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太监真有净身不彻底的?一名宫女道出了鲜为人知的真相

五姐观 2023-11-27 13:41:48

在明朝以前,太监被称作宦官,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而设立的职位。

人们不禁要问,紫禁城里那么多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

1991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宫女谈往录》通过宫女荣儿之口,揭示了其中的真相。

谈及太监净身的过程,清朝时期,京城的净身圈子中,方砖胡同的小刀流和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最为专业,手艺精湛。

他们两家都拥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阉割设备。

然而,这两家机构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中沦陷之后才被废弃。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想进宫当太监,就需要前往这些专业的净身师处报名,然后进行身体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净身手术。

净身师会要求净身的人在手术前一天不能进食,术后一天之内也不能排便。此外,准备一个月的口粮、玉米棒、芝麻秸、窗纸、臭大麻叶子、猪苦胆等物品也是必要的。

在所有准备就绪之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手术。

操刀的师傅通常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成功率较高。

手术的第一步是将一个煮熟的鸡蛋塞入被割人的嘴中,虽然疼痛至极,但割者喊不出来。

然后,劲力用于将肚子挺起来,小肚子往外鼓,同时使用准备好的猪苦胆片止血消肿。

净身师的手艺至关重要。

如果割得太浅,需要继续割,这就需要再次手术;

如果割得太深,形成的“塌陷坑”将导致解小便时的不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太监都有尿裤的毛病,这些都是手术后遗症的缘故。

因此,选择专业的净身师非常重要,以免手术留下后遗症,让人终生痛苦。

割下来的部分由净身师保管,并经过技术处理,使之不会变质,连同净身契约一起封存起来。

净身师清楚,这东西只是他代为保管,无论搁置多久,主人总会来赎回。

对于太监的生活,每个朝代对其管理的严格程度不同,赋予的权力也有差异。

清朝宦官制度始于顺治帝时期,即清军正式入关之后。

尽管太监的权力在后宫嫔妃中有所体现,但清朝太监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然而,太监与女人如何谈情说爱呢?

有传言称,宫中出现了净身不彻底的太监。

虽然太监的权力和地位在某些朝代超过了大臣,但到了清朝后期,太监的权力已被大大削弱。

然而,即使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慈禧与太监之间的桃色新闻仍然不断传出。

据称,当年慈禧身边有一名长相俊美的太监,深得慈禧宠爱。

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净身不彻底的太监与慈禧的传闻。

然而,此事传到同治帝那里后,为了保护皇室的名声,那名太监被杀害。验尸结果表明,这名太监的确是净身人员。

慈禧也曾被传出与太监有染的桃色新闻。

太监的生活在每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在唐朝、宋朝和明朝,曾经发生过太监专权的情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现象逐渐被淘汰。

虽然太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仍有许多人梦想通过这种途径升官发财。

太监也希望自己割下的骨肉能回归自己身边,这也是太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因此,他们常常为自己找一个过继子,保证自己的血脉传承。

对于太监来说,骨肉归家才是最踏实的,也是最大的喜事。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落叶归根”。

无论你走到哪里,即使跑到天涯海角,但当你老了,跑不动了,你还是要回家,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谁也改变不了。

即使太监们在外打拼了一生,但老年,他们还是要回归故乡,用家乡的黄土埋葬,与父母长眠在一起,这才是最踏实的归宿。

许多太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攒下一些钱财。

当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会为自己找一个过继儿子,为生活提供依靠。他们总希望能够赎回自己割下的骨肉,因为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为了赎回宝贝,太监会托付当地的头面人物前去净身师那里,带上礼物探望。净身师会迅速判断出对方的排场并提出高昂的价格。

毕竟,等待多年的时机终于来临,太监也心甘情愿花钱买颜面。

在正式的迎升仪式上,太监和过继的儿子将宝贝放入红色托盘中,庄重地前往坟地,伴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声音,体现出隆重的仪式感。

这样的仪式里,太监多年的辛苦和屈辱得到了一种解脱,他们为自己的骨肉重新回到身边感到无比幸福。

太监趴在祖坟上,抓着土地痛哭流涕,他们告诉父母,他们从未忘记,如今终于赎回了自己的骨肉。这种感人的仪式令人动容,太监与坎坷的人生经历、历史的长河一起尘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太监及他们的生活也将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恩济庄是太监聚居的地方,曾经形成了庞大的太监墓群。

根据1958年的调查统计,恩济庄坟地埋葬了2700多名太监,是全国罕见的清代太监墓群。然而,如今大部分石雕、石碑已经消失,墓群地面上修建了住宅小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太监及其生活终将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尘埃。

5 阅读:4258

五姐观

简介:那山,那水,那风景,还有爱听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