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获访俄邀请,美俄升温对华有何警示?

邱震海 2025-02-14 10:02:23

各位朋友,大家好。

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在当天分别与普京、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并称这标志着俄乌战争正式开始和平谈判。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这件事情内部情况到底如何,双方可能达成什么交易?

第二,未来的和平计划以及长期走向如何?

第三,谁是最大的赢家和输家?

第四,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有哪些?

由于篇幅原因,加上会涉及到一些对我们自身国际状况的分析和思考,第四部分内容不一定能完全展开。

接下来,我们先基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和个人推理,就前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01

首先,这件事情并不令人意外,无论是特朗普上任前承诺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还是上任之后美国俄乌问题特使私下进行的运作,且我之前已经向大家透露过,美俄私下可能已经谈得七七八八。

所以,特朗普当下宣布与普京和泽连斯基分别通话,并不令人意外。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两通电话是不平等的。

特朗普与普京是谈,与泽连斯基则是通报,即特朗普拿胁迫泽连斯基同意的条件与普京谈,问普京接不接受。

而现在的情况说明,普京明显是接受的。当然,我之前曾说过,普京也有可能不接受特朗普的条件,会继续谈。

反过来说,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之间就是通报,基本没有谈的空间,无非就是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全归俄罗斯。

众所周知,最近美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与欧盟谈话时已经明确表态,乌克兰想要回到2014年前的边界是不可能的。

2014年之前的边界是什么?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普京在短短十天内将克里米亚从乌克兰土地上拿走,而过去三年乌克兰希望实现的战斗目标,恰恰就是不仅打败俄罗斯,还要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手中拿回来。

但没想到的是,现在不仅克里米亚要不回,乌东四州也落到了俄罗斯手里。

而在领土归属问题上,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基本不存在谈判,完全就是通报。

特朗普通报的底线和筹码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经济胁迫,即威胁泽连斯基,如果不答应,就全方位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且美国之前提供的援助,乌克兰也必须偿还。

对于乌克兰这个已连续三年遭受战争灾害的国家来说,这显然是无法承受的。

因此,特朗普就提议乌克兰,可以用矿产资源来偿还,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免费向美国提供矿产,以支付过去几年的军事援助。

这无疑是一种经济胁迫手段,在特朗普看来很正常,但在西方主流社会看来,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然而,当前特朗普是美国总统,所以对乌克兰来说是通报,对欧洲各国以及北约而言,特朗普也完全没有商议的打算。

下面有一个小问题,中国是否参与了此次事件?

坦率地说,目前我们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这件事有中国的参与,所以这部分可能是一个开放话题。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中国参与其中,或者至少有部分帮了美国的忙。

02

第二个问题,未来的和平计划以及未来的走向可能到底是什么,大致有两个方面。

其一,根据之前所述的脉络,基本可以看出,普京将之前占领的土地,无论是乌东四州还是克里米亚,都不会归还给乌克兰。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地区的主权归属是已经确定,还是存在争议呢?目前,我们尚不能得知,这需要进一步观察。

与此同时,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将从2月14日开始举行。而在这个会议上,各国的外交和战略领导人都将出席,俄乌问题是绕不开的话题。

因此,从今天起,请大家密切关注这个峰会,同时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向大家提供很多通报、评论、解析和前瞻性的内容。

言归正传,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俄乌和平计划基本上包含了乌克兰以土地换取和平,但是否要以主权换和平,目前尚不清楚。

此外,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此前有传言称,乌克兰曾被要求承诺20年内不加入北约,但就目前来看,这一条款可能会被取消。

而关于这一切结果如何,或将取决于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或是之后特朗普方面公布的和平计划。

那么俄乌战争背后的模式究竟是怎样定义的?是朝鲜战争模式还是其他模式?这里关键看双方能达成怎样的协定。

而我认为,俄乌两国可能无法签署和平协定,而是达成一个停战协定,也就是朝鲜战争模式。

朝鲜战争模式的核心在于一切未定,不仅包括主权和领土的归属,还包括这场战争是否已经结束。

所以这次最差的结果,就是双方达成了停战协定,也就是采用了朝鲜半岛模式;而较好的一种方式,则需要双方一锤定音。

03

第三个问题,谁是俄乌问题中最大的赢家和输家呢?

