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国内寺庙普遍敛财,而西方教堂却救济穷苦百姓?

前路漫漫远兮 2025-02-23 15:58:45

有人说,为什么感觉国内寺庙普遍敛财,而西方教堂却救济穷苦百姓?

我负责任的说,汉传和尚们绝对是宗教界的良心。挨过封建铁拳之后,老老实实放高利贷,不会越雷池一步,顶多蓄养佃户,圈点地,念经还算诚恳。而南传佛教国家比如缅甸、柬埔寨、泰国,僧王是可以和国王平起平坐的。日本和尚在战国时更是封疆裂土,成为一方大名,暴打公家武家不在话下。所以说,汉传和尚放高利贷和天主教的十一税、赎罪券比起来,谁也不要说谁龌蹉。

而且谁说佛教没有做慈善?《佛说诸德福田经》: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令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

梁武帝创办“孤独园”:梁武帝萧衍依托佛教创办了我国首家慈善机构——孤独园,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和无人赡养的老人,并负责为收养的老人料理后事。

僧祗粟制度:北魏时期,每逢丰收年,由人民以谷物缴纳僧曹公署,以备饥荒时赈济饥民之用。这些僧祗粟储存下来,若遇荒年,可供赈灾之用,待丰收年时,再归还寺院,平时则加以活用,作为资助平民之用。

无尽藏院:隋唐时期,创立三阶教的信行法师于长安化度寺创立称为“无尽藏院”的金融机构,将信徒奉献的财物贷与他人,用以救急济难。

为什么你会觉得基督教会行善,这是因为政治力量的缺失。基督教做的这些慈善,修桥补路、甚至是收税、修建水利工程,这些难道不应该是政府的活吗?因为古代欧洲国王或者领主不能掌握基层,没有能力去做这些事,自然会被其他势力填补进来。

在古代中国,宗教在庙堂之上干不过皇权,在地方干不过宗族,自然显得它们没做什么事了。今天,在一个世俗国家、现代国家,宗教要是只钻营钱,那真的是最好的了。

至少你不会觉得某些人是神的代言人,不至于被他们卖了还帮他们数钱。

佛平等众生,佛救有缘人,所以佛救不救你,不在佛,而在于你,换句话说,你过的好是佛的功劳,你过的不好不是佛的错,是你自己不虔诚是自个做事还不够,一句话好事是佛的贡献,坏事是你自个的事,佛没办法救你,从来没有救事主,只有靠自己[大笑]

有人说:“我去年本命年,其实过得挺不顺的,被车撞了,失业,手机被偷了,家里也不顺……朋友还让我去寺庙烧香拜佛,但是像我这么抠门的人,让我去给寺庙送钱不是割我的肉吗?想想还是不去了!今年不就好转了吗?我还是信自己比较好,这样更省钱!”

美国电影《人鬼情未了》里面,那个神婆去教会,里面的教会工作人员拿一个长把网兜,伸到做祈祷的人面前要奉献的情节还记得吗?神婆万分不舍的把钱扔进去的情节,现在还记得呢。其实西方入侵其他国家之前,都是让教会的人以传教的名义进入他国,收集情报,搞分裂,然后军队才会跟进。

记的学的历史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是他们好,是皇权更厉害,中国有道教文化,修今生不修来世。

如果你是在2000年之后去欧洲,你会在教堂的每一个座位上都看到捐款倡议,门口更是让你买蜡烛花些钱。教堂维持不了了。

宗教在俗世的经营由俗世政府掌控是必须的。政教分离也是必须的。

说到底,人类依然在探索未知,依然是无助时虔诚,得意时张狂。所以宗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用,凡事不要过就好。

第一不要盖新庙,庙够多了。

第二寺庙香火应该纳税,宗教也是一种职业,信众的钱应该用于社会福利和保障,才是布施和功德。

第三,寺庙不可以驱逐服务十年以上的老年僧侣,不能因为不是方丈,干不动活,捐不出钱就踢出门任其生死,这个绝对不能接受。干出这种事的寺庙不得佛祖和诸菩萨庇佑,也不会有香火灵验。

0 阅读:20

前路漫漫远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