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2023年的高考分数线刚出炉,一条"华坪女子高中2000多名考生无人考上清北"的爆料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这位曾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称号的张桂梅校长,却只是默默躲进了空教室。
看到这一幕不少网友直呼"心疼校长"。
然而就在各种声音嘈杂交织之时,一个惊人的数据浮出水面:华坪女高的本科上线率竟然高达94.3%!
咦这事儿好像没那么简单?
要说清北有多难考,咱们先来看看这所藏在大山里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样子。
云南丽江古城区里,坐落着一所全国独一无二的学校——华坪女子高中,没错就是那种女生不用交一分钱的高中!
老师们都说能在这里教书,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可惜啊日子久了,压力就显露出来了。
原本朝气蓬勃的17位老师,现在就剩下9个人还在坚持。
每当有老师提出离职,张校长总是眼圈红红的,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
但更让人揪心的是招生问题。
在这片大山里"女娃读书无用论"就像顽固的老树根,深深扎在很多家长心里。
于是你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张校长拄着拐杖,顶着烈日一瘸一拐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从这个村到那个寨,她像个不知疲倦的布道者,反复向家长们讲述着教育能给女孩带来的改变。
尽管道路艰难但成绩却像一朵朵绽放的山花,在大山里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色彩。
最近一次高考159名考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17个学生考出了600分以上的好成绩。
更让人惊喜的是,居然有70个姑娘考上了一本线!
理科最高分飙到了651分,文科也有619分的好成绩。
说实话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就是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一拨。
在黑龙江牡丹江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年幼的张桂梅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打击。
母亲的离世让这个女孩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苦涩。
幸运的是姐姐像妈妈一样把她拉扯大,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对命运多舛的孩子格外关注。
谁能想到这个从牡丹江走出来的姑娘,后来会在中甸林业局当起了普通职员。
但张桂梅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凭着过人的毅力,她考进了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
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白族丈夫,两人携手踏上了教育这条路。
然而天不遂人愿,婚后第八年丈夫因病离世。
有人说这样的打击足以让一个人崩溃,但张桂梅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2001年她创办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口气收养了36个孩子。
看到这个数字我的眼眶都湿润了,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担当啊!
要知道她的生活可是省到了极致,每天的开销不超过3块钱。
你没听错就是3块钱!这在当下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到。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把自己攒下的40万元全都捐给了贫困生。
后来政府给她发了30万元奖金,猜猜她怎么做?
又全捐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越是无私的人,越是容易被生活亏待,可越是被亏待的人,反而越懂得奉献。
那时的张桂梅早已是满头白发,但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前。
即便是身患重病,她也总是说:"等送完这届学生,我再去看病。"
她的子宫里长了个两斤重的肿瘤,可她硬是撑到学生们中考结束才去做手术。
这哪里是什么"铁娘子",分明就是个"傻妈妈"啊!
这样一位用生命在教书的校长,却被人说成是"小镇做题家"教育的代表。
说实话每当看到这些评论,我都忍不住想问问这些人:站在大山里的女孩们,难道还有比死记硬背更好的出路吗?
是啊能请得起补课老师的孩子,当然可以享受优质的"素质教育"。
可是在这大山深处,能有个安静的教室学习,就已经是莫大的奢侈了。
更别说什么艺术班、奥数班,这些词在这里就像天方夜谭一样遥远。
张校长对这样的质疑从来不躲避,她说得特别实在:"是的,我们就是'小镇做题家',我们就是'填鸭式教育'。"
但她话锋一转:"可是这是目前唯一能帮助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方式。"
听到这话我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多少人高谈阔论教育改革,却根本不知道在资源匮乏的地方,教育是什么样子。
在这里没有豪华的教学楼,没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有的只是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和一位愿意付出一切的校长。
她们能做的就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在知识的海洋里,划出一条通向远方的小船。
如果说这就是"小镇做题家",那这个称呼又有什么不好呢?
说到底"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2008年当华坪女中刚刚建立的时候,张校长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简单的目标。
她说:"只要能帮助一个女孩走出大山,就是一份希望。"
如今这份希望已经变成了近2000朵绽放的格桐花。
这些曾经可能早早就被迫放弃学业的女孩,现在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上了教师。
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但她们已经成功地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从此她们不再是"谁家的媳妇",而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看着这些学生的蜕变,张校长脸上的皱纹都像是在笑。
这不就是教育最大的意义吗?
比起考上什么名校,帮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获得选择人生的勇气,才是教育的真谛。
所以当那些质疑的声音再次响起时,我只想说:
格局就是站在大山之巅,看见每一个生命的可能。
这不就是张桂梅校长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吗?
这样的校长真的只是"培养不出清北学生的失败者"吗?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2000多个改变了命运的笑脸里。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