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从AudioBastion避震套装聊到HiFi的避震玄学

耳边事数码情 2024-09-28 13:59:04

2024年,对于蛋蛋来说是忙到脚不沾地的一年。年初搬工作室+组建主力音响系统和副系统,春天搬家+组建自家的音响系统,整个夏天基本是在不断地入手新的器材、配件,不停地调试这几套系统,从音源音箱这些大件,到电处、线材和避震,乃至试听环境的布置,似乎总没有折腾完的时候。

当然,蛋蛋自己其实觉得这样的折腾也是玩HiFi的乐趣之一。比起相对简单的随身设备,音响系统最麻烦却也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可以花心思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小到一条电源线,甚至一块地毯,一张挂画,都能给整套系统带来可闻的变化。

我自己家的这套系统,折腾的顺序大致是音箱——音源+解码——前级——电处——线材——避震。最开始因为音箱急着落地开声,所以脚钉脚架用的都是临时入手的廉价款,CD机和前级则是直接放在桌面上,完全没有去处理避震。后来,工作室一步到位配备了Audio Bastion爱丁堡的经典模块化避震架和泰坦零震台,整套系统的声音立马变得干净有力了许多,低频质感的提升更是立竿见影。听完这套避震的效果,我自个也没忍住,赶紧给家里也上了一套Audio Bastion的TEMPO DX桌面机架和三组泰坦零震台,分别用于桌面设备和两个音箱。

每每说到HiFi系统的避震“玄学”,很多人会觉得它的效果听不出来,这一方面可能是系统的解析力还无法反馈出各个环节的细微变化,另一方面还可能是采用的避震手法不到位,没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实际上,避震的作用并不难理解,拿最直观的音箱震动来说,在单元发声的同时,大家应该都能直接通过物理方式触摸或者用身体感受到单元和箱体的震动,音量越大,震动就越剧烈。

而对于HiFi这种追求“精准回放”的系统而言,震动绝对不是越多越爽。比如,多余的箱体震动就会影响到单元发声的稳定性,让整套系统的声底变“脏”,低频变得浑浊。HiFi界那句名言——脚架是书架箱的半条命,说的就是避震对于音箱的发挥至关重要。而且,玩避震还有一个既有意思又折磨人的点就是,震动这个东西不可能消失,而只能“控制”和“调节”,因声学环境、系统自身特点以及烧友个体喜好的区别,每套系统所适用的避震方案是不尽相同的,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

比如耳边事工作室里那对Graham LS5/8,虽然原装架子其貌不扬,但却打败了众多精致沉稳的脚架,成为老玩家的最爱,就是因为原装脚架和LS5/8的薄板箱体组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系统,让箱体的共振频率避开了影响最大的中音区,保证了中频的准确中正,同时又增加了适当的谐振来让音色更加鲜活。

所以,烧友们口中的“玩”避震,是需要花心思和金钱去不断比对、反复试听的漫长过程,是系统调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多年来已经被探索出了无穷无尽的玩法。

目前主流的避震配件有器材架、钉垫、避震板、脚架等等,有的烧友选择用柔性材料来吸收震动,有的烧友则认为系统需要坚实的底子来提供支撑,且因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物理性质均有差异,又催生出了不少“软硬兼施”的避震组合。

以我家的情况为例,音箱是FOCAL劲浪的监听旗舰Trio11,搭载一个1英寸高音单元,一个5英寸中低音单元和一个10英寸低音单元。对于我目前的家用环境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控制住这个10寸低音单元澎湃的能量感。最开始我用的是廉价脚架+钉垫,再加上家里的地板又是偏软的木地板,非常容易产生不良震动,以至于低频的量虽大,但是下潜不够深,而且疲软松散,缺乏能量感。这种情况,很多大神会建议直接在地上加两大块避震板,但这个方案对于客厅的整体观感实在是影响太大,最终被我放弃。后来我听到了泰坦零震台在工作室主力音箱Sopra N2上的表现后,才动了买它的念头。

在同价位众多千奇百怪的脚垫里,泰坦零震台算是颜值和质感拔尖的那一类。实际上,我种草Audio Bastion家的配件,一定程度上就是折服于其颜值和做工。虽说发烧友以音质为最高追求,但是在家用场景,器材和配件的外观对于使用体验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有时候甚至直接决定了家里人让不让买~单个泰坦零震台的重量达到了515克,外壳主体由铝合金和不锈钢构成,通过钛合金螺丝固定,内部通过VS4复合凝胶来吸收上方传来的震动,底下用氮化硅陶瓷球与铝合金板支撑,并加了一层软胶木垫避免刮花桌面和地板。整个泰坦零震台内部的所有空隙,是通过灌沙来填充,因此个头不大的一个脚垫,握起来是沉甸甸的。

整体而言,泰坦零震台采用的手法属于软避震,主要作用是吸收、化解多余的震动,相比刚性较强的硬避震,声音会更柔和耐听,而两端延伸和信息量就会略差一点,因此大家在选择避震方案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家系统的声音风格来考虑。我的最终方案是先在音箱和架子之间加了一层花岗岩板,既能增加重量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能作为硬避震手段;脚垫就选用软避震来增加乐感和宽松度,实际效果调和得很不错。相比原本的廉价脚垫,泰坦零震台对于低频凝聚力和背景纯净度的提升极其明显。在去除了多余震动之后,整套系统的音色变得更加干净透明,低频更有弹性,不再松散拖沓,中频保留了原本饱满丰润的音色,并且更加细腻。

