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生活中,人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话:“我骨架大,显得胖”“她骨架小,穿什么都好看”。
骨架大与骨架小,似乎成了体型胖瘦、外貌美丑的“决定性因素”。
“骨架大”的人真的更容易胖、更不健康吗?
“骨架小”的人就一定健康吗?
今天,骨科医生来给大家做个详细解答。
骨架大小到底指什么?所谓骨架大小,其实是指人体骨骼的“总体框架”。
骨架大的人,骨骼更粗壮,肩膀更宽,手腕和脚踝的周长也会稍大些;而骨架小的人,骨骼较为纤细,整体看上去更“秀气”。
但骨架大小并不只是视觉上的区别,它还与骨量、骨密度和骨骼健康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骨架就像房子的“钢筋结构”,大骨架相当于用更粗的钢筋建造的房子,小骨架则用的是细钢筋。
钢筋的粗细影响房子的结构,也会影响房子的耐久度。
骨架的大小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骨架大小是天生的吗?骨架的大小,主要由遗传决定。
父母骨架大的孩子,往往骨架也不小;父母骨架小,孩子骨架一般也偏小。骨架的发育还受到营养、运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小时候营养充足、经常运动的孩子,骨骼会更粗壮,骨架可能更大;而长期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的孩子,骨骼发育会受到抑制,骨架可能偏小。
骨骼发育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一般到20岁左右,骨骼的长度和大小基本定型。之后,即使通过锻炼增加肌肉量,也无法改变骨架的大小。
骨架大的人更容易胖吗?有人觉得“骨架大的人更容易胖”,其实这是个误解。
胖瘦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决定,和骨架大小关系不大。
如果骨架大的人脂肪多,看起来确实会更“壮实”;但如果骨架大的人脂肪少、肌肉多,身材反而会显得更结实、更匀称。
骨架大的人确实比骨架小的人体重略高,这是因为骨骼本身的重量占了一部分。
一个骨架大的人骨骼可能重12公斤,而骨架小的人骨骼可能只有9公斤。即使脂肪和肌肉含量相同,骨架大的人也会比骨架小的人更重。
判断胖瘦不能只看体重,还要看体脂率。骨架大的人如果体脂率正常,体型一样可以很健康。
骨架小的人更健康吗?骨架小的人看起来纤细苗条,但并不代表一定健康。
骨架小的人骨骼更轻、更细,骨密度可能也更低。如果不注意保养,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更高,发生骨折的概率也更大。
骨架小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补钙: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骨架小的人要注意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比如喝牛奶、吃豆腐、芝麻酱和小鱼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适量晒太阳: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每天晒15-30分钟太阳,有助于骨骼健康。
力量训练: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尤其是负重训练,比如快走、爬楼梯、举哑铃等。
骨架小的人如果不注意这些方面,年纪大了可能会因为骨密度低而出现驼背、骨折等问题。
骨架大的人有哪些健康风险?骨架大的人骨骼更粗壮,骨密度通常也较高,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但骨架大的人也有一些健康隐患,比如:
关节压力大:骨架大的人体重通常比骨架小的人高,这会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容易引发关节炎。
心血管疾病风险:骨架大的人如果体脂率较高,可能伴随内脏脂肪堆积,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骨架大的人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让关节和内脏承受过大的压力。
如何判断自己的骨架大小?想知道自己是骨架大还是骨架小,其实可以通过测量手腕周长来大致判断。手腕周长和身高的比例可以反映骨架大小:
男性:手腕周长小于16厘米为骨架小,16-18厘米为骨架中等,大于18厘米为骨架大。
女性:手腕周长小于14厘米为骨架小,14-16厘米为骨架中等,大于16厘米为骨架大。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骨架大小还可以通过专业仪器测量骨密度和骨量来评估。
骨架大小与健康的关系从医学角度来看,无论是骨架大还是骨架小,健康的关键在于骨骼是否强壮、体脂率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骨架大小本身并不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骨架大的人,骨骼强壮是优势,但要注意控制体重,保护关节健康;骨架小的人,体型苗条是优势,但要注重补钙和增强骨密度。
如何保护骨骼健康?想要骨骼健康,无论骨架大小,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均衡饮食: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虾皮、芝麻酱等;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三文鱼等。
坚持运动:是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对骨骼健康更重要,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戒烟戒酒:烟酒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吸烟饮酒的人骨密度往往较低。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早发现骨质疏松问题。
总结“骨架大”和“骨架小”各有利弊,不能简单说哪种更健康。
骨架大小主要由遗传决定,改变不了,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骨骼更强壮、身体更健康。
无论你是骨架大还是骨架小,都别过于纠结。与其羡慕别人的骨架,不如从现在开始,科学饮食、规律运动,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实用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密度与骨质疏松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营养学会《居民膳食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