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即芥菜的种子,佛家以之比喻极为微小。
须弥,即须弥山,为佛家宇宙论中一小世界的中心,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最庞大的事物,故后来用以比喻极为巨大。
佛经中常有“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的说法。
前者不难理解,以须弥之大纳芥子之小,自然不成问题;而后者就不好理解了,极小的芥子怎能容纳极大的须弥山呢?岂不是有违常识吗?
唐宝历年间,江州刺史李渤就向临济宗的智常禅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对佛经中的“芥子纳须弥”说,感到实在难以理喻,怀疑是瞎说的。(“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
智常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因李渤号称“李万卷”,便借此发挥,反问道:“大家都说你读书破万卷,真是这样吗?”
李渤倒也不谦虚,回答说是。
禅师又问:“我看你的脑袋也就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
遭此一问,李渤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这是禅林中非常著名的一则故事。对此,当代佛学大师星云法师曾阐释说:
“一切诸法,有时从事上去说,有时从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纳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若能明白理事无碍,此即圆融诸法了。”
须弥纳于芥子之中,须弥不减,芥子不增,法住法位,圆融无碍。这种不可思议事情的发生,源于佛教独特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
佛家尤其是大乘空宗对世界的看法,持“本无假有”论。即认为世间的一切就本质而言,都是因缘离合的假象,缘聚则起,缘离则灭,如幻如梦,刹那无常。
正如《金刚经》中那四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让我们以“本无假有”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若能悟道解脱,便能进入毫无挂碍、万法圆融的境界。
在这样的境界中,时间、空间以及事物的质碍性,都可以被超越;大小、长短、多少、同异等,也可以互摄互化——
所谓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以及——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日本著名佛学家池田大作曾说:
“我认为时间、空间是人造的概念,是人的生命活动中设立的框子。如果没有这种生命活动,那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存在,并要生命本身纳入这个框子,这种规定本身可能是本末倒置的一种想法。”
把人“纳入”时空之中,则人为物役,不得解脱;反之,若“超越”了时空,人即能获得大解脱、大自由。达此修持境界——
“三千大千世界,日月星辰,江河淮济,一切含灵,从一毛孔入一毛孔,毛孔不小,世界不大,其中众生不觉不知。”
“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古代高僧大德的这些“神奇”说法,并不亚于“芥子纳须弥”!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点赞]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这说的是一种全息,因万物存在直接间接因果,即普遍联系,故一纤毫宇宙在其内,故芥子纳须弥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是无生有的道理,即无中含万物之信息,故道依此信此息,可生演宇宙万物之相,这也是世界生成原理。而不是说物质的芥子可以纳物质的须弥,那是纳不了的,而是说的信息的容纳。
心包太虚,周遍法界,一尘中有一世界,一世界有一如来,菩萨罗汉诸眷属围绕。
芥子纳须弥岂止是理???至阴级则阳出,阳圣级则阴出,大道至简。
看一下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视频里面的手套大法,就能理解芥子纳须弥的道理。
有部美国片叫黑衣人,第一部里就有把整个星系挂在一只猫的脖子上的情节,也许他们也是受到了介子纳须弥的影响。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尘和一芥子为一量子芯片,宇宙万物只是量子芯片中设定的程序显示,在量子芯片中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能量共振场本是空,在人的观察干扰(业力)下变成色(参考量子物理学的波粒二相),佛是一个量子计算机,人是未开发的量子计算机,一切都是虚拟的。
诽谤佛法要堕地狱的。
诽谤佛法要多地狱的。
诽谤佛法要多地狱的。
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为一念。为什么我看到这时心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呢?
维摩诘经中所说方丈由来我认为与芥子纳须弥应该是一源,并不是说道理,而是一种事实,是佛法空性的体现,是我们如何明白梦幻泡影的契机。本来就是没有形状和大小可言的。也就是说法身是无形象体。若非要说比喻去理解,有点像霍金说的果壳中的宇宙,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唐僧是佛教。佛教虚谎颓废和偶像等问题都不蒙上帝认可。不是正道。积累遭受侵略隐患。应当舍弃或远离。
[呲牙笑]
你就是忘了提佛经出处《维摩诘经》
我们在《黑客帝国》[单身狗][无奈吐舌]
认识到自我很难,觉性自在,南无阿弥陀佛!
解之虚纳匿。
时间只是人们对某某事的标记
不要总是把佛道理论纠缠在科学范畴,两者是不同体系。现代科学建立在唯物论观点上,而佛道注重实修,以意识形态改变物质形态的观点。芥子纳须弥是典型的空间技术阐释。
老君爷爷讲,道之为物,恍兮惚兮,其中有信,此信即是信息,道依此信而为万物,为宇宙。这也是,道生德蓄,道依德所蓄而生的道理。也是佛家讲,如来蔵依心生万物。而单纯的心,只能生万相,即万相之信息,而生物质,还需道的参与!此就如,依图纸,造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宇宙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