表面上看,俄罗斯似乎是赢家,但实际上,俄罗斯仅赢得了全部目标的六分之一。此话怎讲?

回想三年前,俄乌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我深入剖析过普京的三大战略意图,分为短期、中期、长期。

短期目标是征服乌克兰,使其臣服于俄罗斯,并使其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

中期目标是在实现短期目标之后,俄罗斯要在欧洲大陆的安全问题上,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平分天下,因为普京认为欧洲的安全秩序不容分割。

最后一个目标也即长期目标,即达到彼得大帝在欧洲和欧亚大陆上的目标。

就现在来看,从普京大的目标往后推,三个目标目前只完成了半个目标,即乌克兰被迫承诺不加入北约,但乌克兰并未对俄罗斯臣服,也并未被俄罗斯吞并。

对此,如果我们将普京的三个目标细分为六个小目标,那么普京只实现其中六分之一的目标。

因此,如果以量化的标准来看,普京并不是其中最大的赢家。

那最大的赢家是谁?是特朗普本人或特朗普团队,以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目前看来,无论是克里姆林宫和白宫发布的新闻,还是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特朗普本人的说法,都在竭力宣扬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个人友谊,以及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友谊,尤其是普京已经向特朗普发出了访俄邀请。

还是那句话,在最近的美俄互动中,中国有没有帮上忙我们不得而知,我希望中国有策略性地帮忙,但从目前美俄反映出的氛围来看,显然对中国相当不利。

关于这一点,我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大家可以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我们有关部门也要保持高度注意。

那么,谁是最大的输家?

表面上看,乌克兰似乎是最大的输家,我刚才也说了特朗普对于乌克兰,完全是通报,而不是谈判。

但实际上,最大的输家是欧洲和北约,毕竟他们三年打了个寂寞。

且历史最讽刺的点在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打响后不久,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德国联邦议会发表了一次演讲,称“历史性的转折点出现”,当时他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但就在俄乌战争爆发三周年的前一天,即2025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会将举行大选,朔尔茨将正式下台。

这可能是巧合,但也许是历史的一个讽刺。

此外,在特朗普解决俄乌冲突问题后,他将如何处理欧洲盟国与北约的关系?

众所周知,第一任期中,特朗普与北约和欧洲盟国的关系极为紧张,这一次也不例外,甚至可能会更加紧张。

原因在于,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上任后,相较于八年前,欧洲整体社会基础变得更加保守和“向右转”,所以特朗普现在有更多、更重的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走向之外,这些问题折射了什么?

第一,从特朗普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看,需要各国领导人都向他看齐。

坦白说,就是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同时要不按常规出牌,打破传统思维,这在过去二三十年的俄乌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且此次特朗普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样如此。

但关键问题在于,俄乌战争因何而起?

这其实也是三层,首先以泽连斯基为代表的乌克兰当代领导人,无法把握小国大外交,明知无法摆脱俄罗斯这个大国的影响力,却仍然选择向西方靠拢。

要知道,小国大外交并非是一定要靠着俄罗斯,而是必须搞平衡,从这一点讲,泽连斯基是活生生将他的国家和人民送进了战争的火坑中。

其次,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乌克兰内部出现了两批不同的政治派别,分别受到亲俄和亲西方力量的支持。

而往长了说,那是西方犯下的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三十多年,冷战结束后,西方虽然已经容纳了俄罗斯,但依旧对其不放心,并不断挤压其战略空间。当时的俄罗斯是忍气吞声,但这种压抑的情绪最终会爆发。

当时的西方为什么对俄罗斯不信任?原因有两个,一是战略利益上的不信任,二是文化和文明上的不信任。

0 阅读:78

邱震海

简介: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