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国的解放进程也加快了脚步。上海一老者听说北京的盛况之后欣喜闻风,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给怀念多年的周恩来写去了一封信。
然而,这封信却并没有直接送到周恩来的手上,而是被秘书拦了下来。秘书在看到信件署名后,与周恩来亲友“图谱”对比之后发现,来信之人是周恩来嗣母陈太夫人娘家仅存的一人,并非周恩来血亲,于是便自作主张回信处理了。
但秘书不知道的是,由于他自作主张,造成了周恩来一个历史遗憾。
并非血缘却兄弟情深在清朝道光年间,周恩来的曾祖父和叔曾祖父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驸马巷购买了一处老宅,周家便在此安定了下来。
当时,周家两位老太爷在定居下来后,又很快在淮安城东门外的夏庄买了墓地,同时在新居内沿东边驸马巷一侧盖出三间房子作为家塾馆,并立下家训:后代男童5岁开蒙读书。
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在当时也算是书香门第。可世道艰难,清王朝灭亡后,周家也开始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到周恩来出生时,周家已经败落,周恩来平日靠在外做事的叔伯们资助维持生活。
1904年,周恩来家发生变故,他的母亲万冬儿为避灾祸,带着他和两个弟弟一起来到了清江浦万公馆娘家生活。
此时周恩来6岁,早已到了开蒙的年纪,于是他就进了万公馆的家塾馆读书。
周恩来爱好读书,可万家墅馆的教书先生是落第秀才,只想着自己如何出人头地,对教书这件事并不上心,每天只想着应付教学。
渴望知识的周恩来不想再如此蹉跎下去,便与教书先生达成“君子协定”,即自己每天准时到校,然后到外祖父书房里面看书,放学时和其他同学一道回家。
教书先生十分乐意,同意了周恩来的想法,可这件事还是被嗣母陈氏发觉。陈氏认为这样的先生简直是误人子弟,便将周恩来接到了陈家花园塾馆读书。
不料,周恩来到陈家花园不久后,生母万氏因操劳过度患上了肺结核。当时此病无法医治,万氏不幸在1907年去世。
更为不幸的是,与万氏朝夕相处的陈氏也染上了这一绝症,不得已,陈氏提出回宝应娘家,让懂得医术的侄儿陈式周看病。
陈式周生于1882年,比周恩来大16岁,儿时他被陈氏的父亲陈沅过继为孙,所以一直住在陈家。
周恩来同嗣母回到宝应后,立刻就和这位远房表哥打成了一片。他时常到陈式周家里看书,探讨学问,而陈式周也十分喜爱这位小表弟,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陈氏在宝应娘家一共待了三个多月,这段时间里,周恩来在陈家书房读了《西厢记》《醒世恒言》《施公案》等,使他眼界大开。他与表哥的相处无比融洽,两人很快便视对方为知己。
三个月后,周恩来随陈氏重新回到清江浦陈家花园,虽与表哥分别,但两人的联系一直未断。
陈式周曾是清朝秀才,后又毕业于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一生都致力于教书育人。
1913年,陈式周在上海《申报》馆当了一名编辑,在南开大学读书的周恩来得知后,便经常写文章给陈式周,请他帮忙在《申报》或其他报馆发表。
1920年,周恩来即将赴法留学,临行前,他来到表哥家里进行最后告别。陈式周热情招待,并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周恩来,表示要供他上学。
周恩来很是感动,他们虽然并非血缘,却有着无比坚固的兄弟情谊。第二天,陈式周将周恩来一直送到码头,兄弟俩才依依惜别。
阴差阳错未见最后一面到欧洲后,周恩来经常写文章并翻译一些东西,依旧寄给陈式周帮他联系发表,二人书信来往频繁。
在信中,两人常常探讨人生,为寻求救国真理而热烈交流。周恩来告诉表哥,要想振兴中华,产业和教育二者要兼程并进。
周恩来的话深深地打动了陈式周的心,在表弟的启发下,他在后来的人生中积极投身到了民众教育运动中。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周恩来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关系影响到表哥一家,于是就悄悄来到表哥家中嘱咐道:“以后我们要少联系,有事我会找你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恩来没有与陈式周联系。
不久,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上海各报头版头条均对周恩来恶语相向。陈式周看到报纸后十分生气,他把报纸扔到一旁替表弟打抱不平说:“恩来是我的至亲,他是爱国的,蒋介石这么做是不会得到好下场的。”
陈式周还告诫自己的外甥说:“你们要向周恩来学习,做一名爱国者。”
1928年到1931年间,周恩来到上海做地下工作,和陈式周又有些接触。陈式周开始接触革命,同情共产党人,还为周恩来做过掩护。
可惜,不久上海的地下交通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大批地下党人员不得不撤退,周恩来离开上海前往江西革命根据地,陈式周也携家眷回到了家乡宝应,从此二人失去了联系。
受表弟周恩来的影响,抗日战争开始后,陈式周就从事慈善事业。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奔赴上海筹集资金。
周恩来与陈式周虽然没有了联系,但他们爱国的心始终联系在一起,一个奋斗于抗战的前线,一个默默奔赴于慈善的社会活动中。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周恩来挂念表哥的安全,一直没有时间与其取得联系。直到全国解放后,他立即责成有关人去江苏宝应、扬州一带寻找表哥下落,还拜托当时居住在扬州的表哥万叙生帮忙寻找。
1964年,万叙生去世,他嘱咐女儿万明珠继续寻找陈式周。万明珠也一直无法找到,在毫无头绪之时,她告诉了扬州市公安局。公安局听说总理要找亲戚,便花大力气去寻找,终于找到了陈式周的儿子陈莱官。
然而,陈莱官告诉公安局,他的父亲陈式周早于1954年就已经在北京病逝了。周恩来得知后感到很是遗憾,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表哥陈式周早在1950年的时候就给他写过信。
那时全国刚刚解放,来寻找周恩来认亲的人非常多,甚至会出现一些冒名认亲的人。可周恩来日理万机,不能够时时招待这些亲人,也不能时时核对亲人的身份,便让手下秘书处理。
秘书又从何得知这些亲戚的身份,周恩来便让当时健在的六伯父周嵩尧写下了“五服”以内的所有亲戚。秘书就通过这个“图谱”来对照来访的人。
1950年,陈式周写信给周恩来,秘书对照后得知其是周恩来嗣母娘家的人,并非周恩来血亲,便没有将信件转交给周恩来,而是回信写道:“建议来函者可向当地政府联系。”
陈式周在收到这样一封回信后,陷入了困惑,从此再也没有写信给周恩来。即便是后来调到北京工作与周恩来近在咫尺,也没有再写信。
只因秘书无意中的行为,就使周恩来再也无法见到表哥,实为遗憾。
l 作者:千古看当今
l 编辑:千古看当今
l 参考资料:
l 秦九凤.周恩来童年求学记.《红颜春秋.》2018年第12期
l 秦九凤.周恩来与她的表哥陈式周.《党史文汇》.2014年第8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