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挖野菜,野菜中最好吃的莫过于荠菜。
一些人到了郊外,看到荠菜就着急,比如高力士——就是唐玄宗身边的那个高力士,为李太白脱靴的高力士。
“两京作近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这是他被唐肃宗流放四川途中到巫州所写,这个时候还感叹这么好的荠菜却无人采收,可惜了。

荠菜
宋 许应龙
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冬笋春荠都是好东西,都是富贵人家桌上的珍馐,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却也是很容易得到的。
王宝钏十年寒窑,就是靠挖荠菜过活的,据说把寒窑边上的荠菜都挖完了。我有一段时候是住在寒窑旁边,春日一帮小伙伴去挖荠菜,真个是少见。
小时候挖野菜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快乐,荠菜是最常见的,那个时候课文中也有张洁的一篇课文《挖荠菜》,写的什么内容都忘了,但是课文名字却忘不了。
市场上现在也有种植的荠菜,个大鲜美,但是吃起来却不是那个味儿。

宿南岭驿
宋 杨万里
客来投宿卸行装,一夜泉盛溅客房。
山村富贵无人享,一路春风野菜香。
古诗中写荠菜的不少,但是出名的却没有,我想诗人可能都不屑写吧,毕竟野菜就是野菜,尝个鲜是可以的,要是长期吃,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想长期保存荠菜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水焯后团成疙瘩,放到冰箱冷冻,可以放很长时间。二是直接腌菜。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失去的吃野菜的姿态。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