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七个人,却个个家喻户晓,我们竟被骗了几百年

烟雨南水云间 2025-01-24 10:22:36
引语

历史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是骁勇善战,或是足智多谋 ,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供人们膜拜敬仰,但是其中不乏有先祖们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美好愿景,而虚构出来的人物。

杨宗保和穆桂英

两人的坚贞不渝爱情故事和驰骋沙场的英勇事迹,一直以来都在民间广为流传,两人都是《杨家将演义》和《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

穆桂英的父亲是军人出身,遭人陷害不得已落草为寇,率领一众追随者建立了穆柯寨。穆桂英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武术和兵法。小小年纪就出落得英姿飒爽,武艺过人还满腹韬略。当时正值大辽与大宋交战时期,杨家与对方僵持许久都未能破了对方的72座天门阵,只好派儿子杨宗保向穆柯寨借降龙木来破阵。

当时穆桂英猎得一只大雁,刚好落在了杨宗保副将的马前,对方捡到后却不归还,穆桂英自然是火上眉梢,两人打了起来。最终副将战败,逃回向杨宗保告状,为了给下属讨公道,便去穆柯寨门前叫阵。两人大战多个回合,穆桂英故意露出破绽,生擒了杨宗保。穆桂英见他剑眉星目,模样俊俏,暗许芳心。杨宗保在穆柯寨做“人质”的这些日子,与桂英朝夕相处,也是处出了感情。桂英为人直率,直接挑明想与其成婚,杨宗保家教礼法森严,不敢私自结亲。桂英用降龙木引诱,对方就范,后面也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此后,穆桂英归于杨家将之列,与杨家将一起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是杨家女将中的杰出人物。她的英勇事迹更是被后世改编成了多部小说和影视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豫剧中的《穆桂英挂帅》了吧。

她凭借自己的足智多谋,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即使到了中年,仍然披甲上阵,挂帅出征,大破辽军,保宋朝和平安定。

杨宗保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他也是杨家将之一,但是显然,与他的妻子穆桂英相比较起来,就不是那么的出彩。

但是翻阅史书,我们都不曾看到两人的身影。且两人出处的两本书中,除了提到杨家将,还有大量的神话人物出场,比如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等等。所以大概率,这两人都是先民们虚构出来的,以表达他们希望变革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景。

花木兰

另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当然是花木兰了。从小我们就听她替父从军的故事,她更是不少人心中的“偶像”。还有初中所学习的《木兰诗》,更是说清诉明了她替父从军的前因后果。

她是家中长女,因为朝廷连年打仗,兵力不足,朝廷需要征兵。木兰的家中没有可以上战场的男丁,除了她的阿爷。但是阿爷年事已高,战场又凶险无比,只怕有去无回。木兰是个孝顺的女孩,她决定自己冒充父亲的身份,前去战场。

在军中的十二年,木兰精心伪装,小心翼翼,同时还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屡建战功。由于她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战争结束后收到了朝廷的嘉奖,无数的金银珠宝和官爵,但是木兰都不要,一心想要回家陪伴父母。

到家后,木兰终于可以恢复自己的女儿身份。在军中的十二年,没有人发现木兰的身份,就像诗歌中所说的“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

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姓氏等等信息,在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她的故事主要是由于《木兰诗》在民间的广为流传。而作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诗》,在文学界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这首民歌,被人们改编成了各种小说、影视、戏剧等。

穆桂英和花木兰与樊梨花、梁红玉并称为“四大巾帼英雄”,女性英雄人物在历史故事中出现,为人们呈现了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貂蝉

貂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相传貂蝉本是王允家的义女,偶然机会发现王允正在叹气,上前询问一番才得知,原来当时国贼董卓把持朝政,荒淫误国,大臣们为此深感痛心却无计可施。

