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上海滩爆发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刺杀案,一位日军信任的伪上海市长傅筱庵,在自己戒备森严的府邸中惨遭杀害,而凶手竟是他最信任的厨师!傅筱庵出行时有23名精锐保镖护卫,座驾更是防弹轿车,就连亲人探访都需经过层层盘查。如此严密的防卫,为什么会被一个看似普通的厨师突破?这场刺杀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与精心谋划?是巧妙的内应,还是另有更深的阴谋?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40年10月11日,上海滩的街头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混乱的气氛,报贩们纷纷在巷口、高声喊着“号外”,手中的报纸迅速在群众中流传开来。“号外”上赫然写道:“南京特别市市长傅筱庵,今晨在虹口斯高托路的私宅内遇害,身中数刀,血染床榻。凶刀旁,遗留血迹斑斑。公安部门已展开调查,正全力追捕凶犯。
傅筱庵这个名字在当时几乎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自抗战爆发以来,傅筱庵的身份一直备受争议。他投敌叛国、与日本政客和浪人勾结,出任伪“上海特别市”市长,成为了上海赫赫有名的大汉奸。他的死犹如一颗炸弹,在整个上海滩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交通枢纽迅速加强了戒严,军警遍布街头,几乎每一个行人、每一辆汽车都被检查,上海仿佛进入了战时状态。人们纷纷议论,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这还得从他出生说起。
傅筱庵1872年出生在浙江人,少年时他在私塾接受了基础教育。十五岁时为了生计,他进入一家英国人经营的造船厂工作。在这里他学会了英语,逐渐获得了上司的赏识。几年后,傅筱庵升为领班,负责工人薪资管理,赚得了可观的收入。
一次偶然机会,他结识了商人严子均,后者邀请他管理家族的房地产。通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傅筱庵不仅赚得了更多财富,还认识了清朝末年政治家盛怀宣。盛怀宣与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李鸿章有深厚的关系,因此在政商界拥有极大影响力。
傅筱庵通过关系逐渐进入盛怀宣的圈子,并得到了盛怀宣的重视。他利用与盛怀宣三夫人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民国初期,傅筱庵多次为政府提供贷款,获得了北洋政府的支持,甚至一度欠他230万元。
为了逃避追捕,傅筱庵带着家眷和大量财产向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寻求庇护,成功登上日本邮船,逃往大连。在大连潜藏了数年之后,傅筱庵通过与日本商界人士虞洽卿的联系,借同乡会的关系,向蒋介石请求撤销通缉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悄然回到了上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迅速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傅筱庵不再掩饰自己的投敌立场,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日军,成为伪上海市市长。虽然他没有黄金荣那样的背景,但凭借日本的支持,他迅速掌控了上海,利用职权为日军效力,残暴地镇压反抗力量,暗中协助日军清除抗日分子。
每当夜幕降临,傅筱庵的官邸便成了日军特务机关的指挥中心,他常常与日本军官共商“反恐”计划,展开对上海地下抗日力量的残酷打压。他甚至亲自参与了对八路军、国民革命军以及地下党的清洗行动。上海成为了日军实施暴政的试验场,傅筱庵的名声也因此声名狼藉——他的恶行几乎每周都有新的进展。
正当傅筱庵自认为风光无限时,上海的街头却早已暗潮涌动。来自他故乡镇海的愤怒情绪在日渐升温。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这个背叛者的汉奸行为。蒋介石曾多次在会议上提到要彻底清除傅筱庵这个毒瘤,特别是戴笠,更是誓言要亲自将他从上海彻底抹去。
在1939年“七七”抗战纪念日,民众的怒火再度爆发,集会声讨傅筱庵的罪行愈加激烈。他在镇海的老宅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家门口的牌坊被暴民捣毁,甚至有些人涌入庭院,呼喊着要将这名叛徒绳之以法。
