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
普遍都会首先经过这么一番思考:
我是否比别人有钱?
我是否比别人有权?
我是否比别人长得好看?
我是不是比别人的工作好?
我是不是在体制内?
我是不是出人头地?
我爹是不是当官的?
我家是不是有人当官?
我娃是不是学习好?
我娃是不是得了年级前几名?
我是不是有娃?
……
等等如此这般的一些前置问题
经过这么一番对比性思考并做出判断后
他们才会得出结论:
我是否幸福
我是否应该幸福
也就是说
他们需要从别人的坐标系里找到自己
看见自己
判断自己
评价自己
他们不会从自我的内在出发看到自我
他们不会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感知自己的幸福感
感知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判断
他们需要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需要让别人告诉他:
你是否幸福
你是否应该幸福
你的幸福度有多少
即使不全部如此
也是绝大多数国人如此了
这是一定的
请对号入座
即使就连那优秀的作家莫言
那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优秀中国作家莫言
对此问题也毫无理解,极为浅薄
他顶着他那颗硕大的榆木脑袋回答道:
“(诺贝尔奖金)还不够我在北京买套房,我幸福个啥?”(大意如此)
意思是嫌诺贝尔奖金少了
如果多了够在北京买套房
他就幸福了
不然还是不幸福
多么可怜的回答啊
尤其从一名知名作家的嘴里说出来
这回答就显得尤其可怜了
是可怜的十次方了
快要成为可耻了
而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此问题的回答
幸福 过年有鱼吃