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舌像出现黄苔,最怕盲目使用苦寒药来清热,一定要分清是湿热还是寒湿郁热。
有一位患者主诉阴囊潮湿、汗多、尿黄、房事能力下降,看到自己舌根发黄便认为是湿热,于是吃了八正散(清下焦湿热),结果却越吃越重。
震惊!之前提到过分不清湿热和寒湿郁热时可以直接看舌质,舌质淡白,即便苔再黄腻本质是寒,表明寒湿化热。舌质发红,不管黄腻苔多浅本质是热,表明湿热熏蒸。病因不同,调理方法也不同。寒湿郁热需要温阳化湿,搭配一些清热药即可;湿热则需清热利湿。

这位患者结合舌质一看就知道是寒湿郁热,舌质发白明显是寒象。寒湿郁热的原理就像雨后的草堆,太阳出来后长期没晒透就会导致里面潮热发热,此时需要将草堆摊开晒晒。所以当患者是寒湿郁热时用八正散这样的苦寒药来清湿热会加重阳虚,导致寒湿越来越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温阳散寒、化湿,稍微加些清热的药即可把虚热散掉。可以用真武汤加五苓散随证加减进行调理,通过准确辨治舌苔表现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健康。
好历害的要分清.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