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常规赛已经开始了1个多月的时间,联赛也进行了三分之一,很多球队迫于成绩压力开始着手更换赛季前准备好的储备外援。
就在昨天,CBA公司对外宣布了两条更换外援的通告,新疆伊力特用米卡替换大外斯托克斯,四川男篮则是用汉斯布鲁代替了大外罗宾逊。截止到目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有11支球队更换了外援,更数量多达14位,也就说有的球队已经更换了2位外援。这14名被更换的外援中,有6位是因为表现不佳被直接拿下的。
本赛季CBA在外援方面的政策又有改变,最标志性的就是增加了外援试用期,就是在外援签订的合同中分为月保障和或场次保障。如果是按月签合同,前两个月属于非保障合同,如果表现好久会正式留用,合同转为保障合同;按场次签合同,前20场属于非保障合同,若随后被留用则转为全保障合同。
最新的外援政策是保护俱乐部的利益,防止像上赛季新疆大外闹情绪出工不出力、耍大牌的现象,有效的维持对内的竞争情况。这一点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今很少能听到或看到CBA外援耍大牌的新闻,因为稍微表现不好就有可能被裁掉,在球场上也不再是只进攻防守中也很拼命。因为如果表现不好,就有好几个外援等着来试训把你顶替掉,外援在CBA也有极大的危机感,哪有时间去耍大牌?但是政策的弊端就是让CBA失去了对大牌外援的吸引能力,例如上赛季表现非常不错的弗雷戴特和布兰登·保罗就选择不再与俱乐部续约,转投其他联赛。总的来说,新的外援政策利大于弊。
最先开启外援更换的是有青年近卫军之称的深圳男篮,新赛季开赛一周他们就用上赛季的老将拜克斯顶替一直无法融入球队的杰克逊,随后深圳男篮一扫四连败的阴影,球队也不如正规。仅隔一天,隔壁的广州队就用亨特替换了赛克斯。这两只球队更换外援稍微有点早,但是随着比赛不断深入,比赛越来越激烈,不少外援开始出现伤病情况,让CBA迎来了一波外援更换的浪潮。先后有山西、福建、浙江广厦更换了外援,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请来了斯塔德迈尔、广厦请来了法里德,这在CBA是绝对的大牌外援。
到了十一月下旬,广州队再次不甘寂寞,把拿下的赛克斯再请回来,这次顶替的是尼克尔森,有意思的是距离上一次更换外援仅5天后,广州队再次把之前换上的亨特用尼克尔森替换,自己早早的把三个更换外援的机会用掉,典型的自己把自己玩死。与此同时同曦大圣用“小熊”亚布塞莱替换了大外亚克力查。
进入十二月后,又一波更换外援的风潮来临。首钢用尤杜替换了“大汉”,上海久事用麦卡勒姆顶替纳纳利,深圳用马丁替换大外穆罕默德,随后新疆和四川也更换了自己的大外援。仅仅一周的时间,先后5支球队更换外援,绝大多数是更换大外援,可见CBA球队对大外援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开赛一个多月,如此大面积的更换外援的情况在CBA实属罕见,有趣的是广州更换了3次,深圳更换了2次,同患难的哥俩。而且大部分的外援更换时因为球员表现太差或者是无法融入更新的比赛技战术。
马上就要进入元旦,又一波更换外援的浪潮要来临。最近又传出很多更换外援的小道消息,比如说唐纳德-斯隆和兰多夫-莫里斯前往首钢试训、NBA76人队的阿内特-穆特里已前往广厦试训等等。
CBA常规赛已经进入到三分之一赛程,为了提高成绩各支球队开始了暗流涌动,着手更换自己的外援。天越来越冷,CBA外援的寒冬也越来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