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说,他和女朋友分手了,起因就是女朋友一次又一次的试探,让他很累。异地恋时,女朋友跟他说家里进贼了,朋友冒着被老板辞退的风险,连续驾车四个多小时,赶到她所在的城市。结果,到了之后他才发现,女朋友对他撒了谎,目的就是为了测试他到底是不是在乎她。
信息得秒回,加班得报备,每天还要变着法的夸女朋友好看。如若一个没做好,女朋友就会各种作,不厌其烦地对他各种试探。他是不是不爱她了?他的心里是不是有了别人?可是,他们刚在一起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呀。
是什么时候变了呢?
几百条回答里,各有各的心酸。TA的爱是突然消失的吗?似乎也不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情也不是一下子就变淡的。其中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夏子是一位悲观的姑娘,本以为谈了恋爱,有了爱情的滋养,她就会变得乐观一点。可是,正好相反。刚开始时,因为受多巴胺的影响,两人如胶似漆,总有聊不完的闲天。每当夏子有负面情绪时,男友总能及时的捕捉到,并给予她体贴入微的安慰。
可是,相处久了,两个人并没有变得更加默契,反而隔阂越来越深。男友不愿再听夏子诉说她的负能量事件,夏子也不再主动找男友聊天。最初浓情蜜意的两个人,最终也只落下个分道扬镳的结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上将亲密关系分为三个阶段,即热恋期、过渡期、稳定期。在热恋期,男女双方很容易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是因为背后有其对应的生物学基础。当一个人陷入热恋时,大脑就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多巴胺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的另一半,是过度美化的,是自带光环的。比如,一个不太讲究卫生、且口吐脏话的人,在热恋期,你都会觉得有些可爱。所以,才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说。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多巴胺的浓度并不是一直居于高位的,它只能持续6-48个月。
热恋期过后,亲密关系就会进入过渡期。
过渡期又被人称为“平静期”,在这个时期内,男女双方会对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和调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时期内,双方的亲密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上升的趋势,只是双方的满意度和付出成本较之前有所下降。
简单来说,过渡期是一个去光环的过程。之前你觉得无伤大雅的小习惯,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 。比如之前你可能会觉得“不讲卫生、口吐脏话”有点小可爱,如今它可能成了你忽视不了的恶习。
在过渡期内,我们很容易出现分手的情况。美国婚姻和家庭专家约翰·戈特曼曾提出过一个“情感账户”的概念。
他把夫妻、情侣之间的感情比喻成一个账户,夫妻/情侣之间每做一次关心、体贴等增进感情的互动时,都相当于在往这个账户里存钱。互动越多,情感账户里的存款也就越多。当夫妻/情侣之间出现压力或者冲突事件时,能起到的缓冲作用就越大,两人就越容易度过难关。
反之,情感账户里的钱越少,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就越容易出问题。因为基数太小,原本很小的矛盾,都有可能是在透支账户,进而成为感情破裂的导火索。
以朋友分手为例,如果他和女朋友经常互动,往情感账户里存钱,那么他们就不会走到分手的地步。反之,他们的情感账户就会出现亏损,感情也会随着情感账户的减少而逐渐下降。
只有顺利度过了过渡期,才会进入到稳定期。双方在过渡期经历了熟悉、磨合后,关系投入水平和满意度会在这个时期缓慢上升,亲密度也会持续稳步增加。
这让我想起了卡夫卡在《城堡》中说的一段话,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深以为然。感情也是如此,闹得太凶就会一无所获。所以,说到底“你”才是一切关系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