解决了音箱避震之后,接下来就轮到CD机了。工作室的CD-T35选择直接在底下垫了3个泰坦零震台,既能更好地散热,也起到了避震效果。但我家的情况还要更复杂一点:既要解决OC-93 CD播放机的避震问题,又要提升前级Burson Soloist Voyager的散热效率,最好还能把杂乱的台面整理得顺眼一点,这就不是几个垫子能解决的了~~虽然Burson自家就有Mothership这种双层支架可选,但那毕竟只是针对类似Voyager这类常规体积的台机打造的桌面架,对于OC-93这种庞然大物是完全支撑不住的。

看了一圈下来,我最终还是决定直接上Audio Bastion的TEMPO DX桌面机架,将OC-93和Soloist Voyager一上一下地放置,并在机架底下放4个泰坦零震台。这样一来,Soloist Voyager不再贴着桌面放置,留出了充足的散热空间,且OC-93的避震问题得到解决,桌面也整洁美观了不少。这里额外提一个点,Audio Bastion基本是官方直销为主,所以像桌面架这类小型一些的组件买回来不合适,即使使用了也是可以直接退货的,相比代购国外小品牌回来不合适闲置,确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决策成本(叠甲:蛋蛋本人并不提倡频繁多件次通过七天无理由规则进行蹭听哈)。

说到CD机的避震,可以说是一个比音箱避震更加细致的问题,也是唱片玩家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CD光盘是通过螺旋状排列的坑槽来记录信息的,相邻坑槽的间距仅为1.6μm(SACD的精度会更高)。

因此,CD光头从这些坑槽中读取数据的过程是极其精细的,很容易受到微小震动的影响,从而产生Jitter,造成失真。而且音响系统在发声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震动,尤其是低频的能量会传递到整个房间,作用于室内的各种物品,传递到CD机等器材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音箱用户要解决的避震问题比耳机玩家复杂得多。多年来,为了做好CD机的避震,品牌和玩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品牌选用造价极高的一体成型金属机壳来最大程度减少震动,有的玩家甚至直接把CD机吊在天花板上……蛋蛋本事有限,没法选用那么浮夸的避震方案,所以还是用了最常规的桌面架+脚垫方案。

说实话,TEMPO DX这个架子对于OC-93的体积而言其实是偏小的,但我的桌面空间着实有限,只能在极限尺寸里选了一个用料扎实,设计比较稳妥的款。受限于价格和大小,这个桌面款肯定是没有自家的大系统器材架那么牢靠,只能说跟我有类似困境的玩家可以参考,空间充裕的玩家就建议直接上大架子了。除了颜值高,工艺好之外,这个架子还有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就是设计足够贴心和人性化——这其实是Audio Bastion家配件的一大特点。像工作室那套经典模块化避震架,还有我家这套TEMPO DX桌面机架,基本上我们拿到手没花多大会就安装完毕了,而且可调节避震座位置和层高、可持续加模块扩展的设计也为后续的折腾留下了充足的调节空间,简直把发烧友的心态拿捏得死死的~

TEMPO DX的避震座结构比泰坦零震台要简单一些,主体是铝合金外壳+不锈钢面板,上方接触器材的位置用硅胶缓冲,内部用不锈钢角锥+避震珠的结构来减少震动。在组装完毕之后,只要将4个避震座调试到位,即便是将OC-93这种庞然巨物放上去,整个架子也是相当稳固的。哪怕OC-93已经比这个架子都大了一圈,但放稳之后,即便用手去推去按,整台机器也是纹丝不动,相当可靠。

从实际试听效果来看,TEMPO DX给整套系统带来的最大提升是背景变得更加安定静谧,音乐中一些之前不那么容易察觉的细节也变得清晰了许多。还有一点比较可贵的是,它和泰坦零震台一样,对于声音的影响极其克制,除了增加纯净度和适当丰富细节之外,对于系统的音色和三频比例基本没有带来太大改变,完整保留了原有的风格,让我只需要感受到直观的“提升”,而不需要再花费过多心思去进行调试。

折腾到现在,看着这琳琅满目的线材,沉甸甸的架子,花里胡哨的钉垫,我不禁感叹,自己终究是成为了“玄学党”的一份子。想当年,我在看到大神们买一个脚钉动辄上千元,一个架子、一条线材就投入数万预算的时候,多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而如今,在亲手搭配和调试过数十万级别的系统,比较过丰富多彩的各类配件给声音带来的变化之后,我才逐渐理解,HiFi本就是“吹毛求疵”的美学。在一套高端音响系统之中,几乎每一个微小环节的变化都会被多次放大,最终成为可闻的“改变”,被我们的耳朵捕捉到。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优质的设备,那么所有“玄学”最终都能通过实际的聆听对比来感受和验证,这就是HiFi的迷人之处。

当然,对于大多数非骨灰级玩家来说,动辄用数千元的脚钉和五位数的架子来验证“玄学”,门槛可能有点太高了。我觉得Audio Bastion家配件比较可贵的点就在于,它们在外观、用料这些最直观最易感知的地方花足了心思,体验又做得十分细致完善。同时,这些配件也绝不是虚有其表的样子货,能够带来可闻的提升,定价也相对合理。即便是对于只想花点小钱试试水的烧友来说,也绝对是“入股不亏”的选择。

0 阅读:1

耳边事数码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