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柴胡。
柴胡,即便你没有用过,但一定有所耳闻,诸如发烧时候吃的小柴胡颗粒,用于胆囊炎的大柴胡颗粒,疏肝解郁的逍遥丸等等。
那么,柴胡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不妨花两分钟,听远志娓娓道来:
疏散退热每逢岁末,都多为流感的高发期,有些人发起烧来,一会儿怕冷,一会儿又怕热,仿佛寒与热交替着侵袭着我们的肌表,中医称之为“寒热往来”。
《类证活人书》:“往来寒热者,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简单讲,就是体内阴阳失衡,一会儿阴不足,一会儿阳不足,以致一会儿怕热,一会儿怕冷。
那寒热往来是怎么来的?
首先啊,中医将风寒大致分为表证和里证,然,除了表里,还有一些难以界定的位置,八纲辨证将之称为“半表半里”,脏腑辨证中通常归为“肝胆”,六经辨证中称之为“少阳”。
是故,寒热往来,乃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而致。
所以啊,有时候发烧感冒,头痛脑热,自己吃了一些退烧的西药,可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没嘚瑟多久,热度又上来了,反复发烧,总不是办法,无奈之下去了医院,医生常常会给你开一个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顾名思义,里面的君药正是柴胡。虽然起效较慢,但却不易反复发作,正是因为柴胡进入到体内,正一点一点地把半表半里的邪气清除。
此外啊,小柴胡颗粒里的黄芩长于清热解毒,配合柴胡共奏和解少阳之功,寒热往来的症状自然就得到了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柴胡和黄芩的组合,也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柴胡类方不变的核心。
《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柴胡
黄芩
清胆截疟柴胡不仅善清半表半里之邪而治寒热往来,
柴胡还入胆经,常用于治疗疟疾所致的虚热,具有清胆退热而截虐之效。
《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柴胡
疏肝解郁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
曾有朋友和远志抱怨,明明自己还是单身,可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一个是容易的。
而长期的情绪压抑,就像是胸口的一块大石,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中医讲啊,肝五行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说的是肝就像是树木一般,树干曲直向上,树枝错落有致,一副欣欣向荣,蓬勃伸展之状。
若是肝气受遏,生长不得而失于疏泄,体内气机郁结于肝内,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接地气的讲,就是我们常说的憋屈。
柴胡味辛而主入肝经,辛善行散,是故,柴胡尤善梳理体内郁结之肝气,助肝疏泄之功,而起解肝郁之效。
此外啊,柴胡还常常和白芍配伍在一起使用,柴胡善疏肝气,白芍长于养肝血,气行血行,肝郁何来?
白芍
调经止痛柴胡还可用于改善女性朋友月经不调的问题。
中医讲啊,肝藏血,主冲任二脉,冲主血海,任主胞胎。
肝又被称为罢极之本,说的是肝具有耐受疲劳,而调动全身运动的根本。肝血不足,自然无法濡养冲任二脉,身体自然也就出了问题。
因此啊,还是一个道理,用一些柴胡,配上白芍,疏肝气,养肝血,冲任得以滋养,问题也自然得到了改善。
柴胡
升阳举气《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说的是人体的清阳之气当向上升清,
然,有些人气虚而无升举之力,中医称之为气虚下陷,主要的症状包括有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或者呢,常常觉得有气无力,气短。
这个时候,用点柴胡准没错。
柴胡主入肝经,善疏肝气,肝属木,木曰曲直,是故,柴胡长于升举清阳之气而举陷。
然,单味的柴胡势单力薄,未必能完全改善脏腑下垂之证,因此啊,在治疗气虚下陷证时,常常拿柴胡配伍上升麻,黄芪等同样具有升阳举气功效的药材。
升麻
黄芪
讲完了柴胡的功效,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该怎么用?
1、柴胡轻清升散,宣透疏达,生柴胡即可将半表半里之邪驱逐出体外,是故,和解退热宜生用。
2、中医认为,酸可入肝经,是故,疏肝解郁宜醋制。
3、蜂蜜入脾经,又具补中润燥之功效,此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是故,升阳举气当蜜制。
4、中医讲,酒制善活血化瘀,是故,行血调经应酒制。
5、鳖血可助清退虚热,是故,清胆截疟宜鳖血拌炒。
柴胡虽功效多多,但也并不是人人都适用的,那么哪些人需慎用柴胡呢?
我们说,柴胡入肝经,善升阳举气,是故本就肝阳上亢、或者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的人群并不建议使用。
柴胡不仅只是治伤寒,更是杂症之良药,比如疮疡,淋巴,腹胀胁痛,食积,肝胆湿性关节炎,气郁血淤,痛经,方组不少柴胡。关于胆囊炎,单方一味生草药治愈,并及有胆结石。中医药高手不愧在民间。
先用各半汤再用小柴胡!
好文分享一下你的时候,
[点赞]
好文分享一下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