在《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一位极其貌美的女子,同时她也具有着家国大爱的情怀。听了王允的话后,她主动请缨,愿意以身为饵,潜伏在董卓身边。王允设计了“连环计”,先设计让吕布心许貂蝉,貂蝉许嫁吕布,后又让董卓“偶然”遇见貂蝉,后强娶貂蝉,这样一来吕布和董卓之间就有了隔阂。

董卓在得到貂蝉后,更加无心国事,对貂蝉可谓是宠爱珍惜至极。貂蝉一边与董卓虚与委蛇,另一边又假装自己是无奈嫁与董卓,与吕布含糊不清。她凭借自己的智谋,在两人之间周旋,挑拨二人关系。

一日董卓上朝,吕布潜入他的后院私会貂蝉,听貂蝉诉自己被逼委身于董卓之苦,吕布极其愤怒。正逢此时,董卓回府撞见两人私会,大怒,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直刺向吕布。吕布翻身逃跑,至此两人互相猜忌,在貂蝉的挑拨下,两人对彼此的疑心越来越重。这时王允找到吕布,说服他,杀了董卓。

貂蝉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出卖色相已以达到救国的目的。但是这种行为却不被世人所赞扬,以为人们总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那就是“红颜祸水”。在明知会被世人所唾弃,不被世人理解的时候,貂蝉仍然是义无反顾地做了这件事,更加能反映出她的家国大爱,愿意牺牲自己来换取家国利益。

从《三国演义》的源头《三国志》一类的正式的史书中翻找发现,貂蝉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她是作者为了给小说情节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人物角色。不过在历史中,吕布确实因为与董卓的一位侍妾私通,而内心忐忑不安,最后杀了董卓。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时间,文学创作者们才能够加入“貂蝉”这么一个角色进行创作。

八贤王

八贤王这一人物主要也是出现在《杨家府演义》中,此外《北宋志传》《三侠五义》《万花楼》等作品中,也提到过八贤王。

相传,八贤王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崇,也有称其名为“赵德昭”“赵德芳”的。在这些流传的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宋太祖临终时曾赐给赵德芳一把金锏,用来斩杀朝廷中的不忠不义之人。八贤王也曾多次对杨家施以援手,救杨家于危难之中。

据相关专家调查考证,八贤王很有可能是结合宋朝几位王爷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例如宋初宗室赵元俨,人称“八大王”“贤王爷”,赵元俨的谋略胸襟,与“八贤王”的形象非常匹配。但也有说,这一形象的原型可能是来自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

八贤王在这些作品中都是一个诙谐幽默、正义凛然、机智并且周旋于皇帝身边,多次救杨家于水火之中,是当时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

陈世美

陈世美这一形象最早出自《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之中,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他都是一位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可恶形象。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倒也恩爱有加。他从小苦读,只为考取功名。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陈世美竟然隐瞒自己家中已有妻室的事实,被宋仁宗召为了驸马。秦香莲在家中等待许久没有他的音讯,便带着儿子上京中寻找。陈世美得知后派韩琦追杀,于心不忍,韩琦自尽。秦香莲因被误会杀了韩琦而入狱,陈世美授意,秦香莲被发配边疆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得展昭所救。

秦香莲跑到开封府状告陈世美,包拯秉公执法,寻得人证物证,不顾公主与太后阻拦,用龙头铡斩杀陈世美。

然而在正史中,并没有陈世美这个人。这可能只是为了突出包拯秉公执法、不畏强权所编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警示人们,背信弃义是为人所谴责的,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在了作品中。

李元霸

李元霸这一人物出现在小说《说唐》《兴唐传》和《瓦岗英雄》中,经相关专家考证,原型应该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李玄霸。

在作品中提到他的形象是一个“面如病鬼,枯瘦如柴……力大无穷”的人,同时他还手拿一对重达八百斤的大锤,单枪匹马,将敌军185万人杀的只剩下了65万,这在常人之中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这个人物除了有参考的原型之外,并没有在史书中有实际的记载,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结语

先民们虚构出这些人物,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更是从中表达出了一种先民对美好、和平、稳定的美好生活的期望,对中华民族生生生不息的抗争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