太多个熟悉的名字红极一时,但也只是红极一时。
即使是顾嘉辉、罗大佑、李宗盛这样桃李满天下的“教父”,也只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而不会像道家的“三清”那样一直是信徒心中的图腾。
而且,在华语乐坛,“神”的称谓不是一名歌手超越一众歌手的护身符,反而是该歌手被群体孤立或区别对待的一个导火索。
大家都是做着差不多的事情,你名气大得多、收入多得多、地位高得多这些都能接受,但超脱物外变成“神”实在是不敢苟同。
你看,贵为“神”中名头最响的“歌神”张学友,也几次三番告诉歌迷、告诉媒体:请不要叫我“歌神”。
如果粉丝太爱一名歌手,如果圈子太认可一名歌手,给了他“神”的封号他拒绝不了的话,那追着粉丝讨要、不顾整个圈子是否认可的做法,实在是有点狂妄和自大。
传说中的“封神”与“修仙”,是多少年信仰苦旅大成后界内的认同与奖励,而借“神”的名义行“招摇撞骗”之事者,是张角、洪秀全这种有政治预谋的乱世枭雄。
不过,华语乐坛发展到今时今日之状况,从汉唐盛世到群魔乱舞,从人人有经典到人人爱改编,趁着局面混乱“浑水摸鱼”而自我封神,也确实是建功立业、割据一方的好手段。
只是,封个“雪神”“睡神”“雨神”“鬼神”倒也贴切形象,封自己为“华语乐坛永远的神”就有点拉仇恨了,华语乐坛已从“诸神之战”到了“诸神黄昏”,哪里还有人敢成为“永远的神”呢?
一句“华语乐坛永远的神”,对抗的不仅是邓丽君、许冠杰、谭咏麟、毛阿敏、王菲这样的超级巨星,对抗的还是自上世纪20年代从上海发展起来的华语乐坛。
如众多网友对当今华语乐坛的万马齐喑:华语都没有乐坛了。一个无高传唱度作品、无太厚实事业积淀、无正能量满满偶像艺德的歌手,大可不必发表自己的“封神”演说。
没有神但是可以有神经病[笑着哭]
一个和粉丝玩的梗,被一群人无脑解读
神很多,但第一个封神的是谭咏麟。
过度营销炒作,都会成为笑话。以前所谓“华语乐坛领军者”就很离谱了,现在都神经了。这几天又出了一个女神经,干掉了包括国家队歌手在内的一切。这么多年了,一直骂马桶台,有些人还一直不服气。都出来些什么妖魔鬼怪啊。
可以有神经病啊[得瑟]
周杰伦笑而不语[得瑟]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