对傅筱庵来说,这些来自故乡的抗议远非空穴来风。他身边的阴云越来越浓,尤其是多次险些遭遇的暗杀,令他无法再保持往日的从容。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1938年11月25日,傅筱庵的车队正在经过一条僻静的街道,突然几名蒙面枪手从暗处开枪射击。傅筱庵的保镖为保护他挡下了数颗子弹,最终保镖英勇牺牲,而傅筱庵幸运地逃脱了死亡的阴影。
有一次傅筱庵在上海的一座寺庙里烧香祈祷,忽然一名年轻的小和尚悄悄接近他,手持匕首刺向他的胸膛。幸得傅筱庵的保镖眼疾手快,将刺客擒获,避免了一场血案。此后傅筱庵愈加重视自身安全,为了确保傅筱庵的安全,日军对其生活和行动进行了层层保护。
在虹口的一处日军控制区附近,日军为傅筱庵选定了一座豪华别墅作为他的官邸,周围的安全布防严密得近乎铁桶一般。傅筱庵每天出入别墅时,总有日本宪兵随时护卫,他还拥有一支由三十名精英保镖组成的私人卫队。尽管这些防护措施一再加强,傅筱庵心中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终有一天会招致报应。
在特工们多次暗杀计划失败后,他们终于意识到,要想成功,必须另辟蹊径。正当陈恭澍愁眉不展之际,他的部下终于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我们已经在傅筱庵府邸内打通了一条内线,计划已经就绪,随时可以执行。”
这条“内线”,正是傅筱庵家中的老厨师朱升源。朱升源来自贫寒家庭,早年在日本工厂做劳工,遭受侮辱,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离开工厂后,他在傅晓春的收留下,成为傅家的仆人,默默效力。傅晓春去世后,朱升源继续照顾傅晓春的儿子——傅筱庵,对傅家忠心耿耿。
然而,傅筱庵投靠日本后,朱升源心生动摇,无法容忍他的背叛。尽管他感激傅晓春的恩情,但看到傅筱庵成为汉奸,朱升源的忠诚开始动摇。他尝试劝说傅筱庵,但被冷酷拒绝,心情跌入谷底。
一天朱升源常去的饭店老板将他对傅筱庵的不满传递给了军统。军统局陈恭澍接触了朱升源,提出为他提供资助,如果他愿意为军方提供情报。朱升源内心矛盾重重,最终决定给傅筱庵最后一次机会。第二天朱升源对傅筱庵痛哭劝告,但被怒斥离开。傅筱庵的拒绝让朱升源心灰意冷,他决定复仇。
1940年10月11日凌晨3点40分,傅筱庵外出应酬归来,朱升源递上了一碗银耳汤,傅筱庵拒绝后便上床休息。待他入睡后,朱升源拿出准备好的菜刀,将傅筱庵头部砍伤致死。
完成刺杀后朱升源并未急于逃跑,而是等到天亮后,骑车假装去买菜,平静地离开了傅家。而傅筱庵的家人直到中午才发现他的尸体。更令人震惊的是傅家周围的保镖和警卫居然没有发现异常,傅筱庵的死似乎没有引起任何警觉。
次日傅筱庵被杀的消息在上海迅速传播,但并未引起公众的同情,反而有人在街头庆祝,称“这个杀千刀的汉奸早该死”。傅的死似乎没有给任何人带来惋惜,甚至连亲近的家人都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感。许多人认为,傅作为汉奸的罪行让他注定要遭到这样的命运。
在幕后策划者方面,有传闻称傅筱庵的刺杀与戴笠领导的军统局上海区长陈恭澍密切相关。虽然之前几次刺杀行动都失败了,但陈恭澍并未放弃,而是决定通过内外结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利用傅家厨师朱升源的习惯,军统巧妙地渗透了他的内心。朱升源是傅家多年忠实的仆人,在无数次与军统的接触中,渐渐被灌输一种思想:作为汉奸的傅筱庵,理应为民除害。
傅筱庵遇刺后日军立即加强了管控,尤其在码头和火车站设置检查站,严格盘查进出人员。日军还增加了便衣特务在法租界等地巡逻,镇压可能的反抗。为了平息事态,日军迅速任命吴铁城接替傅筱庵的职务。吴铁城上任后,重组了上海市政府的安保系统,将警察力量分为治安警察、特别警察和情报警察,增加了内部的相互牵制。
傅筱庵的死对日伪政权的打击远超预期。商界人士纷纷与日伪当局疏远,20多家华资企业将总部迁往香港或重庆。政治上傅筱庵的亲信遭到清洗,尤其在警察系统内,大量高级官员被撤职,军统局的特务力量迅速扩展,李士群接管了傅的情报网络。
在经济领域,日军加大了对上海的经济控制,吴铁城虽试图平衡,但日本财阀大量收购本地工厂和商铺,压迫中国企业主。傅筱庵之死还让其他伪政权官员感到恐慌,纷纷加强了个人防卫。
尽管日军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傅筱庵遇刺案,最终未能查明真相。到了1940年底,表面上的秩序恢复,但内部矛盾愈加激烈,日伪政权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