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与混凝土搏斗的现场,人命却成为赌注。当建筑轰然倒塌,扬起灰尘与恐惧时,背后隐藏的,不仅是监管的失职,还有生命的抉择。这一切的起因,要从37年前说起。
一、37年前的骄傲之作
1996年7月,大连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作为当时技术领先的钢结构建筑,它使用的钢材高达13000吨。中心三脚架钢材厚达9厘米,结构牢固。这座建筑原本计划使用寿命达百年,是当地的骄傲。如今,它沦为拆除工人机器的玩物。
当地政府去年10月底宣布,将在此清场建设商业综合体。从11月起,拆除工作陆续展开。工人们采用机械化方式,一点点啃噬着这座建筑。而监管方面,似乎并未将安全放在首位。
二、事故当天:机器出错或人为失误?
2月20日17时,天色已暗,建筑顶端突然发出隆隆巨响。紧随其后的,是结构整体坍塌,扬起的灰尘遮蔽了视线。等灰尘落定,四名工人已埋入废墟。随后,建筑继续坍塌,现场狼藉。
拆除中什么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坍塌事故?有工人表示,可能是机械操作失误,碰撞到承重部位,导致结构失稳。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偷工减料或监管不力。无论如何,在机器与建筑的博弈中,脆弱的生命已成最终受害者。
三、6天后才公布事故详情
然而,事发6天后,仅少数媒体报道过事故,且很快删除。多数民众并不知情。直到2月26日,有关部门才发布通报,公布事故原委。
通报上指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但对于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却只字未提。同时,通报要求地方监管部门做好后续善后工作,并表示将约谈相关责任人。
四、建成仅37年,结构为何已不牢固?
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后,更多疑点被指出。最主要的问题是,作为技术领先的建筑,它建成仅37年,结构却已不再牢固,为何?
理论上,钢结构建筑使用年限可达百年以上。这种情形似乎不太寻常。究竟是拆除公司为赚快钱,采用不当拆除方式导致?还是建造时就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亦或是后期监管中,存在监督不力的情形?这些疑问都有待进一步调查。
五、16人被控制 曾历史中存在类似案例
与此同时,已有16人被警方控制,接受调查。其中几人疑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有报道指,该负责人是本地建筑业老板,从业几十年从未出过事。他否认是偷工减料导致事故发生。
对于公众而言,建筑安全事故并非首次出现。2022年,我国另一城市也曾发生过类似拆除时坍塌事故,导致多人死伤。事后调查发现,存在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以及施工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
我们不得不问,难道历史的教训尚不足以让有关方引以为鉴?
六、谁为生命担责?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项目现场原本就未设置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恐怕是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在利益与安全间寻求平衡,是每个建设项目都需要面临的难题。但是,当生命安全出现威胁时,后果令人难以接受。在此,我们呼吁有关方必须正视安全问题,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七、公众的疑问
有网友说,希望有关部门公布事故原因,并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这是民众最关心、最直观的问题。
也有网友说,这起事件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拆除改造工作中的监管漏洞。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严密的安全措施,避免悲剧重演。
还有网友说,在利润追求下,工人的生命权益往往被忽视。需要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人文关怀,共同守护每一个建设者的生命。
八、重视安全,共护生命
收获成就的背后,往往埋藏着牺牲与痛苦。大连会展中心的建成是一座丰碑,但在拆除过程中,却因一时疏忽或监管不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
没有生命的安全,一切繁荣都是空中楼阁。在快速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背后的建设者亦是血肉之躯。只有让他们远离危险,建设才能万古长青。
我们呼吁大连方面全面彻查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并在今后项目中,将安全防护放在首要位置,为工人筑起一道防线。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让城市焕然一新,也让建设者与公众共享发展红利。
本次话题:大连一工程坍塌致4死,6天后才公布,建成仅27年,老板亲属发声。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让城市焕然一新,也让建设者与公众共享发展红利。大家觉得呢,欢迎下方评论,喜欢文章的话还